芒果视频下载

網(wang)站分類
登錄 |    
中國農業博物館
0 票數:0 #博物館#
中國農業博物館位于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北路,1983年7月經國務院批準籌建,1986年9月13日正式對外開放,接待國內外賓客。中國農業博物館的館舍是于1959年建成的全國農業展覽館建筑群的一部分。根據2016年1月該館官網顯示, 中國農業博物館占地面積43萬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12.4萬平方米,保存有農業文物、標本、古籍和傳統農具等各類藏品近5萬件,其中文物2萬余件,珍貴古籍圖書3萬余冊。
  • 官網:
  • 地址: 北京市朝(chao)陽區東(dong)三環北路16號(hao)
  • 門票: 免(mian)費參觀
  • 開放時間: 09:00~16:00
  • 博物館等級: 國家一級(行業)
附近有 275 個景點: 燕莎友誼商城(1km)    三里屯(2km)    北京工人體育場(2km)    北京工人體育場冰燈游園會(2km)    三里屯太古里(2km)    SOLANA藍色港灣(2km)    北京藍色港灣(2km)    團結湖公園(2km)    朝陽公園(2km)    北京英杰硬石藝術博物館(2km)    北京金臺藝術館(2km)    建業·華誼兄弟電影小鎮(3km)    北京市朝陽區文化館(3km)    富國海底世界(3km)    勇敢者樂園(3km)    石庫門景區(3km)    中央電視臺總部大樓(3km)    世貿天階(3km)    北京保利國際劇院(3km)    紅領巾公園(3km)    南新倉文化休閑街景區(3km)    北京東岳廟(3km)    保利藝術博物館(3km)    和苑博物館(3km)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3km)    北京民俗博物館(3km)    麗都公園(4km)    南館公園(4km)    簋街(4km)    國貿商城(4km)    北京新光天地百貨(4km)    北京銀泰中心(4km)    柏林寺(4km)    孚王府(4km)    崇禮住宅(4km)    北京行宮溫泉(4km)    順景溫泉酒店(4km)    四得公園(4km)    日壇公園(4km)    通教寺(4km)    北京文博交流館(4km)    北京人民大會堂(5km)    府學文廟(5km)    北京市東城區第一文化館(5km)    中醫藥養生文化園(5km)    溶巖美術館(5km)    北二環城市公園(5km)    杜聿明故居(5km)    睿親王府(5km)    首都劇場(5km)    北京大學地質學館舊址(5km)    四九一電臺舊址(5km)    清陸軍部和海軍部舊址(5km)    孫中山行館(5km)    清凈化城塔(5km)    北京孔廟(5km)    古觀象臺(5km)    國子監(5km)    智華寺(5km)    明北京城城墻遺存(5km)    牛駝溫泉孔雀城(5km)    北京金龍建國溫泉酒店(5km)    海德溫泉酒店(5km)    北京頤錦溫泉會館(5km)    慶豐公園(5km)    地壇公園(5km)    雍和宮(5km)    北京松堂齋民間雕刻博物館(5km)    盛錫福博物館(5km)    中國海關博物館(5km)    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5km)    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5km)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博物館(5km)    文天祥祠(5km)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5km)    雍和宮藏傳佛教藝術博物館(5km)    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5km)    孔廟國子監博物館(5km)    德云山風情植物園(6km)    蘭州黃河風情線(6km)    老舍故居(6km)    東單公園(6km)    柳蔭公園(6km)    呀諾達熱帶雨林景區(6km)    南鑼鼓巷(6km)    王府井大街(6km)    北京東方新天地(6km)    798藝術區(6km)    東堂(6km)    普度寺(6km)    亞斯立堂(6km)    協和醫學院舊址(6km)    袁崇煥墓和祠(6km)    可園(6km)    北京大學紅樓(6km)    將府公園(6km)    青年湖公園(6km)    明城墻遺址公園(6km)    火德真君廟(6km)    北京晉商博物館(6km)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戲劇博物館(6km)    北京王府井古人類文化遺址博物館(6km)    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6km)    老舍紀念館(6km)    中國現代文學館(6km)    北京茅盾故居(6km)    北京鐘鼓樓(6km)    北京市東南城角角樓(6km)    中國美術館(6km)    北京魯迅故居(7km)    珠穆朗瑪國家公園(7km)    德明古鎮(7km)    北京市東城區第二文化館(7km)    九道灣風景區(7km)    故宮房屋數量之謎(7km)    北海白塔(7km)    北京香裕村(7km)    西黃寺(7km)    北京南湖公園(7km)    北京銀河公園(7km)    半月公園(7km)    人定湖公園(7km)    李蓮英故居(7km)    北京長安街(7km)    銀錠橋(7km)    后門橋(7km)    通運橋(7km)    濤貝勒府(7km)    淳親王府(7km)    北京關岳廟(7km)    輔仁大學本部舊址(7km)    