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元代十大著名玉器 著名的元代玉器介紹 瀆山大玉海位居榜首

本文章由 MAIGOO編輯 上傳提供 ★★★ 發布 反饋 0
導語 / INTRODUCTION
元代玉器是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結合的產物,在蒙古族的鐵騎人主中原后逐漸形成,在中國玉文化發展的歷史中,獨具特色。本篇文章MAIgoo小編為你整理了元代十大著名玉器,分別是瀆山大玉海、元鏤雕雙螭紋玉帽頂、元鏤雕子母獅形玉帽頂、白玉聯珠紋云龍帶環、白玉雕人物爐頂、花鳥紋玉帶環、三獅戲球紋玉帶環、鶻攫鵝紋玉帶環、云龍紋玉尾、雁紋玉飾、龍穿花紋玉帽頂。
元(yuan)代(dai)十大著名玉器
  • TOP榜
  • 關注榜
  • 投票榜

元(yuan)(yuan)代十大著名玉(yu)(yu)器研究(jiu),主要(yao)是maigoo小編根據中國各大博(bo)物(wu)館、博(bo)物(wu)院(yuan)收(shou)藏(zang)的著名元(yuan)(yuan)代玉(yu)(yu)器,包括國寶級玉(yu)(yu)器,禁(jin)止外借(jie)玉(yu)(yu)器文物(wu)等綜合(he)整理而(er)來,并結合(he)相關網絡文章(zhang)按綜合(he)進行推薦排序,榜單排名僅供參考,如(ru)有疑問歡迎在文章(zhang)末尾指教/評論。

