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名稱 | 別名/俗名 | 學名 | 分類地位 | 發布時間 | 發布批次 |
1 | 蔗扁蛾 | 香蕉蛾 | Opogona sacchari(Bojer) | 鱗翅目,輝蛾科 | 2003年 | 第一批 |
2 | 濕地松粉蚧 | 火炬松粉蚧 | Oracella acuta(Lobdell) | 同翅目,粉蚧科 | 2003年 | 第一批 |
3 | 強大小蠹 | 紅脂大小蠹 | Dendroctonus valens LeConte | 鞘翅目,小蠹科 | 2003年 | 第一批 |
4 | 美國白蛾 | 秋幕毛蟲、秋幕蛾 | Hyphantria cunea(Drury) | 鱗翅目,燈蛾科 | 2003年 | 第一批 |
5 | 桉樹枝癭姬小蜂 | / | Leptocybe invasa Fisher et La Salle | 膜翅目,姬小蜂科 | 2010年 | 第二批 |
6 | 稻水象甲 | 稻水象 | 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 | 鞘翅目,象甲科 | 2010年 | 第二批 |
7 | 紅火蟻 | / | Solenopsis invicta Buren | 膜翅目,蟻科 | 2010年 | 第二批 |
8 | 蘋果蠹蛾 | 蘋果小卷蛾、蘋果食心蟲 | Cydia pomonella (L.) | 鱗翅目,卷蛾科 | 2010年 | 第二批 |
9 | 三葉草斑潛蠅 | 三葉斑潛蠅 | Liriomyza trifolii(Burgess) | 雙翅目,潛蠅科 | 2010年 | 第二批 |
10 | 松突圓蚧 | / | 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 | 同翅目,盾蚧科 | 2010年 | 第二批 |
11 | 椰心葉甲 | / | Brontispa longissima (Gestro) | 鞘翅目,鐵甲科 | 2010年 | 第二批 |
12 | 紅棕象甲 | / | 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Oliver) | 昆蟲綱、鞘翅目 | 2014年 | 第三批 |
13 | 懸鈴木方翅網蝽 | / | Corythucha ciliata Say | 昆蟲綱、半翅目 | 2014年 | 第三批 |
14 | 扶桑綿粉蚧 | / | 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 | 昆蟲綱、半翅目 | 2014年 | 第三批 |
15 | 刺桐姬小蜂 | / | Quadrastichus erythrinae Kim | 昆蟲綱、膜翅目 | 2014年 | 第三批 |
16 | 美洲大蠊 | 蟑螂,蜚蠊,偷油婆,香娘子,石姜,負盤,滑蟲,茶婆蟲 | Periplaneta Americana (L.) | 蜚蠊目,蜚蠊科 | 2016年 | 第四批 |
17 | 德國小蠊 | 德國蟑螂,德國姬蠊 | Blattella germanica (L.) | 蜚蠊目,姬蠊科 | 2016年 | 第四批 |
18 | 無花果蠟蚧 | 榕龜蠟蚧,擬葉紅蠟蚧,銹紅蠟蚧,薔薇蠟蚧 | Ceroplastesrusci(L.) | 蚧總科,蚧科,蠟蚧亞科 | 2016年 | 第四批 |
19 | 棗實蠅 | / | Carpomya vesuviana Costa | 雙翅目,實蠅科 | 2016年 | 第四批 |
20 | 椰子木蛾 | 黑頭履帶蟲、椰蛀蛾、椰子織蛾 | 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 | 鱗翅目,木蛾科,木蛾亞科 | 2016年 | 第四批 |
21 | 松樹蜂 | 云杉樹蜂,輻射松樹蜂 | Sirex noctilio Fabricius | 膜翅目,樹蜂科 | 2016年 | 第四批 |
地理分布:原產(chan)于非洲(zhou)北部,可能是(shi)在販賣黑人時期由非洲(zhou)帶(dai)入美洲(zhou)。