京師大學堂分科大學舊址(7km)    醇親王府(7km)    東交民巷使館建筑群(7km)    大高玄殿(7km)    社稷壇(7km)    太廟(7km)    郭沫若故居(7km)    皇史宬(7km)    北海及團城(7km)    人民英雄紀念碑(7km)    天安門(7km)    北京燕龍溫泉度假村(7km)    摩力圣匯溫泉會館(7km)    京城百工坊(7km)    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7km)    大望京公園(7km)    興隆公園(7km)    景山公園(7km)    北京北海公園(7km)    中山公園(7km)    北京廣化寺(7km)    北京中國紫檀博物館(7km)    中國法院博物館(7km)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館(7km)    北京百工博物館(7km)    北京皇城藝術館(7km)    北京警察博物館(7km)    郭沫若紀念館(7km)    宋慶齡故居(7km)    恭王府博物館(7km)    中國國家博物館(7km)    恭王府景區(7km)    故宮博物院(7km)    克什克騰大草原(8km)    紅巖峽谷(8km)    中華民族園(8km)    龍潭西湖公園(8km)    釣魚臺銀杏大道(8km)    禮王府(8km)    慶親王府(8km)    北京什剎海地區(8km)    天安門廣場(8km)    中國國家大劇院(8km)    北京后海(8km)    西交民巷近代銀行建筑群(8km)    西什庫教堂(8km)    北平圖書館舊址(8km)    中南海(8km)    德勝門箭樓(8km)    北京城東南角樓(8km)    漢拿山湯泉國際酒店(8km)    鈺龍泉商務會館(8km)    北京華夏名都溫泉酒店(8km)    北小河公園(8km)    北京市大柵欄商業街區(8km)    大觀樓影城(8km)    北京老舍茶館(8km)    北京古錢幣展覽館(8km)    前門大街景區(8km)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8km)    什剎海風景區(8km)    龍潭公園(8km)    北京市規劃展覽館(8km)    北京百年世界老電話博物館(8km)    炎黃藝術館(8km)    北京中華民族博物院(8km)    中國鐵道博物館正陽門館(8km)    中國電影博物館(8km)    中國錢幣博物館(8km)    正陽門(8km)    郭守敬紀念館(8km)    北京古代錢幣博物館(8km)    梅蘭芳紀念館(8km)    毛主席紀念堂(8km)    鴻華國際高爾夫俱樂部(9km)    百花公園(9km)    十里河灘(9km)    北京市西城區第一文化館(9km)    北京湖廣會館(9km)    琉璃廠文化街(9km)    馬甸公園(9km)    黃渠公園(9km)    玉蜓公園(9km)    雙秀公園(9km)    官園公園(9km)    紀曉嵐故居(9km)    順承郡王府(9km)    鄭王府(9km)    西單大悅城(9km)    國家體育場(鳥巢)(9km)    北京四合院(9km)    北京水立方嬉水樂園(9km)    基督教中華圣經會北京分會舊址(9km)    萬松老人塔(9km)    京師女子師范學堂舊址(9km)    國立蒙藏學校舊址(9km)    安徽會館(9km)    南堂(9km)    妙應寺白塔(9km)    北京京瑞國都溫泉會館(9km)    北京湖廣會館大戲樓(9km)    北京歡樂谷(9km)    北京廣濟寺(9km)    北京勵志堂科舉扁額博物館(9km)    北京奧運博物館(9km)    中國傳媒大學傳媒博物館(9km)    歷代帝王廟(9km)    北京戲曲博物館(9km)    北京市白塔寺(9km)    民族文化宮博物館(9km)    北京自然博物館(9km)    中國地質博物館(9km)    北京市奧林匹克公園(9km)    天壇公園(9km)    奧林匹克公園瞭望塔(10km)    日光山森林公園(10km)    湘江戰役遺址公園(10km)    八路軍駐京辦事處紀念館(10km)    國家動物博物館(10km)    菜市口刑場(10km)    北京三圣庵(10km)    永定門公園(10km)    南禮士路公園(10km)    北京市齊白石故居(10km)    高粱橋(10km)    嘉茂購物中心(10km)    北京金融街購物中心(10km)    基督教中華圣公會教堂(10km)    克勤郡王府(10km)    北京國會舊址(10km)    先農壇(10km)    熱公館溫泉酒店(10km)    北京陶瓷藝術館(10km)    古塔公園(10km)    北京月壇公園(10km)    呂祖宮(10km)    何揚·吳茜現代繪畫館(10km)    觀復博物館(10km)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標本展示館(10km)    北京通信電信博物館(10km)    北京李大釗故居(10km)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10km)    中國科學技術館(10km)    北京魯迅博物館(10km)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歲月靜好"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百科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中國農業博物館的所屬企業/主題/所有人主體無關,詞條主體可以提供資料認證申請管理本詞條權限免費更新資料,也可以因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快速在線向網站提出反饋修改! 反饋
詳細介紹 PROFILE +

