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wang)站(zhan)分(fen)類
登錄 |    
西安臥龍(long)寺
0
票數:0 #佛教寺廟#
臥龍寺位于陜西省西安市碑林區柏樹林街,是國務院確定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據寺內碑刻載,臥龍寺創建於漢靈帝時(168-189年)。隋朝時稱“福應禪院”,距今已1800多年。唐朝時,因寺內保存著吳道子在這里畫的觀音像,又稱“觀音寺"。唐懿宗咸通年間(860年)和僖宗乾符年間(874年),先后在寺內建立石刻陀羅尼經幢。宋初有高僧惠果入寺住持,終日高臥,時人呼為“臥龍和尚”。
  • 門票參考: 免費
  • 所在地/隸屬: 陜西省西安市碑林區柏(bo)樹林街
  • 開放時間: 08:00~18:00
  • 建議游玩時間: 1小時
附近有 120 個景點: 書院門(1km)    開元商城(1km)    西安市群眾藝術館(1km)    順城巷(1km)    西安碑林(1km)    西安城墻景區(1km)    臥龍禪寺(陜西省西安市)(1km)    西安碑林博物館(1km)    西安回民小吃街(2km)    西安環城公園(2km)    西安革命公園(2km)    西安人民大廈(2km)    西安人民劇院(2km)    西安鐘鼓樓廣場(2km)    西安高家大院(2km)    西安回民街(2km)    永興坊景區(2km)    大學習巷清真寺(2km)    易俗社劇場(2km)    西安城隍廟(2km)    西安清真寺(2km)    西安事變舊址(2km)    小雁塔(2km)    西安市高家大院古典服飾博物館(2km)    陜西科學技術館(2km)    西安市鐘鼓樓博物館(2km)    西安事變紀念館(2km)    西安城墻-碑林歷史文化景區(3km)    止園(3km)    陜西省藝術館(3km)    國瑞·西安金融中心(3km)    渼陂湖(3km)    陜西省西安汽車站(3km)    西安站(3km)    陜西省圖書館(3km)    西安兒童公園(3km)    唐大慈恩寺遺址公園(3km)    興慶宮公園(3km)    西安雁鳴湖濕地公園(3km)    興慶宮(3km)    八路軍西安辦事處舊址(3km)    西安市萬壽八仙宮(3km)    罔極寺(3km)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校史館(賈平凹文學藝術館)(3km)    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3km)    西安唐皇城墻含光門遺址博物館(3km)    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3km)    西安博物院(3km)    西安交通大學(3km)    西安歌舞劇院(4km)    明秦王墓(4km)    大禹廟景區(4km)    西安大漢上林苑(杜陵)生態景區(4km)    西安廣仁寺(4km)    西安大興善寺(4km)    長安大學地質博物館(4km)    西北大學博物館(4km)    陜西歷史博物館(4km)    長樂公園(5km)    大唐不夜城(5km)    中國唐苑(5km)    陜西廣電大劇院(5km)    陜西大劇院(5km)    圜丘遺址(5km)    西安鐘鼓樓(5km)    杜陵(5km)    大雁塔(5km)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5km)    西安大唐西市文化景區(5km)    曲江海洋極地公園(5km)    西安青龍寺遺址景區(5km)    大慈恩寺(5km)    西安市雅觀陶瓷藝術博物館(5km)    長安古錢幣博物館(5km)    陜西唐三彩藝術博物館(5km)    陜西萬達博物院(5km)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5km)    陜西西安大雁塔·大唐芙蓉園景區(5km)    西安烈士陵園(6km)    豐慶公園(6km)    西安東站(原西安東站)(6km)    曲江樂園(6km)    長安圣壽寺塔(6km)    鐘鼓樓(6km)    西安曲江藝術博物館(6km)    陜西錢幣博物館(6km)    西安牡丹苑(7km)    曲江池遺址公園(7km)    絲綢群雕(7km)    西安電視塔(7km)    西安城北客運站(7km)    西安幻太奇海洋館(7km)    曲江遺址公園(7km)    西安石羊農莊生態休閑觀光園(7km)    西安柴窯文化博物館(7km)    西安源浩華藏博物館(7km)    陜西自然博物館(7km)    西安城西客運站(8km)    曲江寒窯遺址公園(8km)    漢城湖公園(8km)    曲江秦二世陵遺址公園景區(8km)    西安綠葉莊園(8km)    西安毛澤東敬覽館(8km)    陜西漢唐石刻博物館(8km)    西安植物園(9km)    昆明池(9km)    魚化寨遺址(9km)    大明宮遺址(9km)    漢長安城遺址(9km)    西安漢城湖景區(9km)    西安桃花潭景區(9km)    情侶溪(10km)    高桂滋公館(10km)    西安綠地中心(10km)    姜寨遺址(10km)    半坡遺址(10km)    西安曲江富陶國際陶藝博物館(10km)    陜西體育博物館(10km)    漢長安城遺址長樂宮四、五號遺址陳列館(10km)    西安半坡博物館(10km)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巧笑倩兮"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百科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西安臥龍寺的所屬企業/主題/所有人主體無關,詞條主體可以提供資料認證申請管理本詞條權限免費更新資料,也可以因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快速在線向網站提出反饋修改! 反饋
介紹(shao)攻略

