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lei)
登錄 |    
杜浦江閣
0 票數:0 #古建筑#
杜甫江閣主樓的文化工程主要圍繞杜甫與長沙、杜甫在湘所創作的詩歌以及杜甫對湖湘文化產生的影響而設計,同時注重整體環境布置,以期營造出較佳歷史文化氛圍,適應不同社會層面的觀眾,達到融知識性、休閑性于一體的效果。在長沙,杜甫江閣與天心閣、岳麓山道林二寺和岳麓書院形成一條文脈帶。位于正中間的杜甫紀念館,高約20米,為4層建筑,采用中國傳統仿唐古建筑形式。杜甫江閣總平面布局按南北帶狀規劃,形成一排紀念性建筑群。南北連廊為詩碑廊,柱兩側立石碑刻杜甫詩歌。
  • 所在地址: 湖南省長沙市(shi)天(tian)心區湘江中路二(er)段108號(hao)
附近有 100 個景點: 長沙融城歡動世界游樂園(0km)    鵝形山(0km)    中共湘鄂贛省第一次代表大會舊址(0km)    培榮書屋(0km)    止間書店(0km)    長沙方特東方神畫(0km)    炭河古城(0km)    灰湯溫泉旅游度假區(0km)    谷山森林公園(0km)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2km)    長沙王陵公園(3km)    長沙西湖公園(3km)    長沙漁人碼頭(3km)    漢代長沙王陵墓群(3km)    火宮殿廟會(4km)    火宮殿(4km)    開福寺(湖南省長沙市)(4km)    橘洲沙灘樂園(5km)    長沙市基督教城北堂(5km)    長沙音樂廳(5km)    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5km)    長沙濱江文化園(5km)    中山亭(5km)    長沙市圖書館(5km)    長沙華夏歷史文明傳承主題園(5km)    泊富國際廣場(5km)    長沙萬達廣場(5km)    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舊址(5km)    禹王碑(5km)    麓山寺(5km)    云麓宮(湖南省長沙市)(5km)    東岳宮(湖南省長沙市)(5km)    新民學會舊址(5km)    長沙市博物館(5km)    長沙德思勤城市廣場(6km)    長沙國際金融中心(6km)    坡子街(6km)    望麓園(6km)    八路軍駐湘辦事處(6km)    船山學社(6km)    杜甫江閣(6km)    長沙解放西路酒吧街(6km)    梅溪湖公園(6km)    長沙芙蓉廣場(6km)    長沙太平街美食街(6km)    長沙坡子街(6km)    橘子洲風景區(6km)    長沙湘江水利風景區(6km)    長沙國金街(6km)    金滿地地下商業步行街(6km)    長沙王府井百貨(6km)    友誼春天百貨(6km)    黃興南路步行街(6km)    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6km)    岳麓書院(6km)    黃興故居、墓(6km)    湖南大學早期建筑群(6km)    愛晚亭(6km)    湖南省開元博物館(6km)    湖南·中國書院博物館(6km)    賈誼故居(6km)    湖南省博物館(6km)    岳麓山·橘子洲旅游區(6km)    湖南大學(6km)    南屏觀音廟(7km)    湖南省美術館(7km)    天池百花谷(7km)    長沙烈士公園(7km)    白沙古井(7km)    長沙集夢園度假村(7km)    長沙天心閣(7km)    長沙簡牘博物館(7km)    湖南師范大學(7km)    中南大學(7km)    桃花嶺公園(8km)    湖南大劇院(8km)    田漢大劇院(8km)    長沙月亮島(8km)    長沙賀龍體育中心(8km)    曉園公園(8km)    長沙賀龍體育場(8km)    長沙摩天輪(8km)    阿波羅商業廣場(8km)    湖南省譚國斌當代藝術博物館(8km)    湖南湘繡博物館(8km)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8km)    步步高梅溪新天地(9km)    長沙火車站(9km)    長沙百果園(9km)    神州鳥園(9km)    湖南普瑞溫泉酒店(9km)    長沙園林生態園(9km)    玉泉寺(湖南省長沙市)(9km)    湖南黨史陳列館(10km)    山鷹潭度假山莊(10km)    長沙月湖公園(10km)    長沙火車頭公園(10km)    馬王堆漢墓(10km)    洗心禪寺(10km)    湖南雷鋒紀念館(10km)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給生活一把琴"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百科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杜浦江閣的所屬企業/主題/所有人主體無關,詞條主體可以提供資料認證申請管理本詞條權限免費更新資料,也可以因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快速在線向網站提出反饋修改! 反饋
詳細介紹 PROFILE +