建筑布局

中國農業博物館(guan)(guan)由十座具有民族風格特色的單體展(zhan)館(guan)(guan)組成的建(jian)筑群以及(ji)綜合樓、藏品庫房(fang)、文化產(chan)品用房(fang)等配套設施組成。1號(hao)館(guan)(guan)位于館(guan)(guan)區正面(mian)(mian)主軸線上,2、3號(hao)館(guan)(guan)分(fen)列(lie)北南兩側,一字排開;4號(hao)館(guan)(guan)與(yu)5號(hao)館(guan)(guan)、6號(hao)館(guan)(guan)與(yu)7號(hao)館(guan)(guan)兩廂(xiang)對(dui)稱;8、9、10號(hao)館(guan)(guan)在館(guan)(guan)區南側后方(fang),成"品"字型(xing)排列(lie)。1、2、3號(hao)館(guan)(guan)后面(mian)(mian),三湖(hu)相連(lian),水面(mian)(mian)面(mian)(mian)積(ji)達41000平方(fang)米(mi)。展(zhan)館(guan)(guan)之間(jian)由長廊、方(fang)亭或柱廊連(lian)接,長廊兩側栽植(zhi)了各種(zhong)花草樹木。

陳列展覽

基本陳列

中華農(nong)業文(wen)明陳列

中(zhong)華(hua)農(nong)(nong)業(ye)(ye)(ye)文明陳(chen)列(lie)廳在2號館和4號館,陳(chen)列(lie)面積約4850平方米,展(zhan)線900余米,文物展(zhan)品1000多件套,該(gai)陳(chen)列(lie)主(zhu)要內容包括貫穿古(gu)今萬(wan)余年的(de)中(zhong)國(guo)(guo)農(nong)(nong)業(ye)(ye)(ye)歷史,展(zhan)示古(gu)代農(nong)(nong)業(ye)(ye)(ye)的(de)“四(si)大(da)發(fa)明”、近代農(nong)(nong)業(ye)(ye)(ye)的(de)特點(dian)和發(fa)展(zhan)脈絡(luo)、當代農(nong)(nong)業(ye)(ye)(ye)科技的(de)進步(bu)。陳(chen)列(lie)由序(xu)廳和農(nong)(nong)業(ye)(ye)(ye)文明的(de)演進、犁鋤鐮磨的(de)發(fa)明與傳(chuan)承、水利工(gong)程(cheng)與水的(de)利用、養殖業(ye)(ye)(ye)的(de)起源與發(fa)展(zhan)、紡織(zhi)技術(shu)的(de)起源與傳(chuan)播(bo)、西學東漸與實驗農(nong)(nong)學、前進中(zhong)的(de)共和國(guo)(guo)農(nong)(nong)業(ye)(ye)(ye)等八個專題(ti)組成(cheng)。

