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yu)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lian), 秋處露秋寒(han)霜降,冬(dong)雪雪冬(dong)小大寒(han)。”這首二(er)(er)十(shi)四(si)節(jie)氣(qi)歌(ge)在民間廣為流(liu)傳。二(er)(er)十(shi)四(si)節(jie)氣(qi)是(shi)古(gu)人(ren)根據日(ri)常(chang)生(sheng)產(chan)生(sheng)活的(de)經(jing)驗,總結天氣(qi)變化(hua)得來的(de)。二(er)(er)十(shi)四(si)節(jie)氣(qi)的(de)含(han)義(yi)有哪些?二(er)(er)十(shi)四(si)節(jie)氣(qi)對應的(de)日(ri)期是(shi)幾月幾日(ri)?下面(mian)一起隨小編來了(le)解一下二(er)(er)十(shi)四(si)節(jie)氣(qi)的(de)含(han)義(yi)、時間等知識吧!
立夏(xia)含義(yi):斗指東南(nan),維(wei)為立夏(xia),萬物至(zhi)此皆(jie)長大,故名立夏(xia)也。
立(li)夏時間:每(mei)年公歷(li)5月5日或6日【詳細】
小滿(man)(man)含義(yi):夏熟(shu)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bao)滿(man)(man),但還未(wei)成熟(shu),只是(shi)小滿(man)(man)。
小滿時間:公(gong)歷5月20日-22日間【詳細】
芒種含義:仲夏時節(jie),一(yi)切作物都在(zai)“忙種(zhong)”了,所以也(ye)稱(cheng)為忙種(zhong)。
芒(mang)種時間:公(gong)歷6月5日-7日之間【詳細】
夏(xia)(xia)至含義:北半球的白晝(zhou)時(shi)間達到全年最長,日影短至,故曰(yue)夏(xia)(xia)至。
夏至時間:公歷6月20日-22日間【詳細】
小(xiao)(xiao)暑含義(yi):季夏時(shi)節,小(xiao)(xiao)暑為意指(zhi)天(tian)氣(qi)開始炎熱(re),但還沒到最(zui)熱(re)。
小暑時間:公歷7月6日-8日之間【詳細】
大暑含義(yi):熱分大小,月初小,月中(zhong)大,是一年(nian)中(zhong)最熱的時候。
大暑時間:公歷7月22日-24日間【詳細】
立秋含義(yi):孟秋時(shi)節(jie),梧(wu)桐樹落葉,暑氣涼來(lai),落葉知秋。
立秋時間:每年陽(yang)歷(li)8月7-9日間【詳細】
處暑含義:處,止也,暑氣至此而(er)止矣(yi),炎熱離開。
處(chu)暑時間:每年(nian)公歷(li)8月23日前后【詳細】
白(bai)露含義(yi):八(ba)月節,陰(yin)氣(qi)漸重,露凝而白(bai)也,表(biao)天氣(qi)已轉涼。
白露(lu)時(shi)間:公歷(li)9月7-9日間【詳細】
秋分含義: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er)寒暑平。
秋分(fen)時間(jian):公歷9月22~24日間【詳細】
寒露含義:露氣寒冷,將(jiang)凝(ning)結也,氣溫比白露時更低(di),快凝(ning)成(cheng)霜(shuang)。
寒(han)露時(shi)間:公(gong)歷10月7~9日間【詳細】
霜降含義:天氣漸冷、初霜出現(xian)的意思,意味著冬天即將(jiang)開始。
霜降時間:公歷10月23日左右【詳細】
立(li)冬(dong)含義:立(li),建始(shi)也(ye);冬(dong),終也(ye),萬物收藏也(ye),表示冬(dong)季開(kai)始(shi)。
立冬(dong)時間:公歷11月7-8日之間【詳細】
小雪(xue)含義(yi):氣溫(wen)下降,雖開始降雪(xue),但雪(xue)量不大,故稱(cheng)小雪(xue)。
小雪時間:公歷(li)11月22或23日【詳細】
大雪含義:大雪,十一(yi)月節(jie),至(zhi)此而(er)雪盛,降雪的可能性比(bi)小雪更大。
大雪時間:公(gong)歷12月6日-8日之間【詳細】
冬至含義:太陽(yang)直(zhi)射南回歸線,北(bei)半球全(quan)年白天最短、夜晚最長。
冬至時間:公歷12月21日-23日間【詳細】
小(xiao)寒含義:寒冷還沒(mei)有達到最(zui)冷的(de)程度(du),因而稱小(xiao)寒。
小寒時間:公歷1月5日-7日之間【詳細】
大寒含義:大寒為中者,上形于小寒,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大寒時間(jian):公歷1月20日-21日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