基本介紹

據史記載,唐大歷三年秋,杜甫友韋之晉調潭州剌史,投之待至而韋卒,甫以貧病之身客居長沙。初,甫寄舟中,泊南湖港。近(jin)港之驛樓,迎別(bie)(bie)友人之所也。甫兩別(bie)(bie)劉(liu)判官,詩云“杜(du)陵(ling)老翁秋(qiu)系船,扶病相識(shi)長(chang)沙(sha)驛”、“他日(ri)臨(lin)江待(dai),長(chang)沙(sha)舊驛樓”。后(hou)移(yi)居湘邊佃樓,或在(zai)長(chang)沙(sha)小(xiao)西(xi)門一帶,自稱“江閣(ge)”。有(you)(you)《江(jiang)閣對雨有(you)(you)懷(huai)》詩云(yun)“層閣憑(ping)雷殷(yin),長空面水文”、《江(jiang)閣臥病走筆》詩云(yun)“客(ke)人庖廚(chu)薄,江(jiang)樓枕席清”。

杜于江閣中,曾晤蘇渙,有《呈蘇渙待御》詩云“茅齋定王城郭門,藥物楚老漁商市”;又晤李龜年,有詩云:“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江閣遺跡早不存矣,而今得于原址重建之(zhi)。詩圣(sheng)杜甫,晚年(nian)兩(liang)度駐足長沙,曾寄居江閣,在長沙留下詩作五十余首(shou)。為紀(ji)念這位被歷代人(ren)(ren)民愛戴的偉大現(xian)實(shi)主義詩人(ren)(ren)和世界文化(hua)名人(ren)(ren),長沙(sha)市(shi)人(ren)(ren)民政府,在湘(xiang)江風(feng)光帶(dai)興建(jian)杜甫江閣。

鑒于杜(du)(du)甫(fu)江閣(ge)是杜(du)(du)甫(fu)在湖(hu)南的(de)很長(chang)一段時間(jian)的(de)住所,作為(wei)湖(hu)湘(xiang)文(wen)化(hua)和杜(du)(du)甫(fu)相(xiang)全方位接觸的(de)一個契合點,和杜(du)(du)甫(fu)的(de)不(bu)解之緣,我們決(jue)定(ding)選取(qu)杜(du)(du)甫(fu)江閣(ge)作為(wei)載體,追本溯源,發散輻射,進行相(xiang)應(ying)的(de)調查,從而在憑懷偉大(da)詩(shi)圣的(de)同時,追尋杜(du)(du)甫(fu)與湖(hu)湘(xiang)文(wen)化(hua)的(de)相(xiang)互影響(或(huo)者稱之為(wei)作用力)。

杜甫江閣為緬懷杜甫而建,選址在長沙西湖路與湘江大道相交的湘江風光帶上,與天心閣、岳麓山道林二寺和岳麓書院形成一條文脈帶。清康熙年間,長沙就有文人名士提出為(wei)杜甫修建(jian)江閣、詩碑,立(li)塑(su)像(xiang),以紀(ji)念(nian)詩人。此后,這(zhe)(zhe)種呼聲一直沒(mei)有停(ting)過。2002年,長(chang)沙市政府(fu)終于(yu)擔(dan)起了這(zhe)(zhe)一重任。

建筑特色

杜甫紀念館,東朝湘江大道,入口前為廣場級踏步;西面面向湘江、主體建筑距湘江堤邊5米,一層露臺飄于湘江上5米。杜(du)甫江閣的(de)南北連廊(lang)(lang)為詩(shi)碑(bei)(bei)廊(lang)(lang),柱兩(liang)側立石(shi)碑(bei)(bei)刻(ke)杜(du)甫詩(shi)歌(ge)供(gong)人學習(xi),詩(shi)碑(bei)(bei)廊(lang)(lang)有扇形廊(lang)(lang)、曲廊(lang)(lang),石(shi)碑(bei)(bei)點綴設(she)置。杜甫江(jiang)閣北向(xiang)規劃(hua)布置(zhi)六角形碑亭,重檐(yan)屋頂,亭中立碑,記述長沙市政府(fu)修建杜甫江(jiang)閣的緣起和(he)經(jing)過。杜(du)甫江閣南向靠湘江大道人行通道路邊(bian)建方(fang)亭(ting),與(yu)詩碑廊相連,是(shi)杜(du)甫江閣的次入口,方(fang)亭(ting)為(wei)單層屋面四(si)坡頂。