中國傳統農具陳列

傳(chuan)統(tong)農(nong)具陳列館的展(zhan)品是(shi)農(nong)業博物(wu)館研(yan)究(jiu)人員在二十多年的田野調查、收(shou)集(ji)、整(zheng)理、研(yan)究(jiu)的基礎上,從全國(guo)各地(di)征(zheng)集(ji)4000多件不同功(gong)用、類型、式樣的傳(chuan)統(tong)農(nong)具精選出來(lai)的。為了(le)清(qing)晰展(zhan)示(shi)中國(guo)傳(chuan)統(tong)農(nong)具的成就,傳(chuan)統(tong)農(nong)具陳列按(an)照農(nong)業生產的具體(ti)工序,分整(zheng)地(di)、播種、田間管理、灌溉(gai)、收(shou)獲、運輸(shu)、脫粒、加工、稱量(liang)九個單元來(lai)展(zhan)示(shi)。展(zhan)示(shi)面(mian)積400平(ping)方米(mi),主展(zhan)線(xian)98延米(mi),文物(wu)展(zhan)品150多件套(tao)。

青少年科普陳列

青(qing)(qing)少(shao)年(nian)農(nong)(nong)業(ye)(ye)科(ke)普館(guan)是(shi)中(zhong)國農(nong)(nong)業(ye)(ye)博物(wu)館(guan)推(tui)出的一(yi)個適(shi)合青(qing)(qing)少(shao)年(nian)特點的展(zhan)(zhan)覽,面積有650平方米,集聲(sheng)、光、電(dian)等一(yi)系列先(xian)進的展(zhan)(zhan)示手段于一(yi)身(shen)。科(ke)普館(guan)在(zai)展(zhan)(zhan)示內(nei)容上分為(wei)(wei)農(nong)(nong)業(ye)(ye)與生產、農(nong)(nong)業(ye)(ye)與生活、農(nong)(nong)業(ye)(ye)與環境(jing)三個部分。整個展(zhan)(zhan)廳內(nei)部都以(yi)(yi)綠(lv)色(se)為(wei)(wei)主,分割成大小不(bu)同(tong)樣式各異的小空間。青(qing)(qing)少(shao)年(nian)農(nong)(nong)業(ye)(ye)科(ke)普館(guan)以(yi)(yi)農(nong)(nong)業(ye)(ye)知識(shi)為(wei)(wei)內(nei)容,以(yi)(yi)科(ke)技為(wei)(wei)主線(xian),以(yi)(yi)互動為(wei)(wei)手段,集科(ke)學性、知識(shi)性、趣味性和(he)互動性于一(yi)體。

彩(cai)陶中的遠古農業陳列

彩(cai)陶(tao)館(guan)陳(chen)列(lie)面積約300平方米,以(yi)“彩(cai)陶(tao)中(zhong)(zhong)的(de)遠古農業(ye)”為主題(ti),收藏(zang)有甘肅、青海等地出土(tu)的(de)彩(cai)陶(tao)二(er)百余件,其(qi)中(zhong)(zhong)大部分是新石器時(shi)(shi)代馬家窯文化(hua)藝術巔峰時(shi)(shi)期的(de)作品。彩(cai)陶(tao)館(guan)位于中(zhong)(zhong)國農業(ye)博物館(guan)10號(hao)館(guan),整(zheng)個展區呈圓環形(xing),分為“社(she)會與(yu)生(sheng)活”、“農業(ye)與(yu)自然崇拜(bai)”、“漁獵與(yu)采集”、“農耕與(yu)編織(zhi)”四(si)部分內容。

