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畢業(ye)于南京大學。
1966年,從中(zhong)國科(ke)學院地(di)質研究(jiu)所(suo)、地(di)球(qiu)化(hua)學研究(jiu)所(suo)研究(jiu)生畢業之后(hou),進入中(zhong)國科(ke)學院地(di)球(qiu)化(hua)學研究(jiu)所(suo)擔(dan)任(ren)助理研究(jiu)員(yuan)。
1985年,進入中國科學院(yuan)黃土與第(di)四(si)紀地質(zhi)國家重(zhong)點實驗室工作,先后擔任(ren)(ren)副研究員、研究員、實驗室主(zhu)任(ren)(ren)。
1991年,當選為(wei)中國科學院(yuan)院(yuan)士。
1996年,擔(dan)任(ren)中國科(ke)學院(yuan)西(xi)安分(fen)院(yuan)院(yuan)長。
1999年,擔任中國科學院(yuan)地球(qiu)環境研究所所長(chang)。
2000年,當選為第(di)三世界科學院(yuan)院(yuan)士。
2006年,授聘為復旦大學雙聘院士。
2016年,當(dang)選為美國(guo)國(guo)家科學(xue)院外(wai)籍院士。
1991年,榮(rong)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deng)獎”、“青海省科技(ji)進(jin)步二等(deng)獎”。
1994年,項目《黃土與古季風》榮獲“陜(shan)西省科技進步一等(deng)獎”。
1999年(nian),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deng)獎”。
1999年,項目《西(xi)安市大氣顆粒物污染及(ji)控制(zhi)》榮獲“陜(shan)西(xi)省科技進步獎一等(deng)獎”。
2000年(nian),項目(mu)《我國干(gan)旱半(ban)干(gan)旱區十五萬(wan)年(nian)來環境演變的動(dong)態過程及(ji)發(fa)展趨勢》榮獲“國家(jia)自然科學獎(jiang)二等獎(jiang)”。
2001年(nian),項目(mu)《全球增溫的歷史相似型與(yu)14C年(nian)代學研(yan)究》榮獲“陜西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08年,項目《晚(wan)中新世以來(lai)東亞(ya)季(ji)風氣候的歷史與變(bian)率(lv)》榮獲“國家自然科學(xue)獎二等獎”。
2008年,榮(rong)獲“陳嘉庚科學獎”。
2011年,榮獲(huo)美(mei)國(guo)沙漠研究所“杰(jie)出國(guo)際科學家獎”。
2012年,項目《黃土和粉塵等氣溶膠(jiao)的理化特征(zheng)、形成過(guo)程與氣候環(huan)境變化》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jiang)二等獎(jiang)”。
2016年,項目《亞洲(zhou)季風變遷與全(quan)球氣(qi)候的(de)聯系》榮獲“國家自然(ran)科學獎(jiang)(jiang)二等獎(jiang)(jiang)”。
2020年(nian)07月(yue),榮獲“2019年(nian)度(du)陜西省最高科學技術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