江閣為(wei)四(si)層(ceng)建筑(zhu),室外地(di)面(江堤地(di)面)至(zhi)檐口(kou)底高(gao)15.9米(mi),至(zhi)屋面脊(ji)頂(ding)高(gao)約19.5米(mi)。該建筑(zhu)二層(ceng)平面為(wei)杜甫紀(ji)念館,館正中(zhong)(zhong)立杜甫塑(su)像,外墻(qiang)2.1米(mi)高(gao)開(kai)高(gao)窗,實墻(qiang)上用(yong)繪畫介紹詩(shi)(shi)人生(sheng)平,三層(ceng)及四(si)層(ceng)為(wei)詩(shi)(shi)畫會所,集名人雅士會詩(shi)(shi)作(zuo)畫,一層(ceng)為(wei)詩(shi)(shi)詞書畫紀(ji)念品商店。建筑(zhu)立面為(wei)中(zhong)(zhong)國傳統仿唐古建筑(zhu)形式,朱紅色(se)柱,仿古格(ge)柵窗,白(bai)色(se)墻(qiang)。

柱(zhu)廊臺階欄桿為云紋石(shi)柱(zhu)、石(shi)面(mian)(mian)板欄桿。屋(wu)面(mian)(mian)歇山(shan)頂,遠挑檐(yan)口,青黑(hei)色筒瓦曲線(xian)屋(wu)面(mian)(mian),曲線(xian)舒展,體現唐代(dai)建筑古樸、雄偉(wei)、厚重的基本特征。面(mian)(mian)向湘江大(da)道及湘江的東、西(xi)兩立面(mian)(mian)均為主(zhu)立面(mian)(mian),于屋(wu)頂檐(yan)口下立橫扁,上書“杜(du)甫(fu)江閣”四個大(da)字。

杜甫江(jiang)閣書(shu)法(fa)碑(bei)廊工(gong)(gong)程(cheng)位于(yu)長沙市西湖橋口湘(xiang)(xiang)江(jiang)風光帶(dai),投資100余萬(wan)元,將于(yu)2014年2月竣工(gong)(gong),從杜甫在湘(xiang)(xiang)時(shi)的作品中精選出來的59首詩(shi)到時(shi)將展(zhan)人們(men)面前。書(shu)法(fa)碑(bei)廊是(shi)杜甫江(jiang)閣的一部(bu)分,由全國著名(ming)書(shu)法(fa)家沈(shen)鵬、李鐸(duo)、顏(yan)家龍、李立(li)、何滿宗等書(shu)寫(xie)。杜甫晚年在湘(xiang)(xiang)時(shi)的作品約100余首,因其(qi)在世59年,為表紀念而只選出59首。

杜(du)甫江閣主(zhu)(zhu)樓的(de)文(wen)(wen)化工程(cheng)主(zhu)(zhu)要圍繞(rao)杜(du)甫與長沙、杜(du)甫在湘(xiang)所(suo)創作的(de)詩歌以及杜(du)甫對湖湘(xiang)文(wen)(wen)化產(chan)生的(de)影響而(er)設計,同時注重整(zheng)體環境布置,以期營造出最佳(jia)歷史文(wen)(wen)化氛圍,適應不同社會層面的(de)觀眾(zhong),達到(dao)融(rong)知識性(xing)、休閑性(xing)于一體的(de)效果。

二樓設(she)計布(bu)置為(wei)紀念大(da)廳。大(da)廳正面為(wei)大(da)型木制淺浮雕《杜(du)工部瀟湘行(xing)蹤圖》,展示(shi)了(le)杜(du)甫在湖南生活時的(de)(de)行(xing)蹤,與大(da)廳中央杜(du)甫雕像交相輝映。大(da)廳兩(liang)側布(bu)置有張(zhang)大(da)千、林散之(zhi)等著(zhu)名書畫(hua)家的(de)(de)杜(du)詩(shi)及詩(shi)意畫(hua),加之(zhi)對聯、詩(shi)畫(hua)大(da)花(hua)(hua)瓶、仿古紅木大(da)座屏、花(hua)(hua)架、幾案(an)和名貴盆花(hua)(hua)、盆景(jing)等,使整個大(da)廳洋(yang)溢著(zhu)濃(nong)郁(yu)的(de)(de)文化氣息。

三樓(lou)專題展示(shi)杜(du)甫生平。其(qi)中以詩(shi)畫形式,著重展示(shi)杜(du)甫在湘三年的(de)(de)詩(shi)作,表現其(qi)老(lao)病(bing)孤舟的(de)(de)生活困境以及憂國憂民的(de)(de)偉大情懷。