中國土壤陳列

中(zhong)國(guo)農業博物(wu)館土(tu)壤(rang)(rang)(rang)陳列館陳列面積約(yue)400平(ping)方米,展示(shi)了數十種代表中(zhong)國(guo)主(zhu)要土(tu)壤(rang)(rang)(rang)類(lei)型(xing)(xing)的(de)(de)整(zheng)段標本,以土(tu)壤(rang)(rang)(rang)標本為(wei)主(zhu)要載體,輔助以典型(xing)(xing)特征(zheng)的(de)(de)相關農作物(wu),利用(yong)文字、圖表、模型(xing)(xing)、繪畫(hua)、音像和多媒體技術,以及一些互動(dong)項目,介紹土(tu)壤(rang)(rang)(rang)的(de)(de)相關知識,展示(shi)土(tu)壤(rang)(rang)(rang)與農業、土(tu)壤(rang)(rang)(rang)與人(ren)之(zhi)間的(de)(de)相互關系,全方位增強觀眾對(dui)土(tu)壤(rang)(rang)(rang)的(de)(de)認知,培養(yang)觀眾對(dui)中(zhong)國(guo)豐富的(de)(de)土(tu)壤(rang)(rang)(rang)資(zi)源的(de)(de)自豪(hao)感,喚醒觀眾對(dui)中(zhong)國(guo)嚴(yan)重的(de)(de)土(tu)壤(rang)(rang)(rang)問題的(de)(de)危機感,逐步培養(yang)保護土(tu)壤(rang)(rang)(rang)、保護環境(jing)的(de)(de)意識。

室外農(nong)業文(wen)化展示區

中(zhong)國農(nong)業博物(wu)館(guan)(guan)有近萬平(ping)方米的(de)室外農(nong)業文(wen)(wen)化展示區,也就是人(ren)們常說(shuo)的(de)“室外展園(yuan)”,它將(jiang)傳(chuan)統(tong)與現代(dai)兩組雕塑(su)(su)群分立于南北園(yuan)林之(zhi)中(zhong),以農(nong)耕(geng)文(wen)(wen)化為(wei)主線(xian),通過雕塑(su)(su)、園(yuan)藝等藝術形式營造農(nong)耕(geng)場面,與博物(wu)館(guan)(guan)園(yuan)林規劃(hua)和(he)整(zheng)體建筑(zhu)風格統(tong)一和(he)諧(xie),營造了(le)濃郁的(de)農(nong)業文(wen)(wen)化環(huan)境,成(cheng)為(wei)博物(wu)館(guan)(guan)室內陳列的(de)自(zi)然延伸。

流動陳列

臺灣蝴蝶展覽

臺(tai)灣蝴(hu)蝶(die)展覽從(cong)臺(tai)灣木生(sheng)昆蟲博(bo)物館引(yin)進,蝴(hu)蝶(die)種類共計(ji)500余種2000多只,其中不乏一(yi)些珍(zhen)稀(xi)品種;精心制作的17塊展板,詳細(xi)介(jie)紹了蝴(hu)蝶(die)的一(yi)生(sheng)、生(sheng)活的環境等(deng)大量(liang)與蝴(hu)蝶(die)有關(guan)的科普(pu)知(zhi)識;用蝴(hu)蝶(die)翅作的世界名(ming)畫如:《拿(na)破侖》、《拾麥穗》、《牧羊女(nv)》等(deng)。臺(tai)灣木生(sheng)昆蟲博(bo)物館建館歷史悠久(jiu),珍(zhen)藏著許多世界著名(ming)昆蟲標本,是(shi)中國(guo)兩大以個(ge)人名(ming)字(zi)命(ming)名(ming)的昆蟲博(bo)物館之一(yi)。

