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 INTRODUCTION
中國五大宗教是指在中國具有一定歷史影響,形成中華民族風范,擁有一定規模性和區域性而形成具有一定地位的信教教別,它們分別是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蘭教,你覺得在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合法宗教是哪個呢?這五大宗教中你覺得中國人信仰什么教最多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古爾邦節(拉丁文 Eid Adha),又稱宰牲節,爾德節。古爾邦節是穆斯林的盛大節日。“古爾邦”在阿拉伯語中稱作爾德·古爾邦,或稱為爾德·阿祖哈。“爾德”是節日的意思。“古爾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犧牲”“獻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這個節日叫“犧牲節”或“宰牲節”。也譯作“庫爾班”。2015年中國古爾邦節為公歷9月24日,聯合國公布的日期為9月23日。宰牲節是沙特阿拉伯王國的重要節日,時間為:伊歷12月10日。2019年8月12日起,伊朗、摩洛哥等8個伊斯蘭國家和印度等13個非伊斯蘭國家的穆斯林開始過宰牲節。
開齋節,阿拉伯文‘Id al-Fitr的意譯,音譯“爾德·費圖爾”,亦稱“肉孜節”或“小節”,與“宰牲節”同為伊斯蘭教兩大節日。開齋節在穆斯林國家通常是回歷的10月1日,我國回族、維吾爾族、撒拉族、哈薩克族等都是按照農歷10月1日舉行。此日穆斯林們穿上節日盛裝,到清真寺參加“會禮”和慶祝活動,恭賀“齋功”勝利完成,互道節日快樂,并饋贈禮品。“會禮”后,分頭游祖墳,念經文,追悼亡靈。節日中,家家戶戶炸散子、油香之類食品,贈送他人,每個家庭應在節日開始前向窮人發放開齋布施。
【 詳細>>】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歷紀元前后開始由印度傳入中國,經長期傳播發展,而形成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中國佛教,從南北朝開始中國佛教進入興盛發展階段。南北朝時佛教已遍布全國,出家、在家佛教徒數量增加很快,北魏《洛陽伽藍記》記載洛陽城中寺廟鼎盛時達到1367所,而北方的長安僧尼過萬,南方的建業(今南京)也有佛寺數百座。隋唐時期是中國佛教鼎盛之時。隋朝皇室崇信佛教,唐朝皇帝崇信道教,但對佛教等其它諸多宗教都采取寬容、保護政策,中國佛學逐步發展成熟。
【 詳細>>】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東漢時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東漢張道陵創立的“五斗米道”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南北朝時宗教形式逐漸完備,承襲了方仙道、黃老道和民間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觀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為最高信仰,祖天師張道陵正式創立教團組織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全國現有住觀道士3萬余人。宮觀是道教徒活動的場所,全國現登記開放的宮觀有2千余座。
【 詳細>>】
中國的天主教最早出現在唐代,景教就是天主教的東方亞述教會與傳入,元代又一度傳入。明萬歷十年(1582)由耶穌會士再次傳入時,其信徒將所崇奉的神稱為“天主”,故在中國稱天主教,迄明末耶穌會在中國已建立傳教會所13處,全國教徒約有15萬人。天主教在中國擁有漫長而復雜的歷史,目前中國天主教地上教會公開的最高組織是中國天主教愛國會、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即中國天主教的“一會一團”,21世紀信徒為700萬人以上。
申明:生活十大、生活排行榜等內容源于程序系統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開心娛樂,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