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wang)站分(fen)類(lei)
登錄 |    
重慶自然(ran)博(bo)物館
0
票數:0 #博物館#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珍惜時光"提供, 反饋
重慶自然博物館,位于重慶市北碚區金華路,是一所綜合性自然科學博物館。博物館先后榮獲“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中國古生物學會科普教育基地”、“國土資源科普基地”等榮譽稱號。博物館現有藏品11萬余件,涵蓋動物、植物、古生物、古人類、舊石器、地質礦產、巖石、土壤等八大學科,以系統收藏中生代各類恐龍化石和西部地區豐富多樣的脊椎動物標本為主要特色。
  • 官網:
  • 地址: 重慶(qing)市北(bei)碚區金華路398號
  • 門票: 免費
  • 開放時間: 09:00~17:00(周(zhou)一閉館)
  • 建議游玩時間: 2~3小(xiao)時
  • 博物館等級: 國家一級(文(wen)物)
  • 旅游景區級別: 4A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珍惜時光"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百科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重慶自然博物館的所屬企業/主題/所有人主體無關,詞條主體可以提供資料認證申請管理本詞條權限免費更新資料,也可以因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快速在線向網站提出反饋修改! 反饋
介(jie)紹(shao)攻略

基本介紹

重慶自然博物館,占地216畝,建筑面積30,842平方米,展示面積16,252平方米。新館建筑設計理念來源于自然現象“根包石”,重慶市的市樹“黃桷樹”之根,蜿蜒交錯扎根于巴渝土地的巖石之中,反映了自然界旺盛的生命力,是一種自然之美。“根包石”所包含的文化性、伸展性和包容性與建筑一體可以產生良好的互動,代表了綠色生態的環保理念。新(xin)館(guan)基本陳列由“動(dong)物星球(qiu)”、“恐龍世界”、“山水(shui)都市”、“地(di)(di)球(qiu)奧秘(mi)”、“生命激流(liu)”、“生態家(jia)園(yuan)”6大展覽組成,主要展示地(di)(di)球(qiu)演(yan)變、生命進(jin)化、生物多樣性以及(ji)重慶壯麗山川,重點闡述自然資(zi)源、環(huan)境(jing)與(yu)人(ren)類活動(dong)的關系,倡導人(ren)與(yu)自然和諧(xie)共處和可持續(xu)發展理念。

展出內容

脊椎動物陳列

該廳以生(sheng)物(wu)進(jin)化(hua)為(wei)線索,介紹了魚類、兩棲(qi)類、爬(pa)行類、鳥類和獸(shou)類的(de)相關知識,以及中國(guo)西部(bu)的(de)珍(zhen)稀動(dong)物(wu),如中華鱘、大熊貓(mao)、金絲(si)猴、牛(niu)羚、小熊貓(mao)、雪(xue)豹、毛冠鹿(lu)、綠尾(wei)虹(hong)雉等多種動(dong)物(wu)。

恐龍陳列

該廳展示的(de)(de)主要是(shi)四川盆地中生代(dai)時期的(de)(de)恐(kong)龍(long)(long)(long)動物群,有體(ti)型龐大的(de)(de)蜥腳類恐(kong)龍(long)(long)(long)——釜溪自(zi)貢龍(long)(long)(long)、身(shen)披劍(jian)板的(de)(de)江北重慶龍(long)(long)(long)、具(ju)有尾錘這一獨特秘密防御武(wu)器(qi)的(de)(de)李氏蜀龍(long)(long)(long)、兇(xiong)猛的(de)(de)肉食(shi)恐(kong)龍(long)(long)(long)——甘氏四川龍(long)(long)(long)、亞洲最完整的(de)(de)肉食(shi)龍(long)(long)(long)之一——和平(ping)永川龍(long)(long)(long)以(yi)及中國人自(zi)己發掘、研究、復原裝架的(de)(de)恐(kong)龍(long)(long)(long)——許氏祿豐(feng)龍(long)(long)(long)。

