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中國十大傳世國寶 最珍貴的國寶級文物 中國國寶盤點

本文章由 MAIGOO編輯 上傳提供 ★★★ 發布 反饋 0
導語 / INTRODUCTION
幾千年的歷史不僅沉淀了我大中華深刻的底蘊,綿延的文化,更留下了承載歷史印記的無數稀世珍寶,雖然有些已經遺失海外,但僅存的中國國寶還是居多,更有些國寶級文物位列禁止出國展出的名單之上,本文就為大家帶來了中國十大傳世國寶,看看你知道的有幾個?
中國(guo)十(shi)大傳世(shi)國(guo)寶
  • TOP榜
  • 關注榜
  • 投票榜
中國十大傳世國寶,本榜(bang)單(dan)(dan)是(shi)小(xiao)編(bian)主要依(yi)據(ju)《文(wen)史參(can)(can)考(kao)(kao)》評選出的(de)九大鎮國之(zhi)寶、禁止(zhi)出國(境)展覽文(wen)物名(ming)(ming)單(dan)(dan)、網絡關注指數以及與榜(bang)單(dan)(dan)主題的(de)契合度等情況,并綜合參(can)(can)考(kao)(kao)互(hu)聯網相關排行榜(bang)/榜(bang)單(dan)(dan)進行推薦,名(ming)(ming)單(dan)(dan)僅供參(can)(can)考(kao)(kao)娛樂,歡迎在末尾交流探討。為我喜歡的投票>>
中國十大傳世(shi)國寶
后母戊鼎原稱司母戊鼎,又稱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陽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時期青銅文化的代表作,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現為國家一級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名單。【 詳細>>】
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滅簋”或“檀公簋”,西周早期青銅器,1976年出土于陜西臨潼縣零口鎮,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利簋器侈口,獸首雙耳垂珥,垂腹,圈足下連鑄方座。器身、方座飾饕餮紋,方座平面四角飾蟬紋。此種方座青銅始見于西周初年。器內底鑄銘文4行33字,記載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紂這一重大歷史事件。【 詳細>>】
商周太陽神鳥金飾為商周時期的金器。2001年出土于金沙村,現收藏于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商周太陽神鳥金飾整體為圓形薄片,外徑12.5厘米,內徑5.29厘米,厚度0.02厘米,重20克。圖案分內外兩層,內層等距分布有十二條旋轉的齒狀光芒;外層由四只相同的逆時針飛行的鳥組成。商周太陽神鳥金飾圖案目前被國家文物定為中國文化遺產標志,同時其本身亦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詳細>>】
《五牛圖》是唐朝韓滉創作的黃麻紙本設色畫,又名《唐韓滉五牛圖》,該作品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五牛圖》中的五頭牛從左至右一字排開,各具狀貌,姿態互異。一俯首吃草,一翹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緩步前行,一在荊棵蹭癢。整幅畫面除最后右側有一小樹除外,沒有其他的背景,因此每頭牛可獨立成章。【 詳細>>】
石鼓文,先秦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發現于唐初,共計十枚,高約三尺,徑約二尺,分別刻有大篆四言詩一首,共十首,計七百一十八字。內容最早被認為是記敘秦王出獵的場面,故又稱“獵碣”。原石現藏于故宮博物院石鼓館。【 詳細>>】
《平復帖》是晉代文學家、書法家陸機創作的草隸書法作品,牙色麻紙本墨跡,現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平復帖》的書寫年代距今已有1700余年,是現存年代最早并真實可信的西晉名家法帖,在中國書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時對研究文字和書法變遷方面皆有參考價值。【 詳細>>】
宋真珠舍利寶幢是用珍珠等七寶連綴起來的一個存放舍利的容器。現收藏于蘇州博物館。真珠舍利寶幢造型之優美、選材之名貴、工藝之精巧都是舉世罕見的,從真珠舍利寶幢身上,人們可見五代、北宋時期蘇州工藝美術的繁榮和精美,同時也可見五代、北宋時期吳人高度的審美水準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詳細>>】
定窯孩兒枕,文物,是九大鎮國之寶之一。2013年1月1日《國家人文歷史》推出,現藏于故宮博物院,展出于 文華殿(陶瓷館)。現藏于故宮博物院的這件定窯孩兒枕是中國陶瓷史上的經典之作。這件定窯孩兒枕不僅是宋代風俗的見證,也是研究宋代文化和陶瓷藝術的珍貴實物資料。【 詳細>>】
瀆山大玉海是元世祖忽必烈在至元二年(1265年)下令制作的,由大都皇家玉作完成。其制作意圖是為了反映元代國勢的強盛。它是中國現存的最早的特大型玉雕。其雕琢裝飾繼承和發展了宋金以來的起凸手法,隨形施藝;俏色處,也頗具匠心。瀆山大玉海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作品,它代表了元代玉作工藝的最高水平,也預示了明清時代又一個玉作高峰的到來。《國家人文歷史》將瀆山大玉海評為鎮國玉器之首。【 詳細>>】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銅禮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寧鄉縣黃材鎮月山鋪轉耳侖的山腰上,現屬炭河里遺址。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整個器物用塊范法澆鑄,一氣呵成,鬼斧神工,顯示了高超的鑄造水平,被史學界稱為“臻于極致的青銅典范”,位列十大傳世國寶之一。【 詳細>>】
東漢銅奔馬,別稱馬超龍雀、馬踏飛燕、銅奔馬、馬襲烏鴉、鷹掠馬、馬踏飛隼、凌云奔馬等,為東漢青銅器,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漢墓,現藏于甘肅省博物館。東漢銅奔馬在1983年10月被國家旅游局確定為中國旅游標志,1986年被定為國寶級文物,2002年1月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 展覽文物目錄》。【 詳細>>】
越王勾踐劍,春秋晚期越國青銅器,國家一級文物,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望山楚墓群中。因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而千年不銹。經無損科學檢測,其主要合金成分為銅、錫、鉛、鐵、硫等。花紋處含硫高,因硫化銅可防銹。【 詳細>>】
曾侯乙編鐘,戰國早期文物,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出土。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它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性能,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被中外專家、學者稱之為“稀世珍寶”。【 詳細>>】
歷史趣聞榜單推薦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注(zhu)明(ming)(ming)“MAIGOO編輯上傳(chuan)提供(gong)”的所有作(zuo)品(pin),均為MAIGOO網(wang)(wang)(wang)原創、合(he)法擁有版權(quan)或有權(quan)使(shi)用(yong)的作(zuo)品(pin),未經本(ben)網(wang)(wang)(wang)授(shou)權(quan)不(bu)得(de)轉(zhuan)載、摘(zhai)編或利(li)用(yong)其它方式使(shi)用(yong)上述作(zuo)品(pin)。已經本(ben)網(wang)(wang)(wang)授(shou)權(quan)使(shi)用(yong)作(zuo)品(pin)的,應在(zai)授(shou)權(quan)范圍內使(shi)用(yong),并(bing)注(zhu)明(ming)(ming)“來源:MAIGOO網(wang)(wang)(wang)”。違(wei)反(fan)上述聲明(ming)(ming)者,網(wang)(wang)(wang)站會追(zhui)責到底。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233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264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1229個代理需求 已有1357520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