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名稱 | 別名/俗名 | 學名 | 發布時間 | 發布批次 |
1 | 毒麥 | / | Lolium temulentum L. | 2003年 | 第一批 |
2 | 互花米草 | / | 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 | 2003年 | 第一批 |
3 | 假高梁 | 石茅、阿拉伯高梁 | Sorghum halepense (L.) Pers. | 2003年 | 第一批 |
4 | 蒺藜草 | 野巴夫草 | Cenchrus echinatus L. | 2010年 | 第二批 |
5 | 長刺蒺藜草 | 草蒺藜 | Cenchrus pauciflorus Benth. | 2014年 | 第三批 |
6 | 野燕麥 | 燕麥草,烏麥,香麥,鈴鐺麥 | Avena fatua L. | 2016年 | 第四批 |
原產地:歐洲地中(zhong)海地區;現廣布世界各(ge)地。
中國分布現狀:除西藏和臺灣外(wai),各省(區)都曾有過(guo)報道。
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隨麥(mai)(mai)種(zhong)(zhong)傳(chuan)播(bo)。1954年(nian)在從保加利(li)亞進(jin)口(kou)的小麥(mai)(mai)中(zhong)發現。可(ke)造成(cheng)麥(mai)(mai)類作物嚴重減產(chan)。麥(mai)(mai)種(zhong)(zhong)受真菌Stromatinia temulenta Prill. & Del.侵染產(chan)生毒(du)(du)麥(mai)(mai)堿(Temuline),能(neng)麻痹中(zhong)樞神經。人食用含4%毒(du)(du)麥(mai)(mai)的面粉,就能(neng)引起中(zhong)毒(du)(du)。毒(du)(du)麥(mai)(mai)做飼料時(shi)也可(ke)導(dao)致家畜、家禽(qin)中(zhong)毒(du)(du)。
控制方法:人工拔除。
原產地:美(mei)國東南部海(hai)(hai)岸;在美(mei)國西部和歐洲海(hai)(hai)岸歸(gui)化。
中國分布現狀:上海(崇明(ming)島)、浙江、福建(jian)、廣(guang)東、香港。
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1979年引入,曾取得了一(yi)定的經濟效益。但近(jin)年來在一(yi)些地方變成了害草,表現在:(1)破壞近(jin)海生(sheng)物棲息環境,影(ying)(ying)響(xiang)灘(tan)涂養殖;(2)堵(du)塞(sai)航道,影(ying)(ying)響(xiang)船只(zhi)出港;(3)影(ying)(ying)響(xiang)海水交換(huan)能力(li),導致水質(zhi)下降,并(bing)誘(you)發赤潮;(4)威脅(xie)本土海岸生(sheng)態系統(tong),致使大片紅(hong)樹(shu)林消失。
控制方法:除草劑能清(qing)除地表(biao)以上部分,但對于灘涂中的種子和根系效果(guo)較差。
原產地:地中海(hai)地區(qu);現廣布于(yu)世界熱(re)帶和(he)亞熱(re)帶地區(qu),以及加(jia)拿大、阿根廷等(deng)高緯國家。
中國分布現狀:臺灣、廣東(dong)、廣西、海(hai)南、香港、福建、湖南、安(an)徽、江蘇、上海(hai)、遼寧(ning)、北京、河北、四川、重慶、云南。
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20世紀(ji)初曾從日本引到臺(tai)灣(wan)南部栽培,同一時期在(zai)香(xiang)港和廣東北(bei)部發現(xian)歸化(hua),種(zhong)(zhong)子(zi)常混(hun)在(zai)進口作物(wu)種(zhong)(zhong)子(zi)中(zhong)引進和擴散(san)。是高粱、玉米、小(xiao)麥、棉花、大豆、甘蔗、黃麻、洋(yang)麻、苜蓿等30多種(zhong)(zhong)作物(wu)地里的(de)雜(za)草(cao),不(bu)僅通過生態(tai)位競爭(zheng)使作物(wu)減產,還可(ke)能成為多種(zhong)(zhong)致病微生物(wu)和害蟲的(de)寄(ji)主。此外,該種(zhong)(zhong)可(ke)與(yu)同屬其他種(zhong)(zhong)雜(za)交。
