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盤點丨2017企業收購案例 看看哪些公司被并購了
本文章由
MAIGOO編輯(ji) 上傳提供
★★★
評論
發布
反饋
0
在經濟發展越發成熟的背景下,大多數行業格局已基本穩定,為了爭奪市場或進行產業布局,越來越多的大企業選擇通過“并購”來尋求突破,而并購之后,是福是禍還未有定論。2017年企業并購案例也有不少,不妨來看看。
3月21日,宣布對
大麥網完成全資收購。據數據顯示,2014年7月以D輪投資人身份進入大麥網,并持有32.44股份,是大麥網重要股東,完成此次全資收購也被稱為“一場持續三年的認認真真的戀愛。”
大麥網是綜合類現場娛樂票務營銷平臺,業務覆蓋演唱會、 話劇、音樂劇、體育賽事等領域,收購大麥網,將其升級為阿里
文化娛樂集團現場娛樂事業群,實現阿里音樂和大麥網的業務打通。
據(ju)了解,此次收(shou)購將阿(a)里、百(bai)度(du)、餓了么(me)在外(wai)賣領域進行綁定,百(bai)度(du)阿(a)里承諾給予新平(ping)臺在流量入(ru)口、技術、金融等全方位、更大(da)力度(du)的支持。
餓了(le)么收購百度主要是(shi)補(bu)齊其(qi)高端(duan)市場的(de)外賣(mai)需求,打通口碑、餓了(le)么和百度外賣(mai)也是(shi)阿里的(de)布局,搶占線(xian)下流(liu)量,或將在外賣(mai)市場占據更有利(li)的(de)地位。
通過這(zhe)次戰略投資(zi)(zi)(zi),后者獲得前者60%的股權。據拉勾(gou)董事長許(xu)單單說,此輪融(rong)資(zi)(zi)(zi)過后,拉勾(gou)將(jiang)借助前程(cheng)無憂的客戶資(zi)(zi)(zi)源,從垂直(zhi)平臺進化為人力資(zi)(zi)(zi)源綜合服務平臺。
11月10日,今日頭條(tiao)與北美知名短視頻社交產品Musical.ly正式簽署了全資收購協議,交易完成后,今日頭條旗下的音樂短視頻產品“抖音”將與Musical.ly進行合并。
今日頭(tou)條(tiao)在一年多時間里,通過自(zi)建及購買方式在日本、印度、東南(nan)亞、歐洲(zhou)、北美、南(nan)美等(deng)地區完成全方位的海(hai)外布(bu)局。在國內(nei)內(nei)容行業面臨著BAT巨頭(tou)的圍剿下,今日頭(tou)條(tiao)布(bu)局海(hai)外市場獲得了不少(shao)專業人士(shi)的點贊。
IDG資本收購IDG集團全球投資業務(2017年1月)
1月19日,IDG資本(ben)攜中國泛海等中國財團收購美國國際數據集團的全球投資業務,拉開了2017企業收購案例的序幕。收購完成后,IDG資本將成為IDG全球投資業務的控股股東。 IDG資(zi)本(ben)和IDG并不(bu)存在(zai)控股(gu)關系(xi),更(geng)多(duo)地存在(zai)于精神紀念和品牌(pai)傳(chuan)承上。 IDG資(zi)本(ben)是較早進入中國(guo)的外(wai)資(zi)投資(zi)基(ji)金,專注于投資(zi)中國(guo)技術型(xing)企業以(yi)(yi)及(ji)以(yi)(yi)技術和創新為(wei)驅動的企業。
4月28日,百麗國際集團正式宣布私有化,由高瓴資(zi)本(ben)集團牽頭、鼎暉投資以及百麗國際執行董事于武和盛放參與組成的財團,宣布向百麗國際提出私有化建議,建議收購總價531億港元。 至此(ci),2007年即在香港聯(lian)交所上市的(de)鞋王百麗國際的(de)上半場落幕,開啟了二次(ci)創業升級(ji)轉(zhuan)型(xing)的(de)征程。百麗國際希望通過此(ci)次(ci)私有化運作,借助(zhu)高瓴、鼎(ding)暉(hui)的(de)資(zi)金支持(chi)和運營(ying)資(zi)源,為(wei)轉(zhuan)型(xing)發展贏得關鍵窗口期。
在1月,中信集團下的中信股份、中信資本控股、凱雷投資集團和麥當勞聯合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并成立新公司,后者將成為麥當勞未來20年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主特許經營商。 中信通(tong)過此(ci)次交易布(bu)局(ju)消費領(ling)域(yu),向金(jin)融與實業較均衡發展的(de)(de)戰略更進(jin)一步(bu),而(er)中信獨(du)特的(de)(de)平(ping)臺(tai)和豐富(fu)的(de)(de)資源,將有可能進(jin)一步(bu)挖掘麥當勞的(de)(de)全方位價值,這看(kan)起來似乎是一個(ge)雙贏的(de)(de)局(ju)面。
AWS用1900萬美元(yuan)左右(you)的總價,悄無(wu)聲息地收購了位于(yu)圣地亞(ya)(ya)(ya)哥的 harvest.ai,這個(ge)公司(si)的由一(yi)個(ge)擁有前(qian)NSA工程師(shi)的團隊創建,該創業公司(si)的概念與結合亞(ya)(ya)(ya)馬(ma)遜機器學(xue)習技術的結合,是為AWS 創造出一(yi)個(ge)新(xin)的亞(ya)(ya)(ya)馬(ma)遜 Macie 1 安全服務(wu)的基礎。