展(zhan)覽分六個部分:家世、游歷、言(yan)志、詩史、湘(xiang)魂(hun)、光彩(cai)。擬展(zhan)出(chu)圖片資料、詩畫作品、杜(du)詩版本、實物資料共百余件。

此外,展廳整(zheng)體風(feng)格與(yu)江閣建筑風(feng)格相似,展墻采用(yong)(yong)萬字格門窗(chuang)式造(zao)(zao)型,此種建筑造(zao)(zao)型語言能有效地(di)把觀眾帶入歷史的(de)時空隧道,加之層版設計(ji)采用(yong)(yong)古代(dai)線裝(zhuang)版本書頁的(de)形式,兩者結合使(shi)古代(dai)文(wen)化的(de)韻味更濃(nong)。既能使(shi)參觀者在濃(nong)郁(yu)的(de)唐文(wen)化中緬懷詩(shi)圣,又使(shi)整(zheng)個展廳簡潔明快(kuai),疏(shu)密有致,輕(qing)松舒適。

四(si)(si)樓設計布景為(wei)以(yi)(yi)文會友和(he)精(jing)品展示場(chang)所,暫名(ming)為(wei)“集雅軒(xuan)”。擬分為(wei)模型(xing)展示、以(yi)(yi)文會友和(he)觀眾休息三個小(xiao)區(qu)域,大(da)廳中(zhong)央擺放江閣(ge)模型(xing)一(yi)座,兩側布置清代(dai)紅木家具、文房四(si)(si)寶、古玩字畫、湘繡奇石精(jing)品等(deng)。

四壁有長沙(sha)人(ren)(ren)文薈萃人(ren)(ren)物故(gu)事組(zu)畫(hua),講述(shu)屈原、賈誼等歷史(shi)文化名人(ren)(ren)故(gu)事,以反映長沙(sha)深厚的歷史(shi)文化底蘊。

“詩(shi)(shi)(shi)圣”杜(du)甫(fu)晚年在(zai)湖南(nan)漂泊了兩(liang)年多(duo),曾在(zai)長(chang)沙湘(xiang)江邊(bian)“江閣”寄(ji)居,并是(shi)詩(shi)(shi)(shi)人度(du)過的(de)人生最后一段歲(sui)月。兩(liang)年里(li),杜(du)甫(fu)留(liu)(liu)下百余首詩(shi)(shi)(shi)篇,其(qi)中在(zai)長(chang)沙所(suo)作的(de)就(jiu)有(you)50多(duo)首,包括著名(ming)的(de)《江南(nan)逢李(li)龜年》:“岐王(wang)宅里(li)尋常見,崔九(jiu)堂前幾度(du)聞。正是(shi)江南(nan)好風景(jing),落花時節又(you)逢君。”還有(you)點出“長(chang)沙”之名(ming)的(de)《發潭(tan)州》:“夜醉長(chang)沙酒(jiu),曉行湘(xiang)水春。岸花飛送客,檣(qiang)燕語(yu)留(liu)(liu)人……”這些史詩(shi)(shi)(shi)為湖湘(xiang)文(wen)化添光增彩(cai)。

參觀信息

交通信息

公共交通

1、西湖(hu)橋站:1路; 123路; 406路; 旅3路可達,沿湘江風光帶往(wang)南步行100m即到

2、碧湘(xiang)街(jie)站:1路(lu); 8路(lu); 108路(lu); 122路(lu)空(kong)調; 130路(lu); 134路(lu); 140路(lu); 804路(lu)內環(huan)空(kong)調; 804區(qu); 901路(lu); 901區(qu)間線(xian); 906路(lu); 908東; 908路(lu)西線(xian)空(kong)調可達

相關內容推薦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xin)評(ping)論(lun)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ben)站為注(zhu)冊(ce)用戶(hu)提供信息(xi)(xi)存儲(chu)空間服務(wu),非“MAIGOO編(bian)輯上(shang)傳提供”的文章/文字(zi)均是注(zhu)冊(ce)用戶(hu)自主發(fa)布上(shang)傳,不代表(biao)本(ben)(ben)站觀(guan)點,更不表(biao)示(shi)本(ben)(ben)站支持購買和(he)交(jiao)易,本(ben)(ben)站對網頁中內容的合法(fa)性、準確性、真實性、適用性、安全性等(deng)概不負責。版權歸(gui)原作者所(suo)有,如有侵權、虛假信息(xi)(xi)、錯誤(wu)信息(xi)(xi)或(huo)任何問題,請(qing)及時聯系我們(men),我們(men)將在第一(yi)時間刪除或(huo)更正(zheng)。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交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1642928個品牌入駐 更新517447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71215個加盟需求 已有1299559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