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組對比數據明確反映出,中國(guo)的企業與其(qi)他排(pai)在前5名國(guo)家的企業相比較,存在兩個方面(mian)的差距:
① 中國存在著(zhu)大型企業(ye)分布的行業(ye)結構比較簡單、覆(fu)蓋面或涉及的行業(ye)寬(kuan)度不夠(gou)。例(li)如,在制(zhi)藥、零售、食品和飲料(liao)制(zhi)造、餐飲、旅游等行業(ye),其他國家(jia)都有企業(ye)進(jin)(jin)入(ru)名單,而中國卻全部都是空白,沒(mei)有一個(ge)企業(ye)進(jin)(jin)入(ru)500強(qiang)名單。
② 中國目前還存在著,大型企業過于集中在少數行業或者領域,而更多的行業或者領域中的企業規模都不大、經濟實力不強、競爭力不夠,距世界同行業、同領域的同類企業的規模(mo)和實(shi)力相比較還有比較大的差距。
數據表明:中國進入500強企業有一個明顯的特點,知名的企業品牌相對比較多,而知名的產品品牌十分稀少,真正屬于中國企業“自主品牌”的產品,只有“東風汽車”等極少數比較知名品牌。中國企業在產品品牌的數量和知名度方面,與其他5國相比較還有比較大的差距。
“企業性質”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企業(ye)(ye)是否屬于國(guo)(guo)家壟(long)斷或(huo)者(zhe)稀缺性(xing)資源行業(ye)(ye);二是私營企(qi)業(ye)(ye)還是國(guo)(guo)有企(qi)業(ye)(ye)(國(guo)(guo)有企(qi)業(ye)(ye)特指包括(kuo)國(guo)(guo)有資本(ben)控股(gu)企(qi)業(ye)(ye)和國(guo)(guo)有獨(du)資企(qi)業(ye)(ye)兩類企(qi)業(ye)(ye)的(de)總(zong)稱)。
世界500強國外企業性質 |
石油、天然氣 |
國有企業 |
制造業、服務業、制藥業、旅游業 |
(美、日、德、法、英)非壟斷性和非國有企業比重較大 |
在(zai)美、日(ri)、德、法(fa)、英這5個國家,非壟斷性和非國有企(qi)(qi)業(ye)(ye)比重較大,非壟斷性的(de)私營(ying)企(qi)(qi)業(ye)(ye)分布(bu)在(zai)制造業(ye)(ye)、物流(liu)運輸業(ye)(ye)、服務業(ye)(ye)、制藥業(ye)(ye)、旅(lv)游業(ye)(ye);國有企(qi)(qi)業(ye)(ye)分布(bu)在(zai)石油、天然氣、礦業(ye)(ye)、郵政、電力。
世界500強中國企業性質 |
港、澳、臺 |
中國非壟斷性企業或私營企業 |
工商銀行、國家電網、中鐵公司、中國移動 |
中國絕大多數是壟斷性企業或者國有企業 |
中(zhong)(zhong)國(guo)(guo)絕大多數都是壟(long)斷性企(qi)業(ye)(ye)或者國(guo)(guo)有(you)企(qi)業(ye)(ye)。例如(ru):工商銀行、國(guo)(guo)家電網(wang)、中(zhong)(zhong)鐵公司、船舶重工、中(zhong)(zhong)國(guo)(guo)移動。中(zhong)(zhong)國(guo)(guo)非壟(long)斷性私營企(qi)業(ye)(ye)分布在(zai)主要集中(zhong)(zhong)在(zai)港、澳、臺地區。
數據表明:中國企業與其他5國企業的(de)(de)企業性質(zhi)“比重”對比結果(guo),在(zai)很(hen)(hen)大(da)程度(du)上反映(ying)出了中(zhong)國目前(qian)非國有(you)和非壟斷性行業的(de)(de)企業,在(zai)規模、實力和競爭能力方面,與其他5國的(de)(de)企業相比較,還(huan)有(you)很(hen)(hen)大(da)的(de)(de)差距(ju)。