Macie被認為是可以幫助AWS跟上微軟Azure威脅檢測能力的關鍵角色。亞(ya)馬遜表示, Macie現在已經可以保護S3中存儲的數據,同時可以支持在后半年相繼到來的其他數據。 微軟在6月以1億美元收購以色列的網絡安全公司Hexadite,該公司 2014 年成立,利用AI技術和機器學習來實現事件響應的自動化。 此次收購致(zhi)力于提(ti)升Windows 10安全性(xing)能, 是作為Windows 系統(tong)高(gao)級威脅防衛的(de)一部分。Hexadite的(de)技(ji)術和人才將(jiang)增強(qiang)微軟現有實力,讓(rang)其有能力為穩固的(de)企業安全產品添加更多的(de)工具和服務。
思科收購Observable Network(2017年7月)
7 月13日,思科宣布已收購網絡安全公司Observable Network。Observable Network主營業務是進行實時網絡行為監測,以幫助IT團隊檢測可能與安全漏洞有關的異常現象,尤其是在云服務領域。 此次收購表明,思科對安(an)全(quan)解決方案(an)和(he)(he)業(ye)(ye)務(wu)(wu)整合的持續興(xing)趣,也(ye)表達了要(yao)繼續拓展(zhan)其應用程序(xu)和(he)(he)云服務(wu)(wu)業(ye)(ye)務(wu)(wu)的決心,企業(ye)(ye)安(an)全(quan)服務(wu)(wu)在(zai)市(shi)場發展(zhan)中越來越重(zhong)要(yao)了。
【汽車】吉利收購馬來西亞汽車企業(2017年6月)
6 月23 日,吉利集團與馬來西亞DRB-HICOM集團簽署最終協議, 吉利收購DRB旗下寶騰汽車49.9%股份以及豪華(hua)跑車品牌路特斯51%股份,并成為寶騰汽車的獨家外資戰略合作伙伴。 吉(ji)利收購寶(bao)騰后(hou),將借助其(qi)影響力進軍東南亞市(shi)(shi)場,同時,吉(ji)利還將在收購寶(bao)騰后(hou)給(gei)予資金和技(ji)術(shu)支持,在全(quan)球市(shi)(shi)場重塑其(qi)品牌(pai)形(xing)象,進一步提升寶(bao)騰在馬來西亞、英國、印度及(ji)澳大利亞等市(shi)(shi)場的銷量。
7月10日,萬達(da)商業(ye)和融創中國聯合發布公告稱:融創中國以295.75億元收購13個萬達文旅城的項目股權,并以335.95億元收購萬達旗下的76個酒店,這次交易的總額達到631.7億元。 此次交易后,融創獲得了土地,在房地產領域的發展將更加有利,而萬達則減少了負債,擴大現金流,繼續走輕資產路線,靠品牌就可以實現規劃利潤,就目前而言可以說是雙贏的。 9月21日,貓眼和微影時代宣布實現戰略整合,共同組建一家新公司“貓眼微影”,微影將電影票務、演出票務等相關業務合并注入新公司。 合并后的新公司,擁有貓眼、娛(yu)票兒(er)、格瓦拉等多個票務品牌,同時擁有騰訊、新美大的入口流量。然11月,騰訊出10億重金注資貓眼,低調的貓眼如今已獲得200億估值。 10月24日,共享單車首起并購誕生,大企業被收購并不可免。永安行官方發布信息,子公司“永安行低碳科技”收購哈羅單車運營公司全部股權。 永安(an)行的(de)主要(yao)業(ye)(ye)務(wu)是(shi)(shi)政府(fu)或相(xiang)關單位(wei)購買公共自(zi)行車及相(xiang)關服務(wu),共享單車是(shi)(shi)永安(an)行一個很小的(de)業(ye)(ye)務(wu)。
此次(ci)收購,永安行用子公司“吞掉”哈羅單(dan)(dan)車可化解單(dan)(dan)槍匹馬入局(ju)共享單(dan)(dan)車的風險(xian)。對于(yu)競爭力(li)不足(zu)的哈羅單(dan)(dan)車來說,“被吞掉”就(jiu)能保全(quan)自(zi)己,不被踢出局(ju)。
11 月2 日,聯想集(ji)團宣布收購日本富士通全資附屬公司富士通客戶端計算設備有限公司(FCCL)51%的股權。在合資公司成立后,FCCL的產品將繼續以富士通品牌進行分銷銷售,FCCL現任總裁也將繼續留任。 此次收購,聯想能借助富士通來繼續擴大PC領域的體量,而在筆記本領域將會超過惠普,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大PC廠商,還能拓寬日本市場的銷售渠道。 11 月14 日,海信集團旗下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與東芝株式會社聯合宣布:東芝映像解決方案公司股權95%正式轉讓給海信,海信電器將享有東芝電視產品、品牌、運營服務等業務,并擁有東芝電視全球40年品牌授權。 收購完成后,海信將整合雙方研發、供應鏈和全球渠道資源等,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速其全球市場的布局。同時,海信還將有可能成為全球第三大電視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