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 INTRODUCTION
寺廟文化它完整地保存了我國各個朝代的歷史文物,在國家公布的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中,寺廟及相關設施約占一半,謂之“歷史文物的保險庫”,乃當之不愧。寺廟建筑與傳統宮殿建筑形式相結合,具有鮮明民族風格和民俗特色。那么,你知道通遼有哪些寺廟嗎?通遼著名的寺廟有哪些?本文盤點了通遼十大著名寺廟,包括吉祥密乘大樂林寺、通遼市庫倫三大寺、廣福寺、福緣寺、興源寺、青龍寺、吉祥天女神廟、經緣寺等。下面一起去看下詳細內容吧!
大樂林寺,全稱為吉祥密乘大樂林寺,位于內蒙古通遼市西拉木倫公園北側。大樂林寺始建于1993年,經通遼市人民政府批準,為滿足哲里木盟廣大信教群眾的愿望,以原莫力廟為模型而建(又說該寺前身為莫力廟,移地重建)。1997年9月落成,總投資約800多萬元,占地面積約13500平方米。1997年,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為喇嘛教依法活動場所。該寺有喇嘛18名,宗教職員13名。
【 詳細>>】
地址: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區永清街道
庫倫三大寺,位于通遼市庫倫旗境內。景區是興源寺、象教寺、福緣寺三座藏漢混合風格的寺廟的統稱,是清代政教合一體制下的錫勒圖庫倫扎薩克達喇嘛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蒙古族崇尚的宗教“圣地”,其中興源寺是旗政教中心,福緣寺為財政中心,象教寺為喇嘛住所。三大寺建筑具有蒙藏漢文化相結合特色,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并有深刻的民族文化內涵。
【 詳細>>】
地址: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庫倫旗
廣福寺,位于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后旗吉爾嘎朗鎮東一公里處。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年﹚,是一座清代藏傳佛教寺廟。因建廟的發起者是一位藏醫,為紀念這位藏醫始祖敖特奇佛祖的功績,最初將此廟命名為敖特奇廟。敖特奇廟初期的規模不大,后經過多年籌措,至道光十九年﹙1839年﹚方建成120間房子的大廟,定名“廣福寺”。道光皇帝御賜匾額,上書“廣光玉璧三寶”六個大字,賞賜40個度牒。從此,廣福寺日益興盛,鼎盛時喇嘛數曾達到700多名。蘇格沁的主持者分東西席熱喇嘛,下有格斯貴、翁思德以及管理廟產財物的尚斯德喇嘛、莫德額其等職僧。
【 詳細>>】
地址: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后旗吉爾嘎朗鎮達巴岱嘎查
福緣寺位于內蒙古通遼市庫倫旗庫倫鎮。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廟建成后乾隆皇帝賜名“福緣寺”。福緣寺一連四重殿宇,由山門寺、誦經殿、佛殿和老爺廟組成。錫勒圖庫倫歷史上雖然以喇嘛旗著稱,但是原來沒有喇嘛教的學塾(喇倉)。1926年始設卻伊喇倉(哲學學塾),并在山門殿前整修一處進行出題辯論的場所。最初聘請壽困寺邁達里呼圖克到庫倫做伊喇倉的主持大喇嘛。1929年從土默特聘請一位喇嘛做主持大喇嘛。后由修學于西藏哲蚌寺的畢力根繼任主持大喇嘛職務。
地址: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庫倫旗庫倫鎮中心街
內蒙古通遼市庫倫旗在清代素有“小五臺山”之稱,境內廟宇林立,興源寺是其中最大最中心的一座,不僅規模宏大,造型也美觀。興源寺位于庫倫旗中街以北,是錫勒圖庫倫主廟。始建于清代順治六年(1649年),竣工于順治七年(1650年),順治皇帝賜額"興源寺"。興源寺座落在旗府所在地的庫倫鎮東部,北靠巍巍群山,南臨穿街越柳的庫倫河,周圍翠柏蒼松環繞,鳥語花香。從建筑布局看,殿堂樓宇的設計博采漢、蒙、滿、回等民族建筑風格之長熔于一爐,鑄為一體。同時,還巧妙運用了形體組合和空間對比,于嚴整中求諧調,封閉中求疏朗,閉而不塞,莊嚴典雅。