五彩貝螺展

五彩貝(bei)(bei)螺(luo)(luo)(luo)(luo)展覽(lan)是中國農業博物館與社會(hui)上私人收藏愛好者合作(zuo)辦展的(de)(de)(de)首次嘗試。它(ta)向(xiang)廣(guang)大觀(guan)眾展示(shi)了來自世界(jie)各(ge)地的(de)(de)(de)500余件貝(bei)(bei)螺(luo)(luo)(luo)(luo)標本(ben),其(qi)中有不(bu)少是世界(jie)名貴稀有貝(bei)(bei)螺(luo)(luo)(luo)(luo)品種,如鸚鵡螺(luo)(luo)(luo)(luo)、大法螺(luo)(luo)(luo)(luo)、黃金寶螺(luo)(luo)(luo)(luo)、翁戎螺(luo)(luo)(luo)(luo)、西太平洋左旋角螺(luo)(luo)(luo)(luo)等(deng)。展覽(lan)還通過展板圖文(wen)并茂地介紹(shao)了貝(bei)(bei)螺(luo)(luo)(luo)(luo)動物的(de)(de)(de)軼聞趣事(shi):會(hui)“飛”的(de)(de)(de)貝(bei)(bei)、古老的(de)(de)(de)鸚鵡螺(luo)(luo)(luo)(luo)、貝(bei)(bei)類之王、貨貝(bei)(bei)、珍珠的(de)(de)(de)誕生、會(hui)鑿船的(de)(de)(de)船蛆、會(hui)造“煙幕彈”的(de)(de)(de)烏賊、大法螺(luo)(luo)(luo)(luo)的(de)(de)(de)故事(shi)、貝(bei)(bei)殼收藏家。

《愛我中華·保護環(huan)境》圖片展

“愛我中華·保(bao)(bao)(bao)(bao)護(hu)環(huan)境(jing)(jing)”圖(tu)片展覽(lan)用大(da)(da)量的(de)(de)珍(zhen)貴(gui)圖(tu)片從(cong)“大(da)(da)好(hao)河山、美(mei)麗家園”、“環(huan)境(jing)(jing)污染(ran)(ran)、禍國殃民(min)”、“保(bao)(bao)(bao)(bao)護(hu)環(huan)境(jing)(jing)、造福人民(min)”、“碧水藍天(tian)、任重道遠(yuan)”、“標本兼治、國泰民(min)安(an)”等五個方(fang)面闡(chan)述(shu)人與環(huan)境(jing)(jing)的(de)(de)關系,以及環(huan)境(jing)(jing)污染(ran)(ran)帶來的(de)(de)危(wei)害,喚醒(xing)人們的(de)(de)環(huan)保(bao)(bao)(bao)(bao)意識。該展覽(lan)介紹(shao)了中國環(huan)境(jing)(jing)保(bao)(bao)(bao)(bao)護(hu)的(de)(de)現(xian)狀(zhuang)、世界和中國面臨的(de)(de)十(shi)大(da)(da)環(huan)境(jing)(jing)問題(ti)、環(huan)境(jing)(jing)污染(ran)(ran)的(de)(de)種類及其危(wei)害、環(huan)境(jing)(jing)保(bao)(bao)(bao)(bao)護(hu)法律法規(gui)和環(huan)境(jing)(jing)保(bao)(bao)(bao)(bao)護(hu)取得的(de)(de)成就等方(fang)面的(de)(de)內容。此外,還介紹(shao)了許多環(huan)境(jing)(jing)保(bao)(bao)(bao)(bao)護(hu)方(fang)面的(de)(de)科普(pu)知識。

微縮中國(guo)傳統農具(ju)展

微縮傳統(tong)農(nong)具(ju)展(zhan)覽按照(zhao)1:4~10的(de)比例將傳統(tong)農(nong)具(ju)制(zhi)作成模型,包括犁、耙、踏犁等(deng)耕作器具(ju),桔槔(gao)、拔車、擔(dan)桶等(deng)灌溉器具(ju),牛(niu)車、推車等(deng)田間(jian)運輸器具(ju),稻桶、吊(diao)篩(shai)、石滾(gun)等(deng)收獲(huo)器具(ju),還(huan)有(you)生活(huo)器具(ju)共140多件。配套有(you)反(fan)映中國農(nong)具(ju)發展(zhan)史的(de)科普版面。

