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ha)爾濱極樂(le)寺始(shi)建(jian)于1921年(nian),東北佛(fo)教四大叢林(lin)之(zhi)一(yi)。時(shi)由北方(fang)愛(ai)國(guo)名僧倓虛主(zhu)持,愛(ai)國(guo)將領(ling)朱子橋支持所建(jian)。倓虛法(fa)師在哈(ha)開(kai)講第一(yi)壇經為《阿彌(mi)陀(tuo)經》,故取名極樂(le)寺,占(zhan)地面積七萬余平方(fang)米。有山門(men)、天王(wang)殿、大雄寶(bao)殿、三圣殿、藏經殿、觀音殿、佛(fo)學院、阿彌(mi)陀(tuo)佛(fo)殿、羅漢(han)堂、祖(zu)堂、臥(wo)佛(fo)殿、舍(she)利殿、露天阿彌(mi)陀(tuo)佛(fo)、僧寮、法(fa)物流通處、招(zhao)待所、香(xiang)積世(shi)界(jie)、延壽功德堂、七級浮屠(tu)塔(ta)、圓寂比丘塔(ta)等建(jian)筑。
2002年8月1日(ri),靜(jing)波法師晉院,開啟每月星期日(ri)、佛(fo)教節日(ri)公(gong)開講(jiang)經(jing),宣傳《金剛(gang)經(jing)》、《六祖(zu)壇(tan)經(jing)等(deng)》等(deng),弘(hong)揚(yang)正信(xin)。舉(ju)辦佛(fo)教網絡極樂(le)法雨。
極樂寺主院的(de)(de)建(jian)筑布局與(yu)一般寺廟相同(tong),即主軸線上(shang),由南(nan)至(zhi)北排(pai)列著天(tian)王(wang)殿(dian)(dian)、大(da)雄寶殿(dian)(dian)、三(san)(san)(san)圣殿(dian)(dian)、藏(zang)經(jing)殿(dian)(dian),供奉著彌勒(le)佛(fo)、釋迦牟尼佛(fo)、西方三(san)(san)(san)圣(阿彌陀佛(fo)、觀(guan)音菩(pu)薩、大(da)勢至(zhi)菩(pu)薩)。藏(zang)經(jing)樓珍藏(zang)的(de)(de)佛(fo)經(jing)中,以《龍(long)藏(zang)》為最古,它是清雍正(zheng)年間的(de)(de)遺物。東跨院的(de)(de)主要建(jian)筑是地藏(zang)殿(dian)(dian)和七(qi)級(ji)(ji)浮(fu)屠塔(ta),而且殿(dian)(dian)塔(ta)蟬聯、內部互(hu)通。這種極為罕見(jian)的(de)(de)格(ge)局,構(gou)成(cheng)了本寺一大(da)特色。塔(ta)為省級(ji)(ji)文物保護(hu)單位,高37米,七(qi)層(ceng)八角,磚砌而成(cheng)。塔(ta)身(shen)雕(diao)刻精(jing)細,如(ru)三(san)(san)(san)層(ceng)以下拱券型佛(fo)龕(kan)內的(de)(de)30余尊羅漢浮(fu)雕(diao),又(you)如(ru)塔(ta)檐下雀替上(shang)的(de)(de)龍(long)、鳳、鶴(he)、獅(shi)等浮(fu)雕(diao),無不形神畢肖,栩(xu)栩(xu)如(ru)生。殿(dian)(dian)與(yu)塔(ta)的(de)(de)內壁(bi)上(shang),還(huan)繪(hui)有佛(fo)經(jing)故事(shi)。這些色彩鮮艷(yan)的(de)(de)壁(bi)畫,極富魅力,為本寺又(you)一特色。
冬(dong)季:8:30-16:00
夏季:8:00-16:30
公交:
乘(cheng)坐(zuo)3、6、14、33、37、53、55、66、74、92、104、105路至哈工程大學(xue)站下,步行約4分(fen)鐘(zhong)可到。
地鐵:
乘(cheng)坐地鐵(tie)一(yi)號線至(zhi)工程大學站(zhan)下(xia),步行約4分鐘可到。
1923年,極(ji)樂寺建立。
1925年,哈爾濱佛教總會在(zai)極樂(le)寺(si)內開(kai)會,推舉曾子固為會長。
1926年,極樂寺為(wei)考(kao)究(jiu)佛經(jing),在(zai)寺內設查(cha)經(jing)班一處。
1927年,極樂寺佛化中學(xue)校開學(xue),寺與外來有(you)道高(gao)僧入內(nei)修行。
1931年,“九·一(yi)八”事變后(hou),極樂(le)寺的慈(ci)云法(fa)師參(can)加(jia)朱慶瀾部,進行抗日活動。
1943年,極樂寺佛學院因故停辦。
1951年4月13日,極樂(le)寺方丈靜觀(guan)法師(shi)出席哈爾(er)濱市宗教界代表會議,當選為哈爾(er)濱市宗教界抗美援朝籌(chou)備委員(yuan)會副主任委員(yuan)。
963年6月22日,極(ji)樂寺創建者、首任方丈(zhang)倓虛圓寂于香港弘法精舍。
1966年(nian)8月(yue),極樂寺(si)被紅(hong)衛兵砸(za)毀,僅(jin)余之建筑(zhu)物被其他單位和居民占用。
1983年11月4日,修復后的(de)極樂寺(si)正式開放,逸散的(de)僧人先后陸續歸寺(si)。極樂寺(si)恢復正常(chang)宗教活動(dong)。
1985年9月7日(ri),位于極樂(le)寺(si)七(qi)級浮屠塔(ta)所轄地區東(dong)北角(jiao)的(de)尼僧(seng)念佛堂破(po)土動工。
1986年7月13日(ri),哈(ha)爾(er)濱(bin)市(shi)委、哈(ha)爾(er)濱(bin)市(shi)人民政府在極樂寺(si)現場辦公。
1989年(nian)5月12日,修(xiu)復后的極樂寺七級浮屠塔重新開放(fang)。
1990年9月(yue)1日,極樂(le)寺佛學院在中斷40余(yu)年后,重(zhong)新(xin)招生(sheng),舉行開學典(dian)禮(li)。
2010年(nian)12月,被(bei)國家宗教事務局評為首(shou)屆全國創建和諧寺觀教堂(tang)先進集體。
2015年10月30日(ri),黑龍江省(sheng)哈(ha)爾濱佛(fo)學院揭牌儀(yi)式在哈(ha)爾濱極樂寺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