基本介紹

臥龍寺(si)(si)(si)位于陜西(xi)省(sheng)西(xi)安市(shi)碑林(lin)區柏樹(shu)林(lin)街,是國務院確(que)定(ding)的漢(han)(han)族(zu)地區佛(fo)教全國重點寺(si)(si)(si)院。據寺(si)(si)(si)內碑刻載(zai),臥龍寺(si)(si)(si)創建於漢(han)(han)靈帝時(shi)(shi)(168-189年)。隋朝時(shi)(shi)稱(cheng)“福應禪院”,距今已1800多(duo)年。

臥(wo)龍(long)寺占(zhan)地面積15畝,分為中院(yuan)、東院(yuan)和西院(yuan)三個(ge)院(yuan)落。

中(zhong)院占地面積6畝,寺內的(de)主要殿堂分布在這里。南(nan)有山門五間。

向北(bei)是(shi)金(jin)剛殿(dian)五間(jian),內供(gong)四(si)大天王(wang)像和(he)韋馱、伽蘭像。天王(wang)殿(dian)東邊(bian)是(shi)祖師殿(dian),西邊(bian)為菩薩殿(dian)。

再向北為(wei)大雄寶殿,面(mian)闊5間(jian),中間(jian)供(gong)釋迦牟尼佛及文(wen)殊(shu)、普賢菩(pu)薩像(xiang)。后面(mian)是(shi)地(di)藏菩(pu)薩像(xiang)。兩(liang)側為(wei)二十四諸天泥塑像(xiang)。

二(er)十四(si)諸天,出(chu)于《金光明經》,隋朝智者大師提出(chu)。

為(wei)天(tian)臺宗四種(zhong)三昧(mei)法(fa)之一,當時(shi)是依據《金光(guang)明(ming)(ming)經》中的鬼(gui)神(shen)品選(xuan)定(ding)了二十位(wei)天(tian)神(shen),明(ming)(ming)代時(shi)又增(zeng)入道家(jia)四神(shen)成為(wei)二十四位(wei)天(tian)神(shen),在(zai)大(da)雄(xiong)寶殿東西兩壁(bi)間設(she)位(wei)奉(feng)供(gong)。

二十四諸(zhu)天(tian)(tian)(tian)(tian)的次第是:功(gong)德天(tian)(tian)(tian)(tian)、辨才天(tian)(tian)(tian)(tian)、大梵天(tian)(tian)(tian)(tian)王(wang)、帝釋天(tian)(tian)(tian)(tian)、東(dong)方持(chi)國(guo)天(tian)(tian)(tian)(tian)王(wang)、南方增長天(tian)(tian)(tian)(tian)王(wang)、西方廣(guang)目天(tian)(tian)(tian)(tian)王(wang)、北方多聞天(tian)(tian)(tian)(tian)王(wang)、日天(tian)(tian)(tian)(tian)、月天(tian)(tian)(tian)(tian)、金剛密跡力(li)士、摩醯(xi)首羅(luo)王(wang)、散脂大將、韋馱天(tian)(tian)(tian)(tian)、堅牢(lao)地(di)神、菩提樹神、鬼(gui)子母、摩利(li)支天(tian)(tian)(tian)(tian)、婆羯羅(luo)龍(long)王(wang)、閻魔羅(luo)天(tian)(tian)(tian)(tian)、緊那羅(luo)天(tian)(tian)(tian)(tian)、紫(zi)微大帝、東(dong)岳大帝、雷神。

