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廣東十大烈士陵園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旅行人生 上傳提供 發布 反饋 0
01
廣州市(shi)黃花崗烈士陵園(yuan)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又稱黃花崗公園,位于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白云山南麓。墓園是為紀念1911年4月27日,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在廣州三·二九起義中犧牲的烈士而建的。墓園占地面積16萬平方米,建筑規模宏大,氣魄雄偉,園內300多米長的層級主干道兩旁蒼松翠柏排列有序。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是廣州作為近代革命策源地的重要見證,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02
廣州(zhou)市(shi)起義(yi)烈士陵園
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建于1954年,位于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中山二路,是新中國成立后為紀念1927年12月11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廣州起義犧牲的烈士而修建的紀念性公園。起義烈士陵園總面積18萬平方米,分陵區和園區兩部分,陵區為紀念瞻仰區,有正門門樓、陵墓大道、廣州起義紀念碑、“刑場上的婚禮”雕像廣場等;園區則有“血祭軒轅亭”、“中朝人民血誼亭”、“中蘇人民血誼亭”等紀念建筑。
03
南(nan)澳縣烈(lie)士陵園
南澳縣烈士陵園創建于1957年,位于縣城后宅鎮北郊后江漁港東側,占地面積28000平方米,園內建筑物主要有烈士紀念碑四座。分別是“解放南澳、建設南澳犧牲烈士紀念碑”、“收復南澎島戰斗犧牲烈士紀念碑”、“邱安烈士之墓”、“徐志宇、劉益良烈士紀念碑”,園內共安葬革命烈士12名,紀念烈士196位。1983年被列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12月,又被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第二批全省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每年清明節前,縣政府都組織全縣機關干部職工、駐島部隊官兵和中小學生到縣烈士陵園緬懷先烈,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04
海豐縣烈(lie)士陵園(yuan)
海豐烈士陵園始建于1963年,1989年8月20日,國務院批準海豐烈士陵園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陵園占地面積為11萬平方米,正門為重檐牌坊式仿古建筑,金黃色琉璃瓦蓋頂,大理石和錦磚貼墻結構,氣勢雄偉壯觀。牌坊橫匾“烈士陵園”四個鎦金大字,筆力遒勁,結構嚴謹。正門前面縱橫各百米為陵園廣場。正門后面是甬道,兩側栽種著蒼松翠柏和各種花卉,還有兩個小荷花池,既莊嚴肅穆,又秀麗壯觀。目前還在繼續建烈士英烈榜、陳列室等工程項目。海豐烈士陵園是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場所,前往參觀、瞻仰、接受教育者絡繹不絕,尤其是每年清明節,市縣領導同志、機關干部、學校師生和各界群眾,都前往掃墓,敬獻花環。
05
韶(shao)關市烈(lie)士陵(ling)園
韶關烈士陵園是一座安葬中華人民共和國烈士的紀念性公園,位于廣東省韶關市湞江區陵園西路石門架右側山。韶關烈士陵園于1957年12月7日動工興建,翌年4月5日完工落成,后來進行了數次裝修工程。陵園占地30萬平方米。陵園入口處為一座坐東朝西的門樓,高10米、寬15米,屋頂以綠色瓦片鋪砌而成,墻身為紅色,題有“韶關烈士陵園”字樣;大門為園拱門,兩旁各自擺設一頭石獅子。門樓前方設有一個小廣場,里面種滿了松樹、柏樹等樹木[4]。陵道位于小廣場前方,是一道紅色石梯,通往革命烈士紀念碑。陵園在1988年4月18日列入廣東省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1995年5月列入韶關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06
西海抗日烈(lie)士(shi)陵(ling)園
佛山市順德區西海抗日烈士陵園位于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西海烈士中路116號。1952年,為紀念抗日戰爭時期順德之“西海大捷”和在抗日戰爭中犧牲之革命烈士,順德縣人民政府在珠江縱隊廣游二支隊當年活動所在地西海建立抗日烈士紀念陵園,即西海抗日烈士陵園。主要建筑包括紀念碑、烈士墓、革命文物陳列館、接待室等。文物館陳列有關文物300余件。1982年,陵園被省列為文物重點保護單位;1989年被評為省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1994年被佛山市確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5年列入第二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07
深圳(zhen)革命烈士(shi)陵園
深圳革命烈士陵園位于北環大道和彩田路交匯處,占地約有六、七萬平方米,陵園正中央豎立著紀念碑,1986年落成。陵園占地面積57000平方米,1987完成首期工程并對外開放, 共投入約2232萬元,修建有革命烈士紀念碑、烈士芳名亭、革命烈士紀念館、辦公室、公共廁所、集隊廣場、停車場、圍墻、園內道路及園林綠化等配套設施。深圳革命烈士陵園1988年被廣東省列為省級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同年7月被深圳市委命名為我市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深圳市委命名為深圳市第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9年6月被深圳市委命名為我市第一批黨員教育基地。
