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10月22日出生在北京前門外李鐵拐斜街一座梨園(yuan)世(shi)家的舊居。
1899年,梅蘭(lan)芳在(zai)北京(jing)百順胡同附近一家私塾(shu)讀書。
1902年,正式拜吳菱仙(xian)為師(shi),學(xue)習青衣戲,學(xue)的第一出(chu)戲是(shi)《戰蒲關》,后又(you)學(xue)習了《二進宮(gong)》、《三(san)娘(niang)教子》等(deng)共(gong)約三(san)十(shi)余(yu)出(chu)戲。
1904年,8月17日(農(nong)歷7月7日),在(zai)北京(jing)“廣和樓”戲館第(di)一次登臺(tai),在(zai)《長生(sheng)殿·鵲橋密(mi)誓(shi)》里演織女(nv)。
1907年,梅蘭(lan)芳(fang)家從(cong)百順胡同(tong)移居盧草園。正式搭班“喜連(lian)成”演出(chu)。
1908年(nian),8月(yue)14日母親楊長玉病逝后全(quan)家移居鞭子巷頭條。
1910年,梅蘭芳與王明華結婚。本年起,開始養鴿子(zi)的業余愛好。
1912年,第一次與譚鑫培同臺(tai)演(yan)出,演(yan)出劇目《桑園寄(ji)子》。
1913年,接(jie)受上海(hai)許少卿邀請首次赴(fu)上海(hai)演出(chu)(是梅(mei)蘭芳第(di)一次離開(kai)北京(jing))。11月16日第(di)一次貼演扎靠戲《穆柯寨》也(ye)是他第(di)一次唱大軸戲。本年,開(kai)始研究新腔并學(xue)習昆(kun)曲。全家移居北京(jing)鞭(bian)子巷三條(tiao)。
1914年,在慶豐(feng)堂與(yu)王蕙(hui)芳同拜陳(chen)德霖為師(shi)(shi)。本年,又(you)先(xian)后從師(shi)(shi)喬(qiao)蕙(hui)蘭、李壽山、陳(chen)嘉梁(liang)學習(xi)昆(kun)曲。又(you)從路三寶(bao)、王瑤卿學戲(xi)。7月(yue)至(zhi)10月(yue),在“翊文社(she)”最初嘗試創編(bian)了時裝(zhuang)新戲(xi)《孽海波瀾》。本年,梅蘭芳對化(hua)裝(zhuang)、頭飾方面進行了改革。
1915年,在北(bei)京吉祥園(yuan)上(shang)演創(chuang)編(bian)時(shi)裝(zhuang)(zhuang)新(xin)(xin)戲(xi)《宦海潮(chao)》;在北(bei)京吉祥園(yuan)上(shang)演創(chuang)編(bian)時(shi)裝(zhuang)(zhuang)新(xin)(xin)戲(xi)《鄧霞姑》;在北(bei)京吉祥園(yuan)首演創(chuang)編(bian)古(gu)裝(zhuang)(zhuang)新(xin)(xin)戲(xi)《嫦娥(e)奔月(yue)》。第(di)一(yi)次在京劇舞(wu)臺上(shang)使用(yong)(yong)追光(guang)(guang),梅蘭芳則把燈光(guang)(guang)的作(zuo)用(yong)(yong)向前(qian)推進了(le)一(yi)步。梅蘭芳開始學習(xi)繪畫,繪畫老師畫家(jia)王蘿白(bai)。此后,又結識了(le)畫家(jia)陳師曾、金拱北(bei)、姚茫父、陳半丁、齊白(bai)石等(deng)。同時(shi)并與(yu)收藏家(jia)朱翼(yi)庵(an)訂交,廣(guang)泛(fan)觀賞書畫和古(gu)器(qi)物。
1916年,在北(bei)京吉(ji)(ji)祥(xiang)園上(shang)演(yan)創編的(de)新(xin)戲(xi)《黛玉葬花(hua)》;4月19日--21日在北(bei)京吉(ji)(ji)祥(xiang)上(shang)演(yan)創編時(shi)裝新(xin)戲(xi)《一縷麻》。
1917年,梅蘭芳創編了神話(hua)歌舞(wu)劇《天女散花》。
1918年,梅蘭芳(fang)演出《游(you)園驚夢》。梅派《游(you)園驚夢》堪稱中國戲(xi)曲藝苑中的奇葩。同年創編演出了《麻姑獻(xian)壽》、《紅線盜盒》。
