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wang)站分類
登錄 |    

湖州十大民俗旅游勝地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旅行人生 上傳提供 發布 反饋 0
01
湖州(zhou)市(shi)南(nan)潯古鎮景區
江南古鎮九十九,不如南潯走一走。南潯古鎮充滿著濃郁的歷史文化底蘊和靈氣,又洋溢著江南水鄉古鎮詩畫一般的神韻。一條彎彎的河道兩邊獨具江南風情的民居建筑群,迎著黃昏踩在石板路上,時間靜止。每年清明節期間,都會舉辦南潯善璉含山蠶花節,近幾年的“含山蠶花節”規模空前,每年從含山附近各鄉鎮自發趕來參與的人數均在十萬以上。“含山蠶節”期間,主要的節慶活動有:祭蠶神、軋蠶花、吃蠶花飯、踏排船(賽船)、拳船武術表演、評蠶花姑娘、參觀善璉湖筆制做過程、選購湖筆等。
02
石淙民俗文(wen)化園
石淙民俗文化園由太君廟、蠶花文化園、農耕文化園、安橋港慢生活街區和蠶鄉花海五大景點組成,景區深度挖掘蠶花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內涵,與美麗鄉村、休閑度假養生有機結合,形成了修心悟道、歷史文化體驗、慢生活度假、休閑娛樂主題為核心的旅游產品體系,將歷史文化與自然環境有機融合,觀賞游憩價值極高。
03
湖州德清新市古鎮(zhen)景區
江南著名古鎮--新市古鎮坐落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的湖州市德清縣東部,東去30公里,便是烏鎮和西塘,往北30公里外,有南潯與周莊、同里。相比這些江南古鎮,新市古鎮濃郁的民俗文化和商貿文化堪稱別具一格。百年來居民臨河而建,傍橋而市,形成典型的江南風情,新市是浙北地區大運河側的重要商埠,自古繁華,民風質樸,人才輩出,自南朝著名道學家陸修靜筑樓讀書于此,自近代基督教理論國內研究學術權威、全國神學家趙紫宸先生,留下眾多的人文勝跡,若流連其間,無不能領略此地的清純與從容。其中明清宅居群、覺海寺院、古橋梁等,均值得一訪究竟。
04
湖州含山風景(jing)旅游(you)區(qu)
含山又名涵山、寒山,位于湖州市善璉鎮含山村,高僅60米,大不到百畝,含山座落地理位置獨特,為南潯、桐鄉、德清三縣的交界處,京杭大運河經含山蜿蜒依山而過,為湖州東部之勝景。山頂的含山塔,始建于北宋元祐,因含山東三莊也是湖筆發源地的一部分,而塔高聳挺拔,又稱筆塔。1993-1998年先后重建了蠶花殿、凈慈寺,新建蠶絲博物館、含山傳奇游樂宮、水上看臺等,又修復舊景仙人潭,并改善了基礎設施。每年清明時節方圓百里數十萬蠶農鄉民們紛紛前來含山軋蠶花,祭蠶神,現已成為湖州絲綢文化的重要節慶活動之一。含山當地有《蠶花娘娘和白馬住金山》的傳說。此地有極為隆重的“軋蠶花”風俗。
05
長興顧渚(zhu)山
顧渚山是我國茶文化的發祥地。曾是陸羽研究茶道的主要場所,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貢茶院也誕生于此。顧渚山特產紫筍茶,在唐代列為貢品,聞名于世,專設貢茶院。地方官袁高、杜牧、顏真卿等名流都曾親自督辦貢茶,留下許多題記。顧渚山題刻和貢茶院遣址是研究茶種植業、制茶業和茶文化的珍貴資料。題名者多為當時書法大家,有很高的書法藝術價值。
06
德清下渚(zhu)湖
下渚湖為一具有多樣性景觀的典型天然湖泊濕地,原生狀態保持較完整的天然濕地之一。其中下渚湖畔的“三道茶”風俗,深深烙有古代茶道遺風。下渚湖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陶冶人的淡泊、博愛、謙和、善美和剛強的襟懷。茶被譽為神奇的“東方之草”。防風祠位于下渚湖風景區境內(三合鄉二都集鎮),建于距今1700多年前的西晉,里面供奉的是治水英雄防風。農歷八月二十五日是防風氏的祭奠日,每年的這一天都會舉辦盛大的祭奠儀式,祈求風調雨順,穰穰滿家。