古生物陳列

該廳介紹了中國(guo)古生物(wu)界(jie)近世(shi)幾次(ci)震驚世(shi)界(jie)的重大發(fa)現:寒武紀生命(ming)大爆炸——云(yun)南(nan)澄江(jiang)動物(wu)群(qun)(qun);喧(xuan)囂(xiao)的古海洋(yang)——黔西南(nan)貴州龍動物(wu)群(qun)(qun);火山(shan)層中的生命(ming)——遼西熱河生物(wu)群(qun)(qun);罕見(jian)的發(fa)現——河南(nan)西峽恐龍蛋化(hua)石群(qun)(qun)。

交通指南

乘車路線

公交560、580、583、590、592路(lu)自然博物館站(zhan)下,6號線(xian)狀元碑站(zhan)下,1C口出(chu)站(zhan)換乘(cheng)公交560路(lu)或2B口出(chu)站(zhan)換乘(cheng)公交583路(lu)均(jun)可直達。

自駕路線

蘭海高(gao)速G75北碚互通下道,根據路(lu)(lu)牌指示,經由光華(hua)支(zhi)路(lu)(lu)至金華(hua)路(lu)(lu)即可到達。

館藏精品

蜀龍

是種獨特的蜥腳下(xia)目恐龍,生存于(yu)中侏羅紀的中國四川省(sheng),約1億7000萬年前。蜀(shu)(shu)龍的屬名(ming)來自于(yu)四川省(sheng)的古名(ming)“蜀(shu)(shu)”。蜀(shu)(shu)龍的化石發現于(yu)自貢市大山鋪的下(xia)沙溪(xi)廟組(zu)。

枯葉蝶

學(xue)名枯葉蛺(jia)蝶,屬鱗翅目蛺(jia)蝶科,是世界著名擬態的種類,自然偽裝(zhuang)的典(dian)型例子(zi)。

中華鱘

學名:Acipenser sinensis,體長(chang)平均約(yue)40厘米(mi),最長(chang)達130厘米(mi),體重最高達600千(qian)克。體呈紡(fang)錘形,頭尖吻長(chang),口(kou)前有4條吻須,口(kou)位在腹面,有伸(shen)縮(suo)性,并能伸(shen)成筒狀(zhuang),體被覆五行(xing)(xing)大而硬(ying)的骨(gu)鱗,背面一行(xing)(xing),體側和腹側各(ge)兩行(xing)(xing)。

胭脂魚

又名黃排(pai)、血排(pai)、粉排(pai)、火(huo)燒鳊(bian)、木葉盤、紅(hong)魚、紫鳊(bian)、燕雀(que)魚、火(huo)排(pai)、中(zhong)國(guo)帆鰭(qi)吸魚等,生長于(yu)中(zhong)國(guo)長江水系、卵生動物,在水族箱環境中(zhong)還沒有過成(cheng)功的繁育。

揚子鱷

是中國特有的一種(zhong)鱷(e)魚,是世界(jie)上最小的鱷(e)魚品(pin)種(zhong)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現存數量非常(chang)稀(xi)少、世界(jie)上瀕臨(lin)滅絕的爬行(xing)動物(wu)。因(yin)其生活(huo)在(zai)長江流(liu)域,故(gu)稱“揚子(zi)鱷(e)”。

歷史沿革

1930年(nian),盧作孚先生創辦(ban)“中(zhong)國西部科(ke)學(xue)院(yuan)”。

1943年,由十余家(jia)全國性學(xue)術機(ji)構聯(lian)合組建的(de)“中國西部(bu)博(bo)物館(guan)(guan)”。這(zhe)成為(wei)了重慶自然博(bo)物館(guan)(guan)的(de)前身。

1943年,中國(guo)(guo)西部科學院(yuan)聯絡內遷(qian)北碚的(de)中央研(yan)究(jiu)院(yuan)動、植物研(yan)究(jiu)所等科研(yan)機(ji)構又在(zai)文星灣創建了中國(guo)(guo)西部博物館。