1919年,應日(ri)本帝國劇場邀(yao)請,攜同“喜群(qun)社(she)”訪問日(ri)本進行(xing)演(yan)出。先后(hou)在東(dong)京、大(da)阪、神戶(hu)等地演(yan)出;12月應近代實(shi)業家(jia)張謇邀(yao)請,第一次到江蘇南(nan)通演(yan)出。
1920年,第一次拍攝無聲電影《春香鬧(nao)學》。
1921年,年(nian)初,與(yu)楊小樓合作組(zu)織“崇林社”劇團。年(nian)末,與(yu)福芝芳結婚。
1922年,在(zai)北京第一舞臺首演創編新戲《霸(ba)王別姬(ji)》;10月15日--11月22日應(ying)香(xiang)港(gang)(gang)太平戲院(yuan)邀(yao)請,率"承華社"劇團140余人(ren)赴港(gang)(gang)演出。
1923年,首(shou)創(chuang)(chuang)在京劇(ju)伴奏樂器(qi)中增加(jia)(jia)上(shang)(shang)二(er)胡,使京劇(ju)音樂更加(jia)(jia)豐富(fu);11月在北京開(kai)明(ming)戲院上(shang)(shang)演(yan)創(chuang)(chuang)編新(xin)戲《洛(luo)神》;11月在北京真光劇(ju)場上(shang)(shang)演(yan)創(chuang)(chuang)編新(xin)戲《廉錦楓》。
1924年,在(zai)北(bei)京寓所接待(dai)印(yin)度著(zhu)名學者(zhe)、詩人(ren)、作(zuo)家泰戈爾;10月(yue)9日(ri)--11月(yue)22日(ri)梅(mei)蘭芳應日(ri)本(ben)帝國劇場(chang)社長邀請(qing),第(di)二次(ci)訪問(wen)日(ri)本(ben)。先后在(zai)東(dong)京、大阪、京都等(deng)地演(yan)出。
1925年,創(chuang)編新戲(xi)頭本(ben)、二本(ben)《太真外傳》。
1926年,創編新(xin)戲(xi)三本(ben)、四本(ben)《太真外傳》。在北京東城無量(liang)大人胡同(tong)梅宅(zhai)接待來訪問的瑞典王儲夫婦(fu)。
1927年,被評(ping)為(wei)京劇“四大名旦”之首(shou)。創編新戲《俊襲人》。經當時的(de)銀行家馮耿光證婚,梅蘭芳迎(ying)娶了孟(meng)小冬。
1928年,4月6日在(zai)北京中和戲(xi)(xi)院首演(yan)創編(bian)新戲(xi)(xi)《鳳還巢(chao)》;夏季,在(zai)北京編(bian)演(yan)了新戲(xi)(xi)全本(ben)《宇(yu)宙鋒(feng)》;本(ben)年,第二次赴香港演(yan)出。
1930年,率“承華(hua)社(she)”劇(ju)團(tuan)部分(fen)演(yan)(yan)員經日本橫(heng)濱(bin)、加拿大維多利(li)亞(ya)赴美(mei)國演(yan)(yan)出。先(xian)后在西雅(ya)圖、芝加哥、華(hua)盛頓(dun)、紐約(yue)、舊金山、洛杉磯(ji)、圣地(di)亞(ya)哥、檀香山等地(di)演(yan)(yan)出72天(tian);美(mei)國波摩(mo)拿學(xue)院、南加利(li)福(fu)尼亞(ya)大學(xue)分(fen)別授予(yu)梅蘭(lan)芳文(wen)學(xue)榮譽博士(shi)學(xue)位。
1931年,與余叔巖、齊如(ru)山、張伯駒等人創辦“國劇學會(hui)”;同年,第三次(ci)率團赴香港(gang)演(yan)出(chu);同年與孟小冬解除婚姻(yin)關系(xi)。
1932年,梅蘭芳從北京遷居上海。
1933年,在上海天蟾舞臺上演了創編(bian)新(xin)戲《抗金兵》。
1935年,率(lv)劇(ju)團赴蘇聯演出訪問。在蘇聯先后(hou)與戲劇(ju)大師(shi)斯(si)坦尼拉(la)夫斯(si)基、布萊(lai)希(xi)特會面(mian);4月--8月赴波蘭、德國(guo)(guo)、法(fa)國(guo)(guo)、比利時、意(yi)大利、英國(guo)(guo)等國(guo)(guo)進行戲劇(ju)考察。后(hou)經(jing)埃及、印(yin)度回(hui)國(guo)(guo)。
