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峻補
凡補力較強,可在短期內發揮較大作用的藥物,稱為峻補。如人參有大補元氣,挽救虛脫之效,可治卒然氣脫及大失血后氣隨血脫的危證;又如鹿茸可峻補元陽虧竭等病證。
2、滋補
凡藥性(xing)滋膩,補(bu)(bu)虛力佳,可治陰虛、血虧等(deng)病證(zheng)的藥物,如熟地(di)黃、阿膠等(deng)均屬于(yu)滋補(bu)(bu)之品(pin),故稱為滋補(bu)(bu)。
3、平補
包(bao)括(kuo)藥(yao)(yao)(yao)性平和、不寒不燥,適(shi)用于一般虛損病證的藥(yao)(yao)(yao)物,如黨參、山藥(yao)(yao)(yao)等;以(yi)及陰陽平補,適(shi)用于陰陽兩(liang)虛病證的藥(yao)(yao)(yao)物,如冤絲子、鎖陽、漳羨黎等,均屬于平補的范圍(wei)。
4、清補
包括藥性寒涼(liang)、補而(er)兼清,適用于虛而(er)有熱病(bing)證的藥物(wu),如(ru)沙參、麥冬等(deng);以及補而(er)不膩(ni),適用于虛而(er)不任(ren)滋膩(ni)妨(fang)胃病(bing)證的藥物(wu),如(ru)米仁、獲等(deng)等(deng),均屬于清補的范(fan)圍。
5、溫補
凡藥性溫(wen)熱,補(bu)而(er)兼溫(wen),適用于虛而(er)有寒象的病癥的藥物,稱為溫(wen)補(bu),如仙茅(mao)、仙靈脾等藥物。
一般指使用性質平和的食物進行補益,適用于普通人群中身體偏虛的人群,一年四季均可食用。如大多數的谷類、豆類食物、大多數的蔬菜水果及禽蛋肉乳等食品都具有不寒不熱、性質平和、滋補氣血、陰陽雙補等作用。
通常意義(yi)上的(de)平(ping)補(bu)法有兩(liang)種(zhong)含義(yi):一種(zhong)是應用(yong)不(bu)熱不(bu)寒、性(xing)質平(ping)和的(de)食(shi)物,如多(duo)數的(de)糧食(shi)、水果、蔬(shu)菜(cai),部分禽、蛋、肉、乳(ru)類,其中包括粳米(mi)、玉米(mi)、扁豆(dou)、白菜(cai)、鵪(an)鶉、豬肉、牛(niu)奶等。
另一種是應用既能補氣,又能補陰或既能補陽又能補陰的食物,如山藥、蜂蜜等,既補脾肺之氣,又補脾、 肺之陰(yin)(yin),如枸杞子既(ji)補(bu)(bu)腎陰(yin)(yin),又(you)補(bu)(bu)腎陽。一(yi)般來說,平(ping)補(bu)(bu)法多適用(yong)于(yu)多數(shu)人的(de)日(ri)常(chang)保健,藥膳食(shi)補(bu)(bu)均可在日(ri)常(chang)生活(huo)中補(bu)(bu)足(zu)。
一般(ban)指使用(yong)偏涼或瀉實(shi)作用(yong)的食物進(jin)行(xing)補益, 適用于(yu)偏于(yu)實熱(re)體質(zhi)的人群, 或夏秋(qiu)季食用。如小米、 蘿卜(bu)、 冬(dong)瓜(gua)、 西(xi)瓜、 梨等偏于寒涼(liang)的食物(wu)有清熱(re)通(tong)便(bian)作用(yong), 能(neng)促進胃(wei)腸蠕動(dong), 增強(qiang)吸收功能, 可以瀉(xie)中求補、 祛實補虛。
清(qing)補(bu)法(fa)是(shi)食(shi)用補(bu)而不滋(zi)膩(ni)礙(ai)胃(wei)、性質平和或偏寒涼(liang)的食(shi)物(wu)(wu),有時也以(yi)瀉實性食(shi)物(wu)(wu)祛除實證,如(ru)清(qing)胃(wei)熱、通(tong)利二便,加強消化吸(xi)收,推(tui)陳而致新(xin),以(yi)瀉中求(qiu)補(bu)。常(chang)用的清(qing)補(bu)食(shi)物(wu)(wu)以(yi)水果、蔬(shu)菜居多,包(bao)括蘿卜、冬瓜、西瓜、小米、蘋(pin)果、梨、黃花菜等。
一般指使用溫熱性(xing)食(shi)物進行(xing)補益, 適用于(yu)因(yin)陽氣虛弱而有畏(wei)寒(han)肢冷、 神(shen)疲乏力(li)等(deng)癥狀(zhuang)的人群, 或冬(dong)春季食(shi)用。 如羊肉、 狗肉、 河蝦、 海蝦、大棗、 龍(long)眼(yan)肉等偏溫(wen)的食物就有溫(wen)補腎陽、 御寒增暖、 增強性(xing)功能等作用。
溫補(bu)法通(tong)常是食用(yong)溫熱性食物(wu)進(jin)行補(bu)益的(de)方法,適用(yong)于陽(yang)虛或氣陽(yang)虧(kui)損,如肢冷、畏(wei)寒、乏(fa)力、疲倦、小(xiao)便清長而頻或水腫等(deng)癥患者(zhe),也常作為普(pu)通(tong)人(ren)的(de)冬(dong)令進(jin)補(bu)食物(wu)。常用(yong)的(de)如核(he)桃仁、大棗、龍眼肉、豬肝、鱔(shan)魚、海蝦等(deng)。
滋補(bu)藥大多(duo)味甘,可(ke)補(bu)益療虛、扶正祛邪,有助(zhu)于(yu)緩解氣、血(xue)、陰(yin)、陽諸不足,具有增強體(ti)質的作用。
阿膠、熟地黃、女貞子等中藥,屬于滋補藥,這類藥物內含較多的油性或膠質類成分,拿在手上,會給人一種黏糊糊的感覺。不過,一般脾胃不好的人不宜喝滋補中藥,否則不易消化,容易引起腹瀉。
峻補法適(shi)應于(yu)大(da)病初愈者(zhe)、身體非常虛弱者(zhe),這(zhe)類(lei)人一般食物已未(wei)能挽回,需(xu)要(yao)請中醫(yi)師(shi)對證配制(zhi)補益中藥,如野山(shan)參、胎盤(pan)(紫河車)、鹿茸(rong)、鹿鞭、巴戟天、淫(yin)羊藿等,這(zhe)些藥物往往藥效猛烈,服用不當容易產生(sheng)嚴重后果;而且需(xu)要(yao)醫(yi)師(shi)先調理(li)患者(zhe)脾胃,然后才能進補,否則就會“虛不受補(bu)”。因此(ci),普通人萬萬不可擅自購買配制。
申明:以上方法源于程序系統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使用,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證明有效,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