1950年,中(zhong)(zhong)國(guo)(guo)西部(bu)科(ke)學(xue)院和中(zhong)(zhong)國(guo)(guo)西部(bu)博物館由西南文教(jiao)部(bu)接管。

1952年,重慶自然博物館(guan)改為西(xi)南人民科(ke)學館(guan)。

1953年,重(zhong)慶自然博物(wu)(wu)館并入西(xi)南博物(wu)(wu)院(yuan),更名為西(xi)南博物(wu)(wu)院(yuan)自然博物(wu)(wu)館。

1955年,西南博(bo)物(wu)院改組為重慶市博(bo)物(wu)館。

1981年,四川省(sheng)人民政府在重慶市博物(wu)館(guan)增掛“四川省(sheng)重慶自然博物(wu)館(guan)”牌子。

1991年,“重(zhong)慶自然博物館”獨立建(jian)制。

1997年,重慶(qing)直(zhi)轄后更(geng)名為重慶(qing)自然(ran)博(bo)物(wu)館。

2006年(nian),重慶自然博物館北(bei)碚新館決定(ding)修(xiu)建。

2008年,重慶自然博物館北碚新館開工(gong)建設。

2015年,重慶自然博物(wu)館新館免費(fei)開(kai)放。

2017年,在首都博(bo)物館接受(shou)晉級第(di)三(san)批國家一級博(bo)物館授牌。

2018年,被(bei)評為全國(guo)中小學生(sheng)研學實踐(jian)教(jiao)育(yu)基地。

榮譽及其他

2000年,“中國西部科學院舊(jiu)址”(重慶(qing)自(zi)然博物(wu)(wu)館(guan)北碚(bei)陳(chen)列館(guan))公(gong)布為市級文(wen)物(wu)(wu)保(bao)護單位。

2006年(nian),“中國西(xi)部科學(xue)院(yuan)舊址”(重慶自然博物(wu)館(guan)(guan)北碚(bei)陳(chen)列館(guan)(guan))被(bei)國務院(yuan)公(gong)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wu)保護單位。

2006年5月(yue),“中國(guo)西部(bu)科(ke)學院(yuan)(yuan)舊址(zhi)”(重慶(qing)自然博物(wu)館(guan)北碚陳(chen)列館(guan))被(bei)國(guo)務院(yuan)(yuan)核定(ding)公布為“全國(guo)重點文物(wu)保護(hu)單位”。

2009年(nian),重慶自然博物(wu)館入(ru)選57家“全國國土資源科(ke)普(pu)基地”。

2013年,重慶自(zi)然博物館被評(ping)為“全國優(you)秀國土資源(yuan)科普基地”。

2020年(nian),2019年(nian)度全國(guo)博(bo)物(wu)館(guan)陳(chen)列展覽精品(pin)揭曉(xiao),重慶自然博(bo)物(wu)館(guan)《熊貓(mao)(mao)時(shi)代——揭秘大熊貓(mao)(mao)的前世今(jin)生》榮(rong)獲優勝獎。

地圖坐標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ping)論(lun)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注冊用(yong)戶(hu)提供信(xin)息(xi)存儲空間服務,非“MAIGOO編(bian)輯(ji)上(shang)傳提供”的(de)文(wen)章(zhang)/文(wen)字(zi)均是注冊用(yong)戶(hu)自(zi)主發布上(shang)傳,不代表本站觀點,更(geng)不表示(shi)本站支持購(gou)買和交易,本站對網頁中(zhong)內容的(de)合法性(xing)(xing)、準(zhun)確性(xing)(xing)、真(zhen)實性(xing)(xing)、適(shi)用(yong)性(xing)(xing)、安全性(xing)(xing)等概不負責。版(ban)權歸(gui)原(yuan)作(zuo)者所有(you),如有(you)侵權、虛假(jia)信(xin)息(xi)、錯(cuo)誤信(xin)息(xi)或(huo)任(ren)何問題,請(qing)及時(shi)聯系我們,我們將(jiang)在第一(yi)時(shi)間刪除(chu)或(huo)更(geng)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交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3844885個品牌入駐 更新518029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80253個代理需求 已有1329312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