1936年,在上海天蟾舞臺上演了(le)創編新戲《生死恨》。
1938年,攜家眷(juan)和(he)劇團演職(zhi)員(yuan)再次赴香港演出。全(quan)家留居香港。
1941年,蓄須明志,息影舞(wu)臺(tai)。
1942年,由香港返回上(shang)海(hai)。從此,杜(du)門謝客。
1945年,重(zhong)新(xin)登臺,在(zai)上海美琪大戲院(yuan)與(yu)俞振(zhen)飛合(he)作(zuo)演出(chu)了昆曲(qu)《斷橋》、《游園(yuan)驚夢》等劇目。
1948年,在(zai)上海聯華三廠拍攝彩色片《生(sheng)死恨》。
1949年,出席中華(hua)全國第一次(ci)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biao)大(da)會;9月30日(ri)(ri),當選(xuan)全國政協常務(wu)委員;10月1日(ri)(ri),參加中華(hua)人(ren)民(min)共和國和中央人(ren)民(min)政府成(cheng)立典禮(li)活(huo)動。
1951年,任命梅蘭芳為(wei)中國(guo)(guo)戲曲研(yan)究院院長;7月,全家(jia)從上海遷回北京,定(ding)居(ju)護國(guo)(guo)寺街1號。(現(xian)梅蘭芳紀念館(guan))
1952年,出(chu)席在奧地利首都維(wei)也納舉行的世界人(ren)民和平大(da)會(hui)。同年(nian),與蘇聯著名(ming)舞蹈大(da)師烏蘭諾(nuo)娃在北京會(hui)面(mian)。
1953年,梅蘭芳當選中國戲劇家協會(hui)副主(zhu)席。
1954年,梅蘭芳(fang)當選中華人民共(gong)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dai)表。
1955年,任命梅(mei)(mei)蘭芳(fang)為中國京劇(ju)院院長;4月(yue),文(wen)化部、中國文(wen)聯、中國戲(xi)劇(ju)家協會聯合為梅(mei)(mei)蘭芳(fang)周(zhou)信芳(fang)舉辦了(le)舞臺生(sheng)活50年紀念活動(dong);2月(yue)--8月(yue)拍攝《梅(mei)(mei)蘭芳(fang)舞臺藝術》戲(xi)曲(qu)片(pian),12月(yue)制(zhi)作完成。
1956年,應日(ri)本朝(chao)日(ri)新(xin)聞社等(deng)團(tuan)(tuan)體邀請,在(zai)周恩來總理直接關心和幫助(zhu)下(xia),組(zu)建了陣(zhen)容最強大的(de)訪(fang)日(ri)京劇(ju)代表(biao)團(tuan)(tuan),梅蘭芳(fang)任團(tuan)(tuan)長。這也(ye)是梅蘭芳(fang)第三次訪(fang)問日(ri)本。先后在(zai)東(dong)京、九(jiu)州、大阪(ban)、京都、名古屋等(deng)地演(yan)出。
1957年,國(guo)際舞蹈協會主席海爾格來到(dao)北(bei)京(jing)授予梅蘭芳榮(rong)譽獎章。
1959年,在北京人民劇場上演創編新戲《穆桂英掛帥》;加入中國共(gong)產(chan)黨(dang)
1960年,《游園驚夢》彩色(se)電影片(pian)拍攝完成(cheng);4月15日,北京(jing)市人民委員(yuan)會(hui)任命(ming)梅(mei)蘭芳為(wei)梅(mei)劇團團長。
1961年,在(zai)中(zhong)國(guo)科學院為科學家們演出(chu)《穆桂英掛帥》,這是梅蘭(lan)芳在(zai)舞臺生涯中(zhong)的最(zui)后一次演出(chu);7月(yue)9日,任命梅蘭(lan)芳為中(zhong)國(guo)戲曲學院院長;8月(yue)8日凌晨5時,梅蘭(lan)芳在(zai)北京病逝。年僅67歲。
《戰蒲關》(又(you)名(ming)《忠(zhong)義節》)中(zhong)的(de)徐艷貞