大雄(xiong)(xiong)寶殿東邊有客堂(tang)(tang)5間(jian)(jian)、小寮3間(jian)(jian)、大家廚房(fang)3間(jian)(jian)、禪堂(tang)(tang)3間(jian)(jian)、庫房(fang)4間(jian)(jian);西邊有客堂(tang)(tang)5間(jian)(jian)、殿主寮3間(jian)(jian)、祖堂(tang)(tang)3間(jian)(jian)、寮房(fang)4間(jian)(jian);大雄(xiong)(xiong)寶殿后是(shi)藥師殿3間(jian)(jian),供(gong)藥師佛像(xiang)。

再北是法堂(tang)3間,供藤胎佛像3尊。法堂(tang)兩側(ce)是方丈(zhang)室(shi)。

東院(yuan)為禪堂(tang),西院(yuan)為念佛堂(tang)。

景點景觀

歷代碑刻

臥龍寺(si)內(nei)碑(bei)石林立(li),文物薈萃。

碑(bei)石有佛足跡碑(bei)、唐吳道子畫觀音像碑(bei)、明洪武(wu)十(shi)(shi)五年(nian)(nian)臥(wo)(wo)龍(long)歷史碑(bei)、明英宗(zong)正(zheng)統十(shi)(shi)年(nian)(nian)(1445年(nian)(nian))頒賜藏(zang)經碑(bei)、明武(wu)宗(zong)正(zheng)德十(shi)(shi)六年(nian)(nian)(1521年(nian)(nian))重(zhong)修碑(bei)、清咸豐二年(nian)(nian)(1852年(nian)(nian))重(zhong)興十(shi)(shi)方規(gui)約碑(bei)、同治七(qi)年(nian)(nian)(1868年(nian)(nian))臥(wo)(wo)龍(long)歷史碑(bei)、清光緒二十(shi)(shi)七(qi)年(nian)(nian)(1901年(nian)(nian))太后捐(juan)銀(yin)兩重(zhong)修碑(bei)、民國三十(shi)(shi)五年(nian)(nian)(1946年(nian)(nian))傳戒(jie)碑(bei)。

這些石碑,碑文清晰,是研究唐朝及明(ming)清時期(qi)臥龍寺的重(zhong)要史料(liao),同時也具有繪畫、書法價值。

另有唐咸(xian)通及乾符年(nian)間石(shi)(shi)刻(ke)陀(tuo)羅尼經(jing)幢和元代石(shi)(shi)碑字跡模糊不清(qing)。

佛(fo)足跡(ji)碑:佛(fo)足刻在《明臥龍禪寺碑》的碑陰面,碑正(zheng)面銘文記(ji)述著臥龍寺的沿革(ge)。

碑(bei)陰佛足(zu)(zu)跡碑(bei)在(zai)雙足(zu)(zu)大指上均刻(ke)(ke)蓮(lian)花,其(qi)余四指皆刻(ke)(ke) 字,足(zu)(zu)掌刻(ke)(ke)干幅輪(lun)、三(san)鉆(zhan)、寶瓶、雙魚、寶劍等文(wen),在(zai)圖下有銘文(wen)曰:“大唐(tang)貞觀中,有玄類法(fa)師親(qin)往西(xi)域求法(fa),親(qin)獲瞻禮圖歸(gui),進呈太宗皇帝,奉效刻(ke)(ke)石供奉以廣傳(chuan)焉。

大明(ming)洪武(wu)丁卯,寒水(shui)僧德(de)明(ming),長(chang)安臥(wo)龍禪寺提點行(xing)滿,命匠重鐫”。佛足(zu)跡是玄奘從西域帶(dai)回,并(bing)奉救刻(ke)石供奉。

中華(hua)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玄奘圓(yuan)寂的宜君(今銅川)玉華(hua)寺;曾發(fa)現佛(fo)足(zu)跡(ji)碑殘(can)石。臥龍寺的佛(fo)足(zu)跡(ji)碑刻于(yu)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

唐代吳道(dao)子所(suo)畫的觀音像刻石;線條遒勁,寶(bao)相莊嚴。寺內還有一通(tong)唵字碑,據傳(chuan)碑文(wen)(wen)也系唐代高僧(seng)義凈自(zi)西域帶回鐫刻而(er)成的,碑文(wen)(wen)無人辨識。宋太宗(zong)曾作詞贊道(dao):“鶴(he)立蛇行勢無休,五天(tian)玄(xuan)字鬼神(shen)愁;儒(ru)門(men)弟子”無人識,穿耳胡(hu)僧(seng)笑(xiao)點頭(tou)。