中國分布:美(mei)洲大(da)蠊在中國(guo)各省(sheng)市廣(guang)泛分布。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北、遼(liao)寧、黑龍江、上海(hai)(hai)、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山東、湖(hu)北、廣(guang)東、廣(guang)西、海(hai)(hai)南、四川、貴州、云(yun)南、臺灣等地(di)。
入侵危害:美(mei)洲(zhou)(zhou)大(da)蠊的排(pai)泄物和蛻落的表皮帶有過敏原,可以引發皮疹(zhen)、哮喘等病癥;美(mei)洲(zhou)(zhou)大(da)蠊還能(neng)攜帶多(duo)種致病菌(jun),如痢疾(ji)桿(gan)(gan)菌(jun)、綠膿桿(gan)(gan)菌(jun)、變形桿(gan)(gan)菌(jun)、沙門桿(gan)(gan)菌(jun)、傷寒桿(gan)(gan)菌(jun)和寄生蟲卵,是家(jia)畜及人類許(xu)多(duo)傳(chuan)染性(xing)疾(ji)病的重要傳(chuan)播媒介。
防治方法:保持室內隱蔽場所的清潔衛生。可采用0.2%的氯菊酯對美洲大蠊直接噴灑,有100%的致死效果;或噴灑氯氰菊酯+有機磷、氯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增效磷等防(fang)除(chu)美洲(zhou)大蠊。也(ye)可采(cai)用人工(gong)合(he)成的美洲(zhou)大蠊性(xing)信(xin)息(xi)素(su)作為(wei)引(yin)誘(you)劑及(ji)病毒制劑等進行(xing)防治(zhi)。目(mu)前,也有利用蜚蠊(lian)嚙(nie)小蜂寄生(sheng)美洲大蠊(lian)的卵,天然寄生(sheng)率超過50%。
地理分布:原(yuan)產南亞,也有學(xue)者認(ren)為起源于非洲(zhou)。隨著地區間經濟(ji)貿易(yi)而(er)遠距離傳(chuan)播。
中國分布:分布遍及全球,在(zai)熱帶(dai)、亞熱帶(dai)、溫(wen)帶(dai)、寒帶(dai)均有分布。現主要分布于(yu)北京、遼寧、黑龍江、上海、福建、廣東(dong)、廣西(xi)、四川、貴(gui)州、云南、西(xi)藏、陜西(xi)、新疆等地。
入侵危害:德國小(xiao)蠊分(fen)泌物(wu)可(ke)使食物(wu)變(bian)質,導致人(ren)類(lei)中毒。它會咬食和破(po)壞食品、紙張、文物(wu)、電子(zi)設備(bei)等,同(tong)時攜帶痢疾(ji)桿菌(jun)(jun)、結核桿菌(jun)(jun)、脊(ji)髓灰質炎病(bing)(bing)毒、乙肝病(bing)(bing)毒等多種致病(bing)(bing)菌(jun)(jun)而威脅人(ren)類(lei)健康,嚴重影(ying)響人(ren)類(lei)居住環境和生活(huo)質量。
防治方法:保持室內各場(chang)所(suo)清潔衛(wei)生。可采用(yong)丁(ding)子香酚、α-松油醇(chun)、肉(rou)桂醇(chun)3種(zhong)植物(wu)精油等比(bi)例混合物(wu)防(fang)除德國小蠊。化(hua)學(xue)防(fang)治德國小蠊較便捷(jie)和(he)有效,如噴(pen)灑氟蟲胺(an)、毒死蜱(pi)、菊(ju)酯類藥(yao)劑,也(ye)可投放毒餌,噴(pen)灑和(he)投放時要注意環境污染和(he)人畜健(jian)康。
地理分布:原產南美洲多國,現分布于南美洲多國、美國、澳大利亞、馬來西亞、中國(臺灣、廣東、香港、澳門、廣西、福建、湖南)等地區。
入侵歷史:2003年10月臺灣桃園報道發生紅火蟻,2004年9月廣東(dong)吳(wu)川(chuan)報(bao)道發生紅火蟻(yi)。2005年監(jian)測(ce)顯示,廣東(dong)深(shen)圳、廣州(zhou)、東(dong)莞、惠州、河源、珠海、中山、梅州、高州、茂名、陽江、云浮(fu),廣(guang)西南寧、北流、陸(lu)川、岑溪,湖南張家界,福建龍巖(yan)等地均有紅火蟻發生(sheng)。