中國企業和品牌必須認清客觀差距所在,切實提高企業綜合水平,最終才能真正實現跨越式發展,真正做大做強做優,與國際巨頭并駕齊驅,使進入500強的中國企業經受住時間的(de)考驗。
1、優化調整產品行業結構
中國世界500強企業分布的行業寬度(du)不夠,制(zhi)藥、零售、食品和(he)飲料制(zhi)造、餐飲、旅游等行業,中國(guo)全部(bu)都是(shi)空白(bai),沒有一個企業進入(ru)500強名單。
【 建議 】
① 由資金密集型和自然壟斷向高新技(ji)術/電子電器等新興產(chan)業(ye)和服務性行業(ye)領(ling)域發展;
② 積極探索和建立一(yi)套中國特色(se)的(de)扶持和鼓勵的(de)政策與(yu)措施(shi)。
2、優化品牌服務
中國企業并不缺少品(pin)(pin)(pin)牌,百年品(pin)(pin)(pin)牌、老字號等品(pin)(pin)(pin)牌比比皆(jie)是,中國(guo)有170萬(wan)個品(pin)(pin)(pin)牌,但中國(guo)品(pin)(pin)(pin)牌的(de)商業化能力過低(di)已經是不爭的(de)事實,影響了企業生存之(zhi)根本。中國(guo)也(ye)有一批世界級企業,但是真正成為(wei)國(guo)際品(pin)(pin)(pin)牌的(de)卻(que)寥寥無幾。
【 建議 】
① 塑造中國品牌(pai)的世界名牌(pai),提升中國品牌(pai)價(jia)值(知(zhi)(zhi)名度(du)/認知(zhi)(zhi)度(du)/美譽度(du)/占有率/滿意度(du)/忠誠度(du));
② 由產品營銷轉換為品牌(pai)營銷(xiao),品牌(pai)國際化、公司全球化將成為中國企業(ye)發展的主流方向(xiang)。
3、調整企業性質
中國入選世界500強企(qi)(qi)業(ye)90%都是國有企(qi)(qi)業(ye)。跨國性大企(qi)(qi)業(ye)數(shu)量比較少(shao),自主世界知(zhi)名品牌少(shao),非(fei)國有企(qi)(qi)業(ye)和非(fei)壟(long)斷性行業(ye)的企(qi)(qi)業(ye)規模(mo)、實力(li)和競爭力(li)比較小(xiao)。
【 建議 】
① 深化改革發展中國的非(fei)公經濟企業(ye)、非(fei)壟斷性行業(ye)的企業(ye)規模;
② 完善、規范和寬(kuan)松(song)非公經濟企業生存(cun)環境與發展空(kong)間,進一步放寬(kuan)非公經濟企業準入的行業和領域。
4、創造核心技術
中國品牌最缺乏的是核心(xin)技(ji)術,中國被稱為“世界工廠”。我們核心(xin)技(ji)術和產(chan)品不強,包括產(chan)品解決(jue)方(fang)案、外包服務、咨詢服務等,也都處于全球世界產(chan)業的最下游(you)。
【 建議 】
① 中國品牌應倡導從“中國制造”轉(zhuan)變為“中國創造”,技術升級和轉(zhuan)型刻(ke)不容(rong)緩;
② 中央把“自主創(chuang)新”定為國(guo)家戰(zhan)略,進一步拉近中國(guo)品牌(pai)與國(guo)際(ji)品牌(pai)的差距(ju)。
中(zhong)國(guo)企(qi)業(ye)(ye)和品(pin)牌當(dang)前正處于一個非常關鍵而(er)重要的(de)(de)發展(zhan)時(shi)刻。未來,中(zhong)國(guo)企(qi)業(ye)(ye)應當(dang)把產品(pin)與服務的(de)(de)結構優化、產業(ye)(ye)的(de)(de)轉型升級作為(wei)(wei)最重要的(de)(de)追(zhui)求目標(biao),而(er)不僅(jin)僅(jin)是以進(jin)入世界500強排行榜的(de)(de)企(qi)業(ye)(ye)數(shu)量作為(wei)(wei)中(zhong)國(guo)企(qi)業(ye)(ye)強大的(de)(de)標(biao)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