臥龍寺(si)原來還收藏有(you)舉(ju)世聞名的(de)《磧(qi)砂(sha)藏》。《磧(qi)砂(sha)藏》是南宋平(ping)江府(蘇州市)磧(qi)砂(sha)延(yan)圣院(yuan)募(mu)刻的(de)大藏經(jing)(jing),從南宋紹定四年(nian)(1231年(nian))至元至治二年(nian)(1322年(nian))歷時90多(duo)年(nian)才(cai)完成;共計1532部,6362卷,59l函(han),全部梵(fan)篋裝幀(zhen),柳字書體(ti),刻印(yin)精致(zhi),有(you)很高(gao)的(de)歷史價(jia)值(zhi),現保存(cun)在陜西省圖書館,尚存(cun)5千(qian)余卷。寺(si)內還珍藏著(zhu)古印(yin)度的(de)貝葉(xie)經(jing)(jing),即寫在貝多(duo)羅樹葉(xie)上的(de)佛經(jing)(jing),也有(you)很高(gao)的(de)文物價(jia)值(zhi)。

彌勒殿

臥(wo)龍(long)寺(si)(si)的(de)山門其實(shi)就(jiu)是(shi)彌勒(le)(le)殿,里面供(gong)奉的(de)主尊就(jiu)是(shi)彌勒(le)(le)菩薩。與(yu)其他(ta)寺(si)(si)廟不(bu)同的(de)是(shi),臥(wo)龍(long)寺(si)(si)的(de)彌勒(le)(le)殿和天王殿是(shi)分開的(de)。彌勒(le)(le)殿里兩邊是(shi)水火(huo)二(er)將(jiang)。水火(huo)二(er)將(jiang)指(zhi)的(de)是(shi)龜蛇二(er)將(jiang),他(ta)們原本是(shi)道(dao)教里的(de)護法神,這里堂(tang)而皇(huang)之(zhi)地站在(zai)了彌勒(le)(le)的(de)兩邊。這種配置明顯是(shi)明代的(de)特征,反映(ying)了明代三教合流(liu)的(de)大趨勢。在(zai)藍(lan)田縣的(de)水陸庵中也有水火(huo)二(er)將(jiang)把門,那當然(ran)也是(shi)明代時(shi)期(qi)佛教寺(si)(si)廟的(de)特征。

天王殿

臥龍寺的(de)天王(wang)殿繼續(xu)保持三(san)教(jiao)合(he)(he)流(liu)的(de)特征,里面(mian)的(de)主(zhu)尊竟然是關老爺,四(si)大天王(wang)侍立兩旁。儒(ru)教(jiao)的(de)神(shen)靈堂而皇之地(di)進(jin)(jin)入了(le)主(zhu)殿,并且以四(si)大天王(wang)進(jin)(jin)行(xing)護衛,這生動地(di)再(zai)現了(le)三(san)教(jiao)合(he)(he)一(yi)的(de)明(ming)代(dai)宗教(jiao)狀況。

大雄寶殿

臥龍(long)寺的(de)(de)(de)大(da)雄寶殿內供奉(feng)的(de)(de)(de)主(zhu)尊是華嚴三圣(sheng):中間的(de)(de)(de)是毗(pi)盧遮(zhe)那佛(fo);佛(fo)左邊的(de)(de)(de)是文(wen)殊(shu)菩(pu)薩,騎著青(qing)獅;佛(fo)的(de)(de)(de)右側(ce)是普賢菩(pu)薩,坐著白象。與其它寺廟(miao)沒有太大(da)區別,區別在于周(zhou)圍(wei)的(de)(de)(de)護法并(bing)不是常(chang)見(jian)的(de)(de)(de)十八羅漢,而是包括帝(di)釋(shi)天、大(da)自在天在內的(de)(de)(de)多位(wei)天神(shen)。

大雄寶殿外面右側供奉的是面然大士(shi),他(ta)是觀音菩薩的化身(shen)。關于(yu)面然大士(shi),白塔(ta)寺(si)有詳(xiang)細介紹(shao)。

祖師殿

祖師殿位于大(da)雄寶殿的右側。臥龍寺是禪寺,里面供奉的是菩提(ti)達摩(mo)祖師。達摩(mo)是印度人(ren),被尊為(wei)中國禪宗的初祖。

大悲殿

“大悲”是觀世音的(de)名號,所(suo)以大悲殿內(nei)供(gong)奉的(de)主尊一(yi)定是觀音菩薩。臥(wo)龍寺大悲殿里面的(de)觀音,呈現千(qian)手千(qian)眼的(de)密宗像,表示她能(neng)看到各種苦(ku)難,能(neng)救助各種苦(ku)難。