入侵危害:取食作物種子、果實、幼芽、嫩莖與根系,給農作物(wu)造成相當(dang)程度(du)的(de)傷害;通過競爭、捕食,減少無脊椎(zhui)(zhui)動物(wu)及(ji)脊椎(zhui)(zhui)動物(wu)數量(liang),破壞生(sheng)物(wu)多樣性;人(ren)體被紅火(huo)蟻螯針刺后有灼傷般疼痛感(gan),可出現(xian)如灼(zhuo)傷(shang)般的水泡、膿包(bao),敏感(gan)體(ti)質人群出現(xian)局部(bu)或全身過敏,甚至休克(ke)、死亡;對公(gong)共設(she)施如(ru)電力(li)、通訊系統有一定(ding)危害,可給發生地區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防治方法:可采用物理防治、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防治。快速有效的滅除方法是:使用毒餌為主,并結合使用其他類型化學(xue)方(fang)法。一般(ban)一年2-3次全面防治(zhi)、重點(dian)補(bu)治(zhi)。
地理分布:蘋果蠹蛾遍布于世界各大洲的蘋果和梨的產區。在我國主(zhu)要分布于新疆全境、甘(gan)肅省的中西部(bu)、內蒙古西部(bu)以及黑龍江南(nan)部等地。
入侵歷史:蘋果蠹蛾在20世紀50年代前后經由中亞地區進入我國新(xin)疆(jiang),在50年代中后期(qi)已(yi)經遍布新(xin)疆(jiang)全境,20世紀80年代中期該蟲進入(ru)甘肅省(sheng),之后持續向東擴張。2006年,在內(nei)蒙古(gu)自治區發現有該(gai)蟲的分布。另外,2006年也在黑龍(long)江省發現,這一部分可能由俄羅斯遠(yuan)東地區(qu)傳入。
入侵危害:蘋果蠹蛾幼蟲蛀食果實,被蛀的果實無法食用并且極易落果,蛀果率可在80%以上。該蟲傳入(ru)后不(bu)易根除(chu),對我國的梨果類水(shui)果危害很大(da),可使我(wo)國水(shui)果產業遭(zao)受(shou)嚴重損失。
防治方法:目前主要防治手段是采用蘋果蠹蛾性信息素迷向防治技術(shu),以寄生蜂、昆蟲病毒(du)為主要材料(liao)的生物(wu)防治技術(shu)也取(qu)得了許多進展,應用(yong)的面積(ji)正在(zai)逐(zhu)步擴大(da)。采用(yong)農業防治(zhi)、物理防治(zhi)以及選擇(ze)性殺蟲劑防治等多種方法相結合的(de)綜合防治措施更為有效。
地理分布:目前分布在河北、遼寧、吉林、山東、山西、陜西、浙江、安徽、福建、湖南、云南、臺灣等省市(shi)。國外主要分布在美(mei)國、日(ri)本、韓國、朝(chao)鮮等國家。
入侵歷史:我國首先于 1988 年在河北唐海發現此蟲,接著先后在天(tian)津(1990)、遼寧(1991)、山(shan)東(1992)、吉(ji)林(1993)、浙(zhe)江(1993)、福建(1996)、北京(2000)、安徽(2001)、湖南(2001)、山西(2003)、陜西(2003)和云南(2007)發現。
入侵危害:主要危害水稻。成蟲沿稻葉葉脈啃食葉肉,留下長短不等的白色長(chang)(chang)條(tiao)斑。幼蟲咬食稻(dao)(dao)根(gen),造(zao)成斷(duan)根(gen),使(shi)稻(dao)(dao)株生(sheng)長(chang)(chang)矮(ai)小,分蘗(bo)數減少,稻谷千粒重下降,從而影響產量。
防治方法:稻水象甲一旦傳入后就很難根除,因此加強檢疫是防(fang)止(zhi)其擴散蔓(man)延的(de)關鍵。禁止(zhi)從(cong)疫區調運秧苗、稻草、稻谷和其他寄主植物,禁止將疫區(qu)的(de)稻草(cao)或其他寄主植物用于填充(chong)材(cai)料(liao)。在4-5月份(fen)越冬后成(cheng)蟲開始取食期間,可通過察(cha)看水稻秧苗等寄(ji)主植(zhi)物上有無條狀取食斑,以(yi)便及早發現。防治(zhi)方法上,可(ke)通過調(diao)整水稻移栽(zai)期、合理排灌水來避害,或者通(tong)過物理誘捕來殺(sha)滅成蟲,也可通過施用農藥來防治。現在還沒有(you)切實有(you)效的生物防治方法(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