08
云浮市烈士陵園
云浮市烈士陵園1953年1月14日由云浮縣人民政府擬設。當時定名為鄧發公園,1964年改名烈士公園,1987年5月22日改名為烈士陵園。1986年11月對烈士陵園進行重新裝修,對陳列的烈士遺物窗櫥重新布置,安裝了鄧發烈士半身石像。“革命烈士紀念碑”底寬4公尺,碑高13.5公尺,碑頂為五角星的虹霓管,碑文為白色大理石雕刻鑲嵌,東西兩面文為“革命烈士紀念碑”,山頂有六角紀念亭,西部山腰有石洞,名為“梅花巖”。1988年4月18日烈士陵園被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為廣東省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成為了革命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用來宣傳革命烈士的豐功偉績。2009年7月28日被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軍區評為廣東省國防教育基地。
09
中(zhong)山市(shi)革(ge)命烈(lie)士(shi)陵園
中山革命烈士陵園是紀念在大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犧牲革命烈士的紀念建筑物。中山革命烈士陵園主要任務是:以"褒揚先烈、激勵后人"為宗旨,發揮烈士陵園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宣傳革命事跡。始建于1958年,1960年建成使用,占地面積211.6畝。建成使用至今曾進行過10多次的大小維修,使中山革命烈士陵園隨時保持以嶄新面貌展現出來。1989年10月由廣東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第一批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1995年1月被國家民政部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年三月又被中山市政府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0
南雄烈士陵園
南雄烈士陵園位于廣東省韶關市南雄市五里山。烈士陵園原坐東向西,高大的牌坊為正門,寬闊的橫匾嵌著“革命烈士陵園”6個大字。牌坊后面長著兩株榕樹,樹齡約在35年左右。榕樹長得枝葉繁茂,綠葉婆娑,與陵園相映成趣,象征著革命烈士萬古長青。1988年列為廣東省重點紀念建筑保護單位。1987年12月,南雄市委、市人民政府撥專款,重修革命烈士陵園,在南雄解放43周年前夕竣工。重修后的陵園大門,面向323國道,門為仿古建筑,氣勢宏大,雄偉壯觀。距門面余米處,在座赭紅色的陳毅同志石雕坐像。陳毅頭戴八角紅軍帽,身著紅軍裝,腳穿草鞋,腰間插駁殼槍,目向遠方。
加載更多

廣東(dong)十大(da)烈(lie)士(shi)(shi)陵園排行(xing)榜(bang),主要(yao)(yao)依據有(you)關部(bu)門公布的烈(lie)士(shi)(shi)陵園榮譽稱號,結合(he)(he)烈(lie)士(shi)(shi)陵園的建(jian)設歷(li)史、建(jian)筑布局、規模、特色等(deng)因素進(jin)行(xing)選擇,以及參考(kao)互聯網相關排行(xing)榜(bang)/榜(bang)單(dan)進(jin)行(xing)綜合(he)(he)整理而成,榜(bang)單(dan)僅供參考(kao),希(xi)望對您想(xiang)要(yao)(yao)了解廣東(dong)有(you)哪(na)些烈(lie)士(shi)(shi)陵園能(neng)有(you)所幫助。如有(you)疑問(wen),歡(huan)迎在末尾評(ping)論(lun)/批評(ping)指正。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ben)站為注冊(ce)用(yong)戶提供(gong)(gong)信(xin)息(xi)(xi)(xi)存儲空間(jian)服務,由于(yu)更(geng)新時(shi)間(jian)等(deng)問(wen)題(ti),可能存在信(xin)息(xi)(xi)(xi)錯誤的(de)情況,本(ben)(ben)站不保證所提供(gong)(gong)信(xin)息(xi)(xi)(xi)的(de)準確(que)性(xing)(xing)(xing)、完整性(xing)(xing)(xing)、合法性(xing)(xing)(xing)和真實性(xing)(xing)(xing),如有侵權(quan)、錯誤信(xin)息(xi)(xi)(xi)或任何(he)問(wen)題(ti),請及時(shi)聯系我們(men),我們(men)將在第(di)一時(shi)間(jian)刪除或更(geng)正。 版權申明>> 糾錯>> 申請刪除>> 投訴侵權>> 網(wang)頁上相關信(xin)(xin)息的知(zhi)識產(chan)權歸網(wang)站方所有(包括但不(bu)限于文(wen)字、圖(tu)片(pian)、圖(tu)表(biao)、著作權、商標權、為用戶提供的商業信(xin)(xin)息等),非經許可不(bu)得抄襲(xi)或使用。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225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149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0215個代理需求 已有1355675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