館藏文物

根據2016年1月(yue)該館官網顯示,中國農(nong)業(ye)博物館保(bao)存有農(nong)業(ye)文(wen)物、標本、古(gu)籍和傳統農(nong)具(ju)等各類藏品(pin)近5萬(wan)件,其中文(wen)物2萬(wan)余件,珍貴古(gu)籍圖書3萬(wan)余冊。

石器:收藏有新石器時期(qi)的石斧、石錛、石鑿、石鏟、石磨盤、石磨棒等文物約200余件。

陶(tao)器(qi):陶(tao)器(qi)有彩陶(tao)、素(su)陶(tao)、元黑陶(tao)、彩繪陶(tao)、單色釉陶(tao)、復彩釉陶(tao)、唐三(san)彩等幾大(da)類(lei),其中除彩陶(tao)以(yi)外,其他類(lei)型以(yi)明器(qi)居多。

青銅(tong)器(qi):青銅(tong)器(qi)大約100余件,包括兵(bing)器(qi)、生活用(yong)具(ju)或禮器(qi)。

鐵制(zhi)(zhi)農(nong)具:鐵制(zhi)(zhi)農(nong)具300余件(jian),以(yi)出土的遼金時代中國(guo)北方鐵器(qi)為主。

農畫:農業宣傳(chuan)畫2000多幅,包括著名(ming)畫家如金梅生、韓美林、戈湘嵐、劉文西等的獲獎作(zuo)(zuo)品和代表作(zuo)(zuo)。

傳統農具(ju):傳統農具(ju)5000余件,范圍覆蓋全國除臺灣省(sheng)(sheng)以外的30個(ge)省(sheng)(sheng)區(qu)。

自然(ran)標(biao)本(ben)(ben):自然(ran)標(biao)本(ben)(ben)主要包括珍稀(xi)動物標(biao)本(ben)(ben)、珍貴植物標(biao)本(ben)(ben)和全國土壤標(biao)本(ben)(ben)三大類,其中珍貴自然(ran)標(biao)本(ben)(ben)3000余件。

文獻:館(guan)藏文獻近7萬冊,其(qi)中(zhong)珍品特藏近3萬冊。

所獲榮譽

2000年(nian)5月11日,中國(guo)農業博物館獲中國(guo)共青團中央委員會命名建立的“全國(guo)青少(shao)年(nian)教育(yu)基地”稱(cheng)號。

2010年(nian),被中國科協組織(zhi)認(ren)定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2013年11月(yue)10日,榮獲第(di)二十五屆(jie)國際(ji)科學與(yu)和平周特別貢獻獎。

交通線路

地鐵

北京(jing)市區內(nei)乘地鐵10號線到農展館(guan)站(zhan)。

公交

北(bei)京(jing)市區內乘特3、特8、運(yun)通107、31、43、113、115、117、300、302、350、402、405、406、416、420、421、499、503、516、627、635、683、686、671、672、673、675、701、707、718、731、735、750、758、731、801、909、954、957支、957支2、974、984路公(gong)共汽車或(huo)電車到農(nong)展館(guan)站、團結湖站、團結湖北(bei)口、亮馬橋(qiao)站。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zhan)為(wei)注(zhu)冊用戶(hu)提供信息(xi)(xi)存儲空(kong)間(jian)(jian)服務,非“MAIGOO編輯上(shang)傳提供”的文(wen)章/文(wen)字(zi)均(jun)是(shi)注(zhu)冊用戶(hu)自主發布上(shang)傳,不代表本站(zhan)(zhan)觀點,更(geng)不表示本站(zhan)(zhan)支(zhi)持購(gou)買和(he)交易(yi),本站(zhan)(zhan)對(dui)網(wang)頁中內容的合法性(xing)、準確(que)性(xing)、真實性(xing)、適用性(xing)、安全性(xing)等概不負責。版權(quan)歸(gui)原作者(zhe)所有,如(ru)有侵(qin)權(quan)、虛假信息(xi)(xi)、錯誤信息(xi)(xi)或任何問題(ti),請及時聯系我(wo)們(men),我(wo)們(men)將在第(di)一(yi)時間(jian)(jian)刪除或更(geng)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交說(shuo)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3844885個品牌入駐 更新518029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80218個代理需求 已有1329111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