07
湖州(zhou)太湖旅游度假(jia)區(qu)
在南太湖,梅,無處不在:小梅港、小梅山、小梅口……一個個古意盎然的名字,以及名字背后可以想象得到的一段段梅花典故,讓南太湖浸潤在了無限的梅韻雅意里。據說,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蒞湖主政時,時常光顧小梅山,并寫有詠梅詩。南太湖每年在10月至11月期間舉辦“南太湖螃蟹美食節”。在螃蟹節指定商家里,不僅提供可靠的原味太湖蟹,更會推出若干太湖蟹特色菜肴,同時還能參觀游覽太湖蟹的原產地—廟港,了解螃蟹的養殖過程,購買正宗美味的螃蟹。
08
仁(ren)皇山
仁皇山位于湖州市西北面,公園總面積約325公頃,山頂海拔約211米。公園通過合理利用地形地貌,規劃設計了一條約7公里的環山慢行道路,山體東、南、西方向各設有三條鋪裝路面的登山道,公園森林植被資源豐富,是登山休閑健身的理想之地。湖州首屆仁皇山登山節舉辦于2012年10月,暨仁皇山開園一周年。之后每年重陽節前后組織進行登山比賽,目前已經成功舉辦四屆登山節系列賽事,賽事組委會為本地熱愛運動人士及相關單位組建而成,具有自主獨立IP的公益體育賽事,賽事組委會也力求打造湖州名片賽事與有態度的品牌賽事。
09
湖州衣裳街
衣裳街歷史文化街區是湖州市中心一座集特色商貿、休閑服務、文化旅游、名居會所業態為一體的綜合性游憩型商業歷史文化街區,它體現歷史文化與現代商業的有機融合,彰顯了街區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有機融合的古今江南水鄉特色,重塑了“商之源”的歷史地位。這條街,被許多湖州文化人視為精神家園和安居的地方。歷代經過湖州的名士,都在街巷館驛河頭留下過身影。這里有東晉謝安故居,南梁蕭琛的白蘋館,唐顏真卿的霅溪館,后杜牧改稱碧瀾堂,還有書畫大家趙延年故居。
10
大唐貢茶院
大唐貢茶院位于浙江省長興縣顧渚山側的虎頭巖,始建于唐大歷五年(770年)。它是督造唐代貢茶顧渚紫筍茶的場所,也可以說是有史可稽的中國歷史上首座茶葉加工工場。產于長興顧渚山的紫筍茶,是唐代貢茶。唐大歷五年,始貢五百串;至會昌中(841—846年),歲貢增至一萬八千四百斤。
加載更(geng)多(duo)

湖州十大民俗(su)文(wen)化旅游(you)(you)景(jing)點(dian)排行榜,主(zhu)要依據地區有民俗(su)特色、文(wen)化底(di)蘊、歷史積淀的景(jing)點(dian)進行選擇,通(tong)過相關網絡旅游(you)(you)平臺(tai) (攜程、去(qu)哪兒、途牛、飛豬、同程、百度)的景點口(kou)碑評價,門票(piao)銷量(liang),公眾知名度,網(wang)絡關(guan)注指數等(deng)情況,并綜合參考互聯(lian)網(wang)相(xiang)關(guan)排行榜/榜單(dan)進(jin)行推薦,景點(dian)僅供參考,如有(you)疑問,歡迎(ying)在末尾(wei)評論/批(pi)評指正。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注(zhu)冊用戶(hu)提供(gong)信(xin)息存(cun)儲空(kong)間服務,非“MAIGOO編(bian)輯上傳提供(gong)”的(de)文章(zhang)/文字(zi)均是注(zhu)冊用戶(hu)自主發布(bu)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dian),版權歸原作者(zhe)所有(you),如有(you)侵權、虛假(jia)信(xin)息、錯誤(wu)信(xin)息或任何問題,請及時(shi)(shi)聯系我(wo)(wo)們,我(wo)(wo)們將(jiang)在第一時