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中國(guo)著名(ming)男音樂家有哪些?中國(guo)最有名(ming)的(de)男音樂家,有聶耳(er)、洗星海、黎錦暉、賀綠(lv)汀、阿炳、王洛賓、馬(ma)可……其(qi)中,聶(nie)耳,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原(yuan)名聶(nie)守信,字子義(yi),中國音(yin)樂(le)家(jia)(jia),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yi)勇(yong)軍進行曲(qu)》的作曲(qu)者。本文(wen)為(wei)大家(jia)(jia)盤點中國十大男音(yin)樂(le)家(jia)(jia),希(xi)望對大家(jia)(jia)有所(suo)幫助。
中(zhong)國十大男音樂(le)(le)家排行榜,主要通過檢索相(xiang)關(guan)網絡平(ping)臺查找出相(xiang)關(guan)中(zhong)國男音樂(le)(le)家,并綜合(he)考(kao)量他們取得的成就、榮譽頭銜、知名度、影響力(li)等得出。名單僅供參考(kao)。如(ru)有(you)疑問,歡迎在末尾評論/批評指正。 為我喜歡的投票>>
聶耳(1912年2月14日-1935年7月17日),原名聶守信,字子義(亦作紫藝),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中國音樂家、作曲家,畢業于云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聶耳創作了數十首革命歌曲,聶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作曲者,他的一系列作品影響中國音樂幾十年,他的音樂創作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嚴肅的思想性、高昂的民族精神和卓越的藝術創造性,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音樂的發展指出了方向,樹立了中國音樂創作的榜樣。
【 詳細>>】
冼星海(1905年6月13日-1945年10月30日),曾用名黃訓、孔宇,祖籍廣東番禺,出生于澳門,中國近代著名作曲家、鋼琴家,有“人民音樂家”之稱。他曾于巴黎師從提琴家帕尼·奧別多菲爾和作曲家保羅·杜卡斯,回國后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代表作品有《在太行山上》、《到敵人后方去》、《黃河大合唱》、《生產運動大合唱》等。1945年10月30日,冼星海因病在莫斯科去世,年僅40歲。
【 詳細>>】
黎錦暉(1891-1967)是中國流行音樂的奠基人。 黎錦暉生于湖南湘潭,“黎氏八駿”之一。自幼學習古琴和彈撥樂器。家鄉民間音樂和當地流行的湘劇、花鼓戲、漢劇等戲劇音樂對他影響至深。1927年,他創辦了“中華歌舞學校”,后又組建“中華歌舞團”。1929年組織“明月歌舞團”,并到全國各地巡回演出。1931年,“明月歌舞團”并入聯華影業公司。1949年后,他在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擔任作曲,1967年逝世于上海。
【 詳細>>】
賀綠汀(1903-1999) ,男,原名賀楷、賀安卿,當代著名音樂家、教育家,湖南邵東仙槎橋人。1931年考入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早年參加湖南農民運動和廣州起義。先后任武昌藝術專科學校教員,明星影片公司音樂科科長、陜甘寧晉綏聯防軍政治部宣傳隊音樂教員、延安中央管弦樂團團長、華北文工團團長半個世紀以來,賀綠汀共創作了三部大合唱、二十四首合唱、近百首歌曲、六首鋼琴曲、六首管弦樂曲、十多部電影音樂以及一些秧歌劇音樂和器樂獨奏曲,并著有《賀綠汀音樂論文選集》。
【 詳細>>】
阿炳,原名華彥鈞,1893年8月17日出生于無錫市,民間音樂家,正一派道士,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1950年12月4日逝世。他刻苦鉆研道教音樂,精益求精,并廣泛吸取民間音樂的曲調,一生共創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間樂曲。阿炳現留存有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六首。
【 詳細>>】
王洛賓(1913年12月28日-1996年3月14日),名榮庭,字洛賓,曾用名艾依尼丁,漢族人,出生北京,中國民族音樂家,畢業于國立北平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音樂系。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王洛賓在蘭州改編了新疆民歌《達坂城的姑娘》,之后便與西部民歌結下了不解之緣,并將一生都獻給了西部民歌的創作和傳播事業,有“西北民歌之父”、“西部歌王”之稱。王洛賓主要作品有《在那遙遠的地方》、《阿拉木漢》等,曾榮獲“東西方文化交流特別貢獻獎”等。
【 詳細>>】