歷史沿革

溯源

臥龍寺位于西安市柏樹林街(jie)東(dong)側(ce),據《長(chang)安志》說:五(wu)代初縮筑(zhu)長(chang)安城(cheng)時,放(fang)棄了外(wai)郭城(cheng)和宮(gong)城(cheng),僅以唐(tang)皇(huang)城(cheng)為轄區。

明代(dai)所筑新城(cheng)(cheng),其南、北二城(cheng)(cheng)墻(qiang)即在唐(tang)皇(huang)城(cheng)(cheng)舊址而建。因(yin)考(kao)今(jin)之(zhi)(zhi)臥(wo)龍(long)寺即在唐(tang)皇(huang)城(cheng)(cheng)安上門(men)內以(yi)東太廟所在之(zhi)(zhi)處。可以(yi)說,臥(wo)龍(long)寺是在五(wu)代(dai)縮城(cheng)(cheng)后(hou)由他處遷移(yi)于(yu)此。

又據清道光十年(nian)(1380)《熏修(xiu)臥(wo)龍寺(si)記》碑載(zai):“昔漢明(ming)帝夢佛入(ru)中(zhong)國(guo),悅之(zhi),因(yin)建祠南郊(jiao)而致(zhi)祭焉,靈(ling)帝(168-189)時敕賜(si)創(chuang)修(xiu)為(wei)寺(si),于其中(zhong)講《楞嚴經》,上(shang)為(wei)國(guo)家保(bao)平安之(zhi)福(fu),下為(wei)生民致(zhi)安樂(le)之(zhi)庥,遂題(ti)其寺(si)額曰“福(fu)應寺(si)”,而神之(zhi)梗祀至(zhi)此(ci)隆,人之(zhi)崇奉至(zhi)此(ci)愈多矣。

初建

據寺(si)(si)內碑載,臥龍寺(si)(si)創建(jian)于漢靈帝(di)時(168-189年)。

修繕重建

元(yuan)朝時,臥龍寺得到(dao)重修。明(ming)朝洪(hong)武十年(1377年)再次重修。當前寺內保存下(xia)來的元(yuan)、明(ming)、清石碑(bei)多通(tong),記述(shu)了這段歷史(shi)。

如(ru)明洪武十(shi)年(1377年)曾立石碑,現(xian)碑仍(reng)存大雄寶殿東邊,“碑石顯文如(ru)花朵,故人稱開花碑”。明正德十(shi)六年(1521年)、重修殿宇(yu)。

清(qing)朝(chao)對臥龍寺也(ye)屢加(jia)修聾。清(qing)咸豐二年(1852年),重(zhong)(zhong)興為十方叢(cong)林,立碑(bei)記(ji)之。同(tong)治七年(1868年),重(zhong)(zhong)修殿堂,立“臥龍歷(li)史(shi)碑(bei)”。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ci)(ci)禧太(tai)后(hou)與光緒皇(huang)帝避難西安,給(gei)臥龍寺帶來新的繁榮。慈(ci)(ci)禧太(tai)后(hou)施銀千(qian)兩重修(xiu)廟宇,并建立石碑坊一座(zuo),宏大精美。

慈禧(xi)還(huan)親書(shu)“慈云悲(bei)日”、“三乘(cheng)迭(die)耀”匾額賜寺(si),并(bing)為山門書(shu)額“敕建(jian)十方(fang)臥龍(long)禪林”。當時(shi)西藏、蒙古的喇嘛、王(wang)公(gong)們千里迢迢送(song)來各(ge)類貢品(pin)、佛(fo)像,其中佛(fo)像均(jun)詔令送(song)臥龍(long)寺(si)供(gong)養(yang)。所以寺(si)內(nei)小(xiao)型(xing)佛(fo)像甚(shen)多(duo)。

1931年,朱子橋將軍等人(ren)籌資修(xiu)整了大雄寶(bao)殿和禪堂,同(tong)時廣購佛(fo)經(jing),創(chuang)辦了佛(fo)學國(guo)書(shu)館。后又請太虛(xu)法(fa)師來講(jiang)經(jing)說法(fa)。對(dui)東院、西院房舍都進行了整修(xiu)。

