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fen)類
登錄
|
01
岳麓(lu)書院
岳麓書院位于湖南省長沙市湘江西岸秀麗的岳麓山下,湖南大學校園之中,創辦于北宋開寶九年,是中國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也是世界上較為古老的學府之一。岳麓書院延續了千年的教育辦學和學術研究傳統,成為了全國書院中承繼其傳統功能的典型代表,被外界譽為“千年學府”。書院古建筑群分為教學、藏書、祭祀、園林、紀念五大建筑格局,是中國現存規模較大、保存較為完好的書院建筑群。
查看更多詳細內容>>
02
長沙開福寺
開福寺位于湖南省長沙市之城北新河,臨湘江,主體建筑南北朝向,為佛教禪宗臨濟宗楊岐派寺院。開福寺始建于五代時期,后歷經宋、元、明、清各朝。占地面積4.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有佛殿三進,即三圣殿(彌勒殿)、大佛殿(大雄寶殿)和毗盧殿。東廂有客堂、齋堂、庫房、方丈居室,西廂為說法堂、禪堂等。寺內有清康熙、光緒年間石碑各一道。開福寺是中國佛教重點開放寺院之一,被列為湖南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湖南省佛教協會和長沙市佛教協會均設在寺內。
查看更多詳細內容>>
03
火宮(gong)殿
火宮殿酒家始創于1577年,是湖南長沙集傳統民俗文化、火廟文化、飲食文化于一體的具有代表性的大眾場所,以火宮殿的風味小吃享譽三湘。火宮殿作為美食城在長沙共有5處,特色小吃有長沙臭豆腐、正宗紅燒肉、糍粑、姊妹團子、龍脂豬血等。火宮殿以“火廟文化”為底蘊,輔以名品素食,以其獨特的風格使歷代名人仰慕紛紛慕名而來,成為祭祀、看戲、聽書、觀藝、小吃的鬧市。
查看更多詳細內容>>
04
麓山寺
麓山寺又名慧光寺、萬壽禪寺,位于湖南省長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山腰,由敦煌菩薩笠法護的弟子笠法崇創建于西晉武帝泰始四年(公元268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是佛教入湘最早的遺跡,現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湖南省佛教協會駐地。入麓山寺大門后可見放生池,前進為彌勒殿,佛臺上供彌勒佛像。彌勒殿左有鐘樓,右為鼓樓。中進為大雄寶殿,即正殿,面闊七間,進深六間,重檐歇頂,殿內佛臺供奉釋迦牟尼佛三身佛像,莊重至極,殿左是五觀堂和客堂,殿右是講經堂。
查看更多詳細內容>>
05
賈(jia)誼故居
賈誼故居始建于西漢文帝年間,是西漢初年著名政論家、文學家賈誼被貶至長沙時,任長沙王太傅時居住的地方(漢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是歷史名城長沙“最古的古跡”,在歷史文化名城長沙有著特殊的影響力。中國古代文學史上著名的《吊屈原賦》和《鵩鳥賦》,就是賈誼在此居住期間完成的。賈誼故居屢毀屢建,一直以故居中的“太傅井”為中心,經歷了多次重修,如今看見的建筑基本都是近代修建的。
查看更多詳細內容>>
06
愛晚亭
岳麓山愛晚亭始建于1792年,取杜牧詩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之意命名,是岳麓山中觀賞紅葉秋景的好去處,與陶然亭、湖心亭、醉翁亭并稱中國四大名亭,是革命活動勝地,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愛晚亭古樸典雅,四個翼角高翹,上面蓋著綠色的琉璃瓦;內為丹漆園柱,外檐四石柱為花崗巖,亭中彩繪藻井,東西兩面亭欞懸以紅底鎏金“愛晚亭”,整體上保留了較多清代亭臺樓閣建筑的風格。
查看更多詳細內容>>
07
長(chang)沙天心閣(ge)
位于長沙市中心東南角天心公園內的天心閣,是長沙古城的一座城樓,也是長沙的古城標志,周邊的城墻,是長沙僅存的一段古城墻遺址。天心閣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由當時的撫軍楊錫被主持興建。如今游客看到的天心閣,是1983年重建的。天心閣整體建筑用四十六根紅漆圓柱支撐,栗瓦粉墻,灰白色石基敦厚穩實,閣前、后的石欄桿上雕有62頭石獅,閣體上掛著32只風馬銅鈴,迎風作響。在天心閣下的天心公園游玩時,還能看到一座牌樓——“崇烈門”。
查看更多詳細內容>>
08
杜甫(fu)江閣
杜甫江閣,屬于園林仿古建筑,為紀念唐朝詩人杜甫所建,長沙標志性建筑。與天心閣、岳麓山道林二寺和岳麓書院形成一條文脈帶,靠近湘江,可以登高遠眺湘江兩岸,為湘江風光帶的一部分,與橘子洲、岳麓山隔江相望,距天心閣不足一千米。江閣園林區占地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3800多平方米,主閣共分四層,高18米。每當橘子洲煙花表演時,前來觀看的游人會增加很多。
查看更多詳細內容>>
09
中山亭
中山亭原為清朝中期建筑,咸豐三年(1853年)重修,當時的清提督衙門府位于今天的市青少年宮,中山亭位置駐扎著保衛衙門府的“先鋒衛士營”,因此這一建筑就叫做先鋒廳。1930年新建中山路,與先鋒廳主樓相連建起了附屬鐘樓,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此建筑正式命名為中山亭。2002年初,黃興北路拓寬改造,長沙市政府將中山亭保留并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修繕。2006年被公布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查看更多詳細內容>>
10
白沙古(gu)井
白沙古井位于湖南省長沙城南的回龍山下西側,在天心閣東南方約一公里處,自古以來為江南名泉之一。泉水從井底汩汩涌出,清澈透明,甘甜可口,四季不斷。白沙古井始鑿于何時,已無法考證出來。明以前的長沙地方史志俱已散佚,所剩明崇禎十二年(公元1639年)刊印的《長沙府志》記載:“白沙井,縣(指善化縣)東南二里,井僅尺許,清香甘美,通城官員汲之不絕,長沙第一泉”。可見此時白沙井已大大地有名了。民謠稱:“無錫錫山山無錫,平湖湖水水平湖,常德德山山有德,長沙沙水水無沙”。
查看更多詳細內容>>
我想代理
收藏頁面
分享頁面
聯系網站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