《九更天》(又名《馬義救主》)中的馬義之女
《二(er)度梅(mei)》(又名《落花園》)中的陳杏元
《岳家莊》中(zhong)的岳云(yun)之姐
《搜(sou)孤(gu)救孤(gu)》中的程嬰(ying)之妻(qi)
《春秋(qiu)(qiu)配》中的(de)姜秋(qiu)(qiu)蓮
《空谷(gu)番》中的(de)姚夢蘭
《摘纓會(hui)》中的許姬
《汾河灣(wan)》中的柳(liu)迎春
《別宮》中的孫尚香
《祭江》中的孫尚香(xiang)
《南天門》(又名《走(zou)雪山》)中的玉姐(jie)
《紅鬃烈馬》(又名《素富貴》)
《彩樓配》中(zhong)王寶釧
《長坂坡》中的(de)糜夫人
《趕(gan)三關(guan)》中的(de)代戰公主
《大(da)登殿》中的王寶釧(chuan)
《二本(ben)虹(hong)霓關》中的丫環
《四(si)郎探母》中的鐵鏡公主
《女起解》中的蘇三
《頭本虹霓關》中的東方氏
《兒女(nv)英雄傳》中(zhong)的張金鳳(feng)
《六五(wu)花洞》中(zhong)的潘金(jin)蓮(lian)
《八蠟廟》中的(de)張桂蘭
《打漁殺家》(又名(ming)《慶頂(ding)珠》)中的肖桂英
《游龍戲鳳(feng)》(又名《梅龍鎮》)中的李鳳(feng)姐(jie)
《雁門關》(又名《南(nan)北(bei)臺》)中的青蓮(lian)公主
《穆(mu)柯寨(zhai)》中的穆(mu)桂英
《天河配(pei)》中(zhong)的織女
《四五花洞》中的潘金蓮
《雙(shuang)金蓮》中的潘金蓮
《五(wu)花洞》中的潘(pan)金蓮
《桑園會》中的羅敷女
《破洪(hong)州》中的(de)穆桂英
《樊江關(guan)》中的薛金蓮(lian)
《槍(qiang)挑(tiao)穆天王》中(zhong)的穆桂英
《金針刺(ci)紅(hong)(hong)蟒》(《混元盒》中一折)中的紅(hong)(hong)蟒
《琵琶緣》(《混元(yuan)盒》中一折)中的蝎子精
《審頭刺(ci)湯》(又名《一捧雪》)中的雪艷
《法(fa)門寺(si)》中(zhong)的宋巧姣
《全部王寶釧》)中的(de)王寶釧
《回荊州》中的孫尚香
《浣紗記》中的浣紗女
《桑園寄子》中的金氏
《美(mei)人計》中的孫(sun)尚香(xiang)
《朱痕記》中的趙錦榮
《朱廉寨》中(zhong)的(de)馬昭儀
《甘露寺》中的孫尚香
《延(yan)安關》中的雙陽公主(zhu)
《緹(ti)縈(ying)救父》中的緹(ti)縈(ying)
《六月雪》中的(de)竇娥
《摘纓會》中的許姬
《煤(mei)山恨(hen)》中的周后
《珠砂痣》中(zhong)的(de)江氏
《孝感天》(又名《掘(jue)地見(jian)母》)中的(de)共叔段
《寶蓮燈》(又名《二堂舍子》)中(zhong)的王桂英
《龍鳳呈祥(xiang)》(又(you)名《全(quan)部美人計》)中的(de)孫尚香(xiang)
《孝義節》中的孫尚(shang)香
《截江(jiang)奪斗(dou)》中的孫尚(shang)香
《梅玉配(pei)》中的蘇玉蓮
《打金枝》中的升(sheng)平(ping)公主
《三擊掌》中(zhong)的王寶釧
《御碑亭(ting)》中(zhong)的孟月華
《探寒(han)窯》(又名《母女會》)中(zhong)的王寶釧
《武家坡》中的王寶釧
《三娘教子》(又(you)名《雙官誥》、《王(wang)春娥(e)》)中的(de)王(wang)春娥(e)
《祭(ji)塔》中的白素貞
《二進宮》中(zhong)的李艷妃
《玉(yu)堂春》中的蘇三
《轅(yuan)門射(she)戟》中(zhong)的呂(lv)布(bu)(小生)
《八(ba)蠟廟》中的(de)黃天霸(武生(sheng))
《鎮(zhen)潭州》中(zhong)的楊再興(武生)
《三江口》中的周瑜(小(xiao)生)
《艷陽(yang)樓》中的(de)呼延豹(武(wu)生(sheng))
《孽海(hai)波瀾》中(zhong)的孟素卿(qing)
《宦海潮》中的余(yu)霍氏(shi)
《鄧霞(xia)姑》中的鄧霞(xia)姑
《一(yi)縷麻》中的林紉芬
《童(tong)女(nv)斬(zhan)蛇》中的李(li)寄娥