江蘇徐州人。馬可早年就讀于河南大學化學系,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投筆從戎,參加河南抗敵后援會演劇三隊,后擔任國軍軍委政治部抗敵演劇十隊指揮和音樂創作。一生寫了二百多首(部)音樂作品,其中以歌曲《南泥灣》(1943年)、《我們是民主青年》、《咱們工人有力量》、《呂梁山大合唱》,秧歌劇《夫妻識字》歌劇《周子山》(與張魯、劉熾合作)、《白毛女》(與瞿維、張魯、向隅等合作)、《小二黑結婚》,管弦樂《陜北組曲》等流傳最為廣泛。
【 詳細>>】
雷振邦(1916-1997),北京人。滿族。新中國最著名的電影音樂作曲家,從1955年到1980年,他譜寫的電影歌曲多達一百余首,包括《劉三姐》、《五朵金花》、《冰山上的來客》、《蘆笙戀歌》、《達吉和她的父親》和《金玉姬》、《董存瑞》、《馬蘭花開》、《花好月圓》、《吉鴻昌》、《小字輩》、《赤橙黃綠青藍紫》等40余部影片經典音樂作品。自幼喜愛京戲和民間小調,會拉二胡。曾在日本高等音樂學校作曲科學習,回國后當過中學教員。歷任北京電影制片廠、長春電影制片廠作曲,中國音協第三屆理事,中國影協第四屆理事。中國民主同盟盟員。是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有《雷振邦創作歌曲選》。
【 詳細>>】
谷建芬,當代著名女作曲家,1935年出生于日本大阪,祖籍山東省威海市,畢業于沈陽音樂學院,現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榮譽委員。1952年進入東北音專(現沈陽音樂學院)主修作曲,師從霍存慧、寄明等;畢業后,分配到中央歌舞團(現中國歌舞團),主要從事舞蹈音樂創作。谷建芬的代表作品有 《滾滾長江東逝水》、《海灘的石子》、《歌聲與微笑》、《媽媽的吻》、《綠葉對根的情意》、《思念》、《燭光里的媽媽》《歷史的天空》、《今天是你的生日》等。
【 詳細>>】
劉天華(1895-1932),江蘇省江陰市澄江鎮西橫街人,中國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樂教育家。清末秀才劉寶珊之子,與詩人劉半農、音樂家劉北茂是兄弟。自幼受到家鄉豐富的民間音樂熏陶。辛亥革命爆發后,回到江陰參加“江陰反滿青年團”,執掌軍號。曾任教于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1932年因猩紅熱病逝于北京,年僅37歲。代表作有《光明行》、《良宵》、《空山鳥語》、《歌舞引》、《飛花點翠》等。
【 詳細>>】
伯牙,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人。雖為楚人,卻任職晉國上大夫,且精通琴藝。伯牙撫琴遇知音就是他在探親回國途中發生的故事。這個故事最早是從民間口頭流傳下來的,歷史上并無確切記載。在古籍中,最早見于戰國鄭人列御寇著《列子》一書中有關于伯牙撫琴的故事。經考證,伯牙本姓伯,說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在小說中的杜撰,史志載鐘子期為漢陽集賢村人氏,鄉民以子期為榮。
【 詳細>>】
鄭律成(1914.8.13 - 1976.12.7),原名鄭富恩,出生于朝鮮(現韓國)全羅南道光州。鄭律成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繼聶耳、冼星海之后又一位杰出的優秀作曲家、中國無產階級革命音樂事業的開拓者,他被譽為“軍歌之父”。2009年,鄭律成被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
【 詳細>>】
張千一,男,朝鮮族,1959年9月生于中國沈陽,1976年畢業于沈陽音樂學院管弦系。1977年開始從事作曲工作,1984年畢業于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2015年6月18日,任中國音樂家協會第八屆副主席。自八十年代初以交響音畫《北方森林》登上中國樂壇以來,創作了大量的交響樂、室內樂、聲樂、歌劇、舞劇、舞蹈、電影、電視劇等各類不同體裁、題材的作品。
【 詳細>>】
陳鋼,是中國當代著名的作曲家之一。早年,他即師從于父親陳歌辛和匈牙利鋼琴家瓦拉學習作曲和鋼琴。1955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后,他又師從于丁善德院長和蘇聯音樂專家阿爾扎馬諾夫學習作曲與理論。早在求學期間,他即以其與何占豪合作之小提琴協奏曲《梁祝》蜚聲中外樂壇。這首流傳最廣的中國交響樂作品曾先后榮獲五次金唱片與白金唱片獎。
【 詳細>>】
朱載堉(1536年—1611年),字伯勤,號句曲山人、九峰山人,青年時自號“狂生”、“山陽酒狂仙客”,又稱“端靖世子”,河南省懷慶府河內縣(今河南沁陽)人,明代著名的律學家(有“律圣”之稱)、歷學家、音樂家。一生共完成《樂律全書》、《律呂正論》、《律呂質疑辨惑》、《嘉量算經》、《律呂精義》、《律歷融通》、《算學新說》、《瑟譜》等。載堉的成就震撼世界,中外學者尊崇他為“東方文藝復興式的圣人”。因此,朱載堉和郭沫若一起被列為“世界歷史文化名人”。
【 詳細>>】
申明:生活十大、生活排行榜等內容源于程序系統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開心娛樂,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