元代十大著(zhu)名玉器
瀆山大玉海是元世祖忽必烈在至元二年(1265年)下令制作的,由大都皇家玉作完成。其制作意圖是為了反映元代國勢的強盛。它是中國現存的最早的特大型玉雕,其雕琢裝飾繼承和發展了宋金以來的起凸手法,隨形施藝;俏色處,也頗具匠心。MaiGoo小編了解到瀆山大玉海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作品,它代表了元代玉作工藝的最高水平,也預示了明清時代又一個玉作高峰的到來。【 詳細>>】
元鏤雕雙螭紋玉帽頂長3.8厘米,寬2厘米,高2.9厘米,玉色青白潤澤,夾有少許黃斑,造型為兩蟠螭相對匍匐行進,身體呈s形彎曲狀,背部正中琢一條長陰線,在陰線兩側又分別刻出等距離的、每兩條為一組的短陰線表示蟠螭的脊骨,四肢有力。螭面部略呈方形,陰刻三角眼,額部陰刻“王”字,兩耳圓形直立,腦后飄拂長發。【 詳細>>】
元鏤雕子母獅形玉帽頂長3.8厘米,寬2厘米,高4.4厘米。玉色青,有黃色綹裂。造型為圓雕大、小二獅,大獅一前肢伏地,一前肢抬起擁抱小獅,與小獅相戲。大獅腮部有彎月形弧線,頭部毛發呈多綹的螺旋狀,肘部、腿部帶有螺旋紋,寬尾自身后上沖。小獅呈站立狀,方嘴伸向大獅,頭部用短陰線表示毛發,前爪扶在大獅身上。這種大獅威武有力,小獅幼稚可愛的造型俗稱“子母獅”。【 詳細>>】
4、白玉聯珠紋云龍帶環
白玉聯珠紋云龍帶環長7.3厘米,寬3.4厘米,重64克白玉,雙層透雕,邊飾大聯珠紋。龍首平視,口吐寶珠,細頸,體為捲曲狀,上陰刻幾組火焰紋;龍爪三趾,趾間用孔鉆法做成;身旁雕琢幾朵如意云頭,底層雕琢成網狀片云。下部為一長方狀孔,可系掛小物件,邊沿打磨圓潤,其時代特征突出,當屬元代的代表作品。
5、白玉雕人物爐頂
白玉雕人物爐頂是元代著名玉器,高3.6厘米、寬3.8厘米、重34克,白玉,爐頂呈圓雕,主題紋飾為壽星、荷蓮、鷺鷥,寓意長壽。壽星直立,手持一拐杖,衣紋流暢,五官刻劃莊重;一只鷺鷥在其旁邊回首暸望,身上羽毛采用陰刻線有序地雕刻出來。此件爐頂的雕刻手法獨特,集圓雕、透雕、平雕為一體,并留有明顯的管鑽痕跡,為元代所特有。
6、花鳥紋玉帶環
花鳥紋玉帶環長8.05、高5.7厘米,現藏于故宮博物院,玉質青白色,有褐色沁。整器在一圓托環之上進行多層鏤雕,三只綬帶鳥或飛或停于葵花叢中,花及葉面深雕凹入,枝葉穿插,似一幅立體的玉圖畫。這種環托高浮雕、鏤雕的玉圖畫類帶環,紋飾可達三到四層,其裝飾題材十分廣泛,它們或與帶鉤配套使用,或直接與絳帶相系。據MAIgoo小編了解,元以后因服飾的更張,它們常被當做嵌件,成為嵌于如意頭上的如意瓦子。
7、三獅戲球紋玉帶環
三獅戲球紋玉帶環長7.7、寬6.7厘米,現藏于故宮博物院,玉質青色,表面有黃褐色沁。整器略呈長方形,表面高浮雕、鏤雕。中間一繡球,鏤雕,旁有彩帶環繞。球之中心鏤雕出一活珠,珠可靈活滾動并發出響聲。三只小獅子圍著繡球嬉戲,小獅或奔跑,或站立,均注視著繡球,十分活潑可愛。
8、鶻攫鵝紋玉帶環
鶻攫鵝紋玉帶環長7.2、寬6.2厘米,現藏于故宮博物院,玉質青白色,有黃褐色沁斑。在橢圓形托環上高浮雕、鏤雕海東青(鶻)捕天鵝的“春水”圖案。一矯健有力的海東青(鶻)正啄住倉皇逃竄的天鵝,充滿緊張肅殺之氣。“春水”玉之題材雖濫觴于遼契丹族的“春捺缽”,但MAIGOO小編了解到目前遼代此類玉器還未有出土,所見多為金元玉器。
9、云龍紋玉尾
云龍紋玉尾長9、寬5.5、厚1.7厘米,現藏于故宮博物院,玉質黑白兩色,器體呈長方形,扁平。正面根據玉料顏色的不同巧雕龍紋和云海紋。在一火焰形開光內,浮雕一龍,龍菱形眼,嘴前伸,龍發下飄,細頸,身體扭曲,尾壓于后腿之下。墨玉部分浮雕海水云紋,海水中凸起連綿的山脈。背面平整無紋,四角各有斜穿小孔一對。此器利用黑白玉色巧雕而作,匠心獨運。
10、雁紋玉飾
雁紋玉飾寬5.3、高4.5、厚1.8厘米,現藏于安徽省文物局,玉質青色,沁成雞骨白色,有牛毛沁。帶板作委角方形,以深雕法琢穿梭于花朵中的大雁,以陰刻線作紋飾,大雁展翅欲飛,栩栩如生,花朵用斜削和打洼手法表示。整件玉器構圖疏密有致,雕工精細,是元代著名的玉器。
11、龍穿花紋玉帽頂
龍穿花紋玉帽頂高6.1、寬5.7厘米,現藏于中國文物信息咨詢中心。龍穿花為玉雕作品傳統紋樣,龍首上昂,眼突起,角翻卷上彎并有三鉤形脊,五爪,龍身藏在花叢中。花叢采用深打洼工藝,使花莖、葉面、花朵更顯立體感。底部微凹,有兩組穿孔。工匠利用玉石的皮色,巧雕葉面、花朵,其工藝技法獨到,多層透雕、圓雕、平雕結合,為元代出名的玉器作品之一。
更多相(xiang)關榜(bang)單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注明(ming)“MAIGOO編輯上(shang)傳提供”的所有作品,均為(wei)MAIGOO網原創(chuang)、合法擁有版權(quan)或有權(quan)使(shi)(shi)用(yong)的作品,未(wei)經本網授(shou)權(quan)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yong)其它方式使(shi)(shi)用(yong)上(shang)述(shu)(shu)作品。已經本網授(shou)權(quan)使(shi)(shi)用(yong)作品的,應在授(shou)權(quan)范圍內使(shi)(shi)用(yong),并注明(ming)“來源(yuan):MAIGOO網”。違(wei)反上(shang)述(shu)(shu)聲明(ming)者,網站會追(zhui)責到底。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122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068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89041個代理需求 已有1352743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