《白蛇傳》(金山寺中(zhong)的白蛇)(斷橋中(zhong)的白蛇)
《牡丹(dan)亭》(春香(xiang)鬧學中(zhong)的(de)春香(xiang))(游園(yuan)驚夢中(zhong)的(de)杜麗娘)
《金雀記》(覓花·庵會(hui)中的井文鸞)(喬醋·醉圓中的巫彩鳳)
《孽(nie)海記》(思凡(fan)中的(de)趙色(se)空)
《西廂記》(佳(jia)期·拷紅中的紅娘)
《玉(yu)簪記》(琴桃·偷(tou)詩·問(wen)病中的陳妙常)
梅蘭芳之青(qing)衫亦(yi)為都(dou)中(zhong)第一流人(ren)物,色藝(yi)之佳,早(zao)已(yi)名(ming)滿都(dou)下二難兼并,必有(you)特異(yi)之技(ji)藝(yi)以(yi)動人(ren),觀聽者有(you)梨園(yuan)癖者自(zi)必聯翩往(wang)觀,第一臺又(you)將座物隙(xi)地矣。(申報)
他是個勤勉好學(xue)(xue)的(de)(de)演員,從青年(nian)時代起就認真(zhen)鉆(zhan)研(yan)古典文(wen)學(xue)(xue)、國畫、民族音樂、民族舞蹈、民俗學(xue)(xue)、音韻學(xue)(xue)和服飾(shi)學(xue)(xue)等多方(fang)面的(de)(de)祖國傳統文(wen)化,并把(ba)這些知(zhi)識融合到他的(de)(de)藝術中去,從而創造(zao)了大量優秀劇目,形成了具有獨(du)特(te)風格、大家風范的(de)(de)藝術流(liu)派(pai)——梅派(pai)。(中國評(ping)論(lun)家、戲(xi)劇家梅紹武)
忽然聽到梅蘭芳同志病逝的(de)(de)消息。我(wo)們都黯然久之,熱(re)淚欲墜!我(wo)們之中(zhong),有的(de)(de)是梅大(da)(da)師(shi)的(de)(de)朋友,有的(de)(de)只看過他的(de)(de)表演,傷心卻是一(yi)致辭的(de)(de)。誰都知道這是全國戲(xi)曲界的(de)(de)一(yi)個重(zhong)大(da)(da)損失!(中(zhong)國作家老舍)
梅(mei)蘭芳先生是世人景仰的(de)京劇(ju)藝(yi)術(shu)(shu)大師,他(ta)創造的(de)獨樹一幟“梅(mei)派(pai)”藝(yi)術(shu)(shu),在國內外享(xiang)有(you)盛(sheng)譽。他(ta)所取得(de)的(de)輝煌成就,給我們留(liu)下了(le)彌足珍貴(gui)的(de)藝(yi)術(shu)(shu)遺產,他(ta)為(wei)中(zhong)國戲劇(ju)藝(yi)術(shu)(shu)做(zuo)出的(de)杰出貢獻(xian),將永載戲劇(ju)史冊。梅(mei)先生屬于(yu)世界、屬于(yu)中(zhong)國,更屬于(yu)他(ta)的(de)家鄉(xiang)泰州。(泰州市委書記藍紹敏)
“梅(mei)蘭(lan)芳(fang)是所(suo)見過的最杰(jie)出(chu)的演員之一,紐約還從來沒(mei)有見識(shi)過這樣的演出(chu)。”紐約《世界報》
“梅蘭芳的(de)(de)啞劇表(biao)演(yan)和服裝展示的(de)(de)演(yan)出(chu)真是精美(mei)(mei)優雅,可愛絕倫,美(mei)(mei)妙得(de)就像中(zhong)國(guo)古老的(de)(de)花(hua)瓶或是刺(ci)繡的(de)(de)帷幔。這是一次接(jie)觸(chu),與一種在(zai)數(shu)世(shi)紀(ji)中(zhong)不可思議(yi)地圓熟起來(lai)的(de)(de)文化的(de)(de)接(jie)觸(chu)。”美(mei)(mei)國(guo)《時代(dai)》
“幾乎是一種超乎自(zi)然的發現,通過(guo)許多世紀,中(zhong)國(guo)人建立了一種身(shen)體表情的技巧。”無(wu)論理(li)解(jie)與誤解(jie),梅(mei)蘭芳讓美國(guo)人第一次(ci)見識了中(zhong)國(guo)的京劇藝術。美國(guo)《太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