控制方法:(1)對混在進口種子中的種子,可(ke)用(yong)風選等方(fang)法去(qu)除(chu);(2)配合伏(fu)耕和秋耕除(chu)草,將其根莖置于高溫、干燥環境下;(3)用(yong)暫(zan)時(shi)積(ji)水的方(fang)法,抑制其生(sheng)長(chang);(4)用(yong)草甘(gan)膦或四(si)氟(fu)丙酸等除(chu)草劑防治。
地理分布:原(yuan)產美洲的熱帶(dai)和(he)亞熱帶(dai)地區。
入侵歷史:1934年在臺灣蘭嶼采到標本,現分布于福建、臺灣、廣東、香港、廣西和云(yun)南(nan)南(nan)部等地。
入侵危害:常生于低海拔的耕地、荒地、牧場、路旁、草地、沙(sha)丘(qiu)、河岸和(he)(he)海濱(bin)沙(sha)地;刺苞倒(dao)刺可附著在衣服(fu)、動物皮(pi)毛和(he)(he)貨物上傳播;為花(hua)生、甘薯(shu)等多種作(zuo)物田地和果園中的一種危(wei)害嚴(yan)重的雜草,入(ru)侵后(hou)能很快擴充占領空地,降低生物多(duo)樣性;還可(ke)成為熱(re)帶牧場(chang)中(zhong)的(de)有害雜草,其(qi)刺苞可刺傷(shang)人(ren)和動物(wu)的(de)皮膚,混在(zai)飼料或牧草里(li)能刺傷動物的眼睛、口和舌頭。
防治方法:在花期前噴施克無蹤、草甘膦等除草劑。對于草場、草坪應及(ji)時刈割以防止(zhi)其開花結實導致(zhi)自(zi)然(ran)傳播擴散(san)。
地理分布:原產美洲(zhou),現(xian)廣布東(dong)半球(qiu)。
入侵歷史:20世紀70年代分別在遼寧和北京發現,該種刺苞可掛棉花、衣物、皮毛及交通工具上進行傳播。現分布于北京、山東、河北、遼寧、吉林、內蒙古。
入侵危害:農田惡性雜草,危害玉米、旱稻、番薯、花生、大豆等旱地作物,入(ru)侵(qin)草(cao)原牧場,刺(ci)苞常扎傷人(ren)畜。
控制方法:主要采用人工機械鏟除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方法進行防控。加強植(zhi)物檢疫,防止其種子傳入,重點調(diao)查鐵路、車(che)站、公路沿(yan)線、農田、草場、果園、林地等場所,一經發現(xian)隨(sui)即鏟(chan)除(chu),防止擴散蔓延。結合中耕(geng),及時鏟(chan)除(chu)幼苗期少花蒺(ji)藜草(cao),在4葉期以(yi)前,在根系(xi)下扎和莖(jing)分(fen)枝產生之前,進(jin)行機械鏟除或人(ren)工除草(cao)(cao)。大面積發生時(shi)可采用化(hua)學除草(cao)(cao)劑,如西瑪津可濕性(xing)粉劑、氟樂靈乳油(you)、拉索乳油(you)等(deng)化學防除。在葉面積均勻噴(pen)霧,防除效果較好。
地理分布:原產歐洲南部及地中海沿岸,現歐、亞、非三洲的溫寒地帶均有分布,北美也有輸入。
中國分布:該種是世界性的惡性農田雜草,可隨其它種子或鳥類啄食后異地擴散,19世紀(ji)中葉曾(ceng)先(xian)后(hou)在香港和(he)福(fu)州采到標本。現主要分布(bu)于北(bei)京、天津(jin)、河北(bei)、山西、內蒙(meng)古(gu)、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su)、浙江、安徽、福建、江西(xi)、山東、河南、湖北、湖南(nan)(nan)、廣(guang)東、廣(guang)西、海南(nan)(nan)、重慶、四川、貴州(zhou)、云南(nan)(nan)、西藏(zang)、陜西、青(qing)海、寧夏、新疆(jiang)、臺(tai)灣、香港、澳門。
入侵危害:該種海拔4300m以下均可分布,常見于荒野或田間,根系發達,分蘗能(neng)力(li)強(qiang),為農田(tian)惡性雜(za)草,可與農作物(wu)爭水、爭光、爭肥,降低作物(wu)產量;同時種子易混雜于作物中,降低作物品質。野燕麥(mai)能(neng)傳播(bo)小(xiao)麥(mai)條銹病(bing)(bing)、葉(xie)銹病(bing)(bing),同時(shi)是小(xiao)麥(mai)黃矮病(bing)等毒病(bing)和(he)多種害(hai)蟲(chong)的中間(jian)寄主和(he)越冬越夏的棲(qi)息(xi)場所。
控制方法:開展化學防除,單獨使用野麥畏乳劑或驃馬濃乳劑對野燕麥具有良好防除效果,對(dui)小(xiao)麥及(ji)下(xia)茬作物比(bi)較安全,施一次藥即(ji)可控(kong)制當季野(ye)燕麥危害。加強植物檢疫,尤其是種子(zi)檢疫工作,防止播種含有野燕麥(mai)的種子(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