地址: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庫倫旗庫倫旗中心街
青龍寺,原名慈云寺,位于奈曼旗青龍山境內,始建于清朝光緒年間,是清代奈曼旗二十四座廟宇之一,曾以險要的地勢,優美的自然環境,精湛的建筑藝術,精深的佛學,豐富的佛事活動及神奇的故事傳說,聞名于關東各地,引來四面八方佛教信徒,譜寫過輝煌的歷史。寺廟由老母廟和關公廟組成。關公廟前,一有眼天然的水井,井口粗約1米,泉水甘甜,彎腰就能舀上水來。每逢廟會等重大活動,泉水自然上漲,供人飲用。山里的泉水井,據說能祛病強身,消災延壽。山有奇泉,廟有真身,一年四季,香火旺盛,人們到寺廟拜佛求水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地址: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
天女神廟位于庫倫旗庫倫鎮中心河南岸,庫倫一中東側。據記載,吉祥天女神廟為錫勒圖庫倫旗三任扎薩克達-班禪達諾門汗西布扎袞如克于清順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監工督建。當時,西布扎-奉五世0-和四世班禪之命,離開西藏東渡東蒙古時,五世0-便把自己供奉的吉祥天女畫像賜給西布扎-,此后西布扎-做為其護身佛一直供奉在身邊,直到晚年,監造天女神廟,將天女神像供奉于廟中,并立下舉辦各種法會和供奉的禮規。從此,吉祥天女神便成了錫勒圖庫倫的主神,備受人們的信崇。
地址: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庫倫旗庫倫鎮
經緣寺,俗稱于胡碩廟,位于大沁他拉鎮章古臺村,距奈曼旗政府所在地10公里處,該塔原建于清乾隆年間,一九三七年東遷至胡碩廟朝克沁(大經堂)西側偏北,并如前制擴尺一倍的規模,按原造型重建。由去五臺山朝拜途經奈曼的一個喇嘛(通曉建筑)負責重建監修之責。共沿革歷史建成近300年,重建后歷史68年,現存白塔一座,為自治區級文物古跡。該塔又是以胡碩廟為代表的奈曼二十四座失存寺廟的重要的歷史見證。
地址: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奈曼旗大沁他拉鎮
瑪尼吐廟,位于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寶龍山鎮。科爾沁左翼中旗,是孝莊文皇后的故里,民族英雄嘎達梅林的出生地,瑪尼吐廟就位于寶龍山鎮鎮郊,是向蒙古族及漢族平民開放佛事活動非常頻繁的寺廟。“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拆毀,于1989年在原遺址東三華里處,重新復建仍稱“瑪尼吐廟”的喇嘛廟,原廟遺址在瑪尼吐村北界。現今該廟占地面積1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3000多平方米。
地址: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左中旗寶龍山鎮后瑪尼吐嘎查
天增寺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開魯縣大榆樹鎮中心,建于1918年。寺院后面的一棵老榆樹相傳已有三四百年樹齡,人稱“大榆樹廟”。鑒于大古榆樹的原因,公元1920年,在古榆旁建一座廟宇“天增寺”,古剎雄風,飛檐凌空,香客絡繹不絕,煙霧繚繞不散,古榆更加神奇了。人們又在古榆旁修一古井,當地人說:觀賞古榆飲古井圣水人生吉順,修行道德。繼古榆之后園內又生一子榆,也有百年以上年輪,曾遭一次火燒,周身黑煳,燒傷嚴重,可來年逢春頑強地又吐新綠。
地址: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開魯縣大榆樹鎮
申明:生活十大、生活排行榜等內容源于程序系統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開心娛樂,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