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名稱 | 別名/俗名 | 學名 | 分類地位 |
1 | 馬纓丹 | 五色梅、如意草 | Lantana camara L. | 馬鞭草科 |
2 | 三裂葉豚草 | 大破布草 | Ambrosia trifida L. | 菊科 |
3 | 大薸 | 水浮蓮 | Pistia stratiotes L. | 天南星科 |
4 | 加拿大一枝黃花 | 黃鶯、米蘭、幸福花 | Solidago Canadensis L. | 菊科 |
5 | 蒺藜草 | 野巴夫草 | Cenchrus echinatus L. | 禾本科 |
6 | 銀膠菊 | / | Parthenium hysterophorus L. | 菊科 |
7 | 黃頂菊 | Flaveria bidentis (L.) Kuntze | 菊科 | |
8 | 土荊芥 | 臭草、殺蟲芥、鴨腳草 | 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 | 藜科 |
9 | 刺莧 | 野莧菜(該屬統稱)、土莧菜、刺刺菜、野勒莧 | Amaranthus spinosus L. | 莧科 |
10 | 落葵薯 | 藤三七、藤子三七、川七、洋落葵 | Anredera cordifolia (Tenore) Steenis | 落葵科 |
11 | 桉樹枝癭姬小蜂 | / | Leptocybe invasa Fisher et La Salle | 膜翅目,姬小蜂科 |
12 | 稻水象甲 | 稻水象 | 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 | 鞘翅目,象甲科 |
13 | 紅火蟻 | / | Solenopsis invicta Buren | 膜翅目,蟻科 |
14 | 克氏原螯蝦 | 小龍蝦、淡水小龍蝦、喇蛄、紅色螯蝦 | Procambarus clarkii | 十足目,螯蝦科 |
15 | 蘋果蠹蛾 | 蘋果小卷蛾、蘋果食心蟲 | Cydia pomonella (L.) | 鱗翅目,卷蛾科 |
16 | 三葉草斑潛蠅 | 三葉斑潛蠅 | Liriomyza trifolii(Burgess) | 雙翅目,潛蠅科 |
17 | 松材線蟲 | / |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Steiner et Buhrer) Nickle | 滑刃目,滑刃科 |
18 | 松突圓蚧 | / | 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 | 同翅目,盾蚧科 |
19 | 椰心葉甲 | / | Brontispa longissima (Gestro) | 鞘翅目,鐵甲科 |
地理分布:廣泛分布于全國20多個省市,南起海南島,北到黑龍江,西(xi)至新(xin)疆(jiang),東達崇明島均可見其蹤影(ying),華(hua)東、華(hua)南地(di)區尤為密集。
入侵歷史:原產北美洲,現已廣泛分布于除南極洲以外的世界各地。20世紀30年(nian)(nian)代進入我國,60年(nian)(nian)代食用(yong)價值被發掘,養殖熱度不斷上升,各地引種無序,80-90年代大(da)規模擴散。
入侵危害:克氏原螯蝦可通過搶奪生存資源,捕食本地動植物,攜(xie)帶(dai)和傳(chuan)播致病源等方(fang)式危害土著物種。有研究發現(xian),該螯蝦在預知和躲避敵害方面表(biao)現(xian)出比土著(zhu)螯蝦更高的適應性。另外(wai)它喜愛掘洞筑(zhu)巢的習(xi)性對(dui)泥質堤壩具有一(yi)定(ding)的破(po)壞(huai)作用,輕則導致灌(guan)溉用水流失,重則引發(fa)決堤(di)洪(hong)澇等險情。
防治方法:通過投放野雜魚捕食克氏原螯蝦幼苗以控制其種群規模。在尚(shang)未引種的地區,應展開其環(huan)境風險(xian)評估(gu)和早期預警,對(dui)已廣泛(fan)分布地區(qu),加強養殖管(guan)理。
地理分布:原產南美洲多國,現分布于南美洲多國、美國、澳大利亞、馬來西亞、中國(臺灣、廣東、香港、澳門、廣西、福建、湖南)等地區。
入侵歷史:2003年10月臺灣桃園報道發生紅火蟻,2004年9月廣(guang)東吳(wu)川報道發生紅火蟻。2005年監測顯示,廣(guang)東深圳、廣(guang)州(zhou)、東莞、惠(hui)州、河源、珠海、中山、梅州、高州、茂名、陽江、云浮,廣西南(nan)寧、北流(liu)、陸川、岑溪,湖南張(zhang)家界,福建龍巖等(deng)地均有(you)紅火蟻發生。
入侵危害:取食作物種子、果實、幼芽、嫩莖與根系,給農作物造成相當程(cheng)度的傷害;通過競(jing)爭(zheng)、捕食,減(jian)少無脊(ji)椎(zhui)動物及(ji)脊(ji)椎(zhui)動物數量,破(po)壞生(sheng)物多樣性(xing);人體(ti)被紅火蟻螯針刺后(hou)有灼傷般疼痛感,可出(chu)現如灼傷般的水泡、膿包,敏感體質人群(qun)出(chu)現局部(bu)或(huo)全身過敏,甚至(zhi)休克、死亡;對公共設施如(ru)電力、通訊系統有(you)一(yi)定危(wei)害,可給發生地區造成巨大經濟(ji)損失。
防治方法:可采用物理防治、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防治。快速(su)有效的(de)滅除方法是:使用毒餌為主,并結合(he)使用其他類型化學方(fang)法。一般一年2-3次全面防治、重點補治。
地理分布:原產北美(mei),在北半球溫帶栽培和歸化(hua)。
入侵歷史:1935年作為觀賞植物引進,20世紀80年代擴散蔓延成為(wei)雜(za)草(cao)。各地作為(wei)花(hua)卉(hui)引種,目(mu)前(qian)在(zai)浙江、上海、安徽、湖北、湖南郴州(zhou)、江蘇、江西等地已(yi)對生態系統形成危害(hai)。
入侵危害:以種子和根狀莖繁殖,根狀莖發達,繁殖力極強,傳播速度(du)快(kuai),生(sheng)長迅(xun)速,生(sheng)態適應性廣闊,從(cong)山坡林地(di)到沼澤地(di)帶均可生長。常入侵(qin)城鎮庭園(yuan)、郊(jiao)野(ye)、荒地(di)、河岸高速(su)公(gong)路(lu)和鐵路(lu)沿線等處,還入侵低山(shan)疏(shu)林濕地生態系統,嚴重消(xiao)耗土壤肥力;花期長、花(hua)粉量大,可導致花(hua)粉過敏癥。
防治方法:手工拔除并徹底根除其根狀莖;采用草甘膦等除草劑進行噴施(shi)防除。
地理分布:原(yuan)產(chan)中、南(nan)美洲,現(xian)廣泛分(fen)布于全(quan)世(shi)界溫帶至熱(re)帶地區。
入侵歷史:1864年在臺灣省臺北淡水采到標本,現已廣布于北京、山東、陜西(xi)、上海、浙江、江西(xi)、福建、臺灣、廣東、海南、香港(gang)、廣西、湖南、湖北(bei)、重(zhong)慶、貴(gui)州、云南等地(di)。通常生長在(zai)路邊、河岸等處的荒地以及農田中。
入侵危害:在長江流域經常是雜草群落的優勢種或建群種,種群(qun)數量大,對生長環境(jing)要求不嚴,極(ji)易擴(kuo)散,常常侵入并威脅種植在(zai)長江大(da)堤上的草(cao)坪(ping)。含有毒的揮發油(you),對其(qi)他植物產(chan)生化感作用。也是(shi)花粉過敏源,對人體健(jian)康(kang)有害。
防治方法:苗期及時(shi)人工(gong)鋤(chu)草(cao),花期前噴(pen)施(shi)百草(cao)枯等(deng)除草(cao)劑(ji)。
地理分布:原產熱帶美洲,目前中國、日本、印度、中南半島、馬來(lai)西(xi)亞、菲律賓(bin)等地皆有(you)分布。
入侵歷史:19世紀30年代在澳門發現,1857年在香港采到。現已(yi)成(cheng)為我國(guo)熱(re)帶、亞熱(re)帶和暖溫帶地區的常(chang)見雜草,廣(guang)布于陜西、河(he)北、北京、山東、河(he)南(nan)、安徽、江(jiang)蘇、浙江(jiang)、江(jiang)西、湖南(nan)、湖北、四川(chuan)、重慶、云南(nan)、貴(gui)州、廣西、廣東、海南(nan)、香港、福建、臺灣等地。
入侵危害:入侵曠地、園圃、農耕地等,常大量孳生危害旱作農田(tian)、蔬菜地(di)及果園,嚴重(zhong)消耗土壤肥力,成熟植株有(you)刺因而清除比較(jiao)困難,并傷害(hai)人畜。
防治方法:苗期及時人工(gong)鋤(chu)草,花期前噴施除草劑百草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