1949年后(hou),政(zheng)府(fu)多次撥款修(xiu)(xiu)整(zheng)殿宇。裝修(xiu)(xiu)佛像,使這座(zuo)佛教(jiao)古剎(cha)更(geng)加巍峨壯麗,金碧(bi)輝煌。

榮譽及其他

文物薈萃

臥龍寺(si)文(wen)物(wu)薈萃(cui),碑石林(lin)立,1957年被公布為陜西省(sheng)重點(dian)文(wen)物(wu)保護單位計(ji)有:

1. 宋咸(xian)平六年鑄造的銅(tong)質幽(you)冥(ming)鐘(zhong),重3000斤。造型精美、音質洪亮(liang),亦(yi)稱(cheng)無眼(yan)鐘(zhong),現(xian)復制懸于(yu)鐘(zhong)樓。

2. 宋(song)磧砂版大藏(zang)經,計1532部(bu),6362卷,刻印(yin)(yin)極其精美。民(min)國二(er)十四(si)年(nian),由朱子橋、葉恭綽等居(ju)士(shi)倡議,在上海影(ying)印(yin)(yin)多部(bu),為慎重保(bao)護起見,轉歸(gui)陜西省圖(tu)書館(guan)收藏(zang)。影(ying)印(yin)(yin)之大藏(zang)經,長安興教寺、戶縣草堂寺均有保(bao)存。

3. 明洪武(wu)二十年(nian),丁(ding)卯佛足跡碑,原碑已殘,現又復制豎立院中。

4. 唐吳(wu)道(dao)子畫觀音(yin)像石碑,原碑在碑林,現已復制豎立院(yuan)中(zhong)。

5.唐乾(qian)封三年、咸通十(shi)二(er)年,陀羅尼經石幢兩柱(zhu),現立于后院(yuan)。

6. 梵文唵字碑,宋神(shen)宗時立,碑雖(sui)不(bu)存,而《金(jin)石萃編》有記載。已(yi)抄全文附后作(zuo)參考。

7.開花碑(bei),明英宗正統十(shi)年圣旨(zhi)敕賜藏經文,由于(yu)石料滿布花紋因(yin)名開花碑(bei)。

8. 明萬(wan)歷三十(shi)九年,寺(si)僧廣梅重修(xiu)碑。

9.清道光十年,重修臥龍寺碑,此(ci)碑是賀萬年、賀萬選二善士發心重修之記。

10.同治七年,重修臥龍寺碑。

11.同治十三(san)年,建立臥(wo)龍(long)寺清規碑(bei)。

12.光(guang)緒二十(shi)七年,慈禧太后(hou)賜銀千兩重修(xiu)臥龍(long)寺碑,慈禧太后(hou)賜銀御(yu)旨碑。

13.民國(guo)三十(shi)三年,臥龍(long)寺傳戒(jie)碑。

14. 太極(ji)石,寬(kuan)三尺、高二尺,自然形成(cheng)的太極(ji)圖(tu)模型(xing),甚為稀奇(qi)。

15. 古(gu)錢(qian)石、二尺見方的(de)青(qing)石,有自然形成(cheng)的(de)許多(duo)古(gu)錢(qian)的(de)圖樣。

16. 有新請的中華大藏(zang)經、日本大正藏(zang)、香港印大藏(zang)經各一部。

17. 原有的明藏經(jing)(jing)、貝(bei)葉(xie)經(jing)(jing)、藏貢大(da)香(xiang)爐(lu)、藤胎佛(fo)像、銅鑄韋馱像均毀不存。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ping)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為注(zhu)冊(ce)用(yong)(yong)戶提供信(xin)息存儲空間服務,非(fei)“MAIGOO編輯上傳提供”的文(wen)章/文(wen)字均是注(zhu)冊(ce)用(yong)(yong)戶自主發布上傳,不(bu)(bu)代表本站(zhan)觀點,更(geng)不(bu)(bu)表示本站(zhan)支持購買和交易(yi),本站(zhan)對網頁中內容的合法性(xing)、準確(que)性(xing)、真實性(xing)、適用(yong)(yong)性(xing)、安全性(xing)等概(gai)不(bu)(bu)負(fu)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you)(you),如有(you)(you)侵權、虛假信(xin)息、錯誤(wu)信(xin)息或任何問(wen)題,請及時(shi)聯系我們,我們將(jiang)在第一(yi)時(shi)間刪除(chu)或更(geng)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交說(shuo)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3844885個品牌入駐 更新518029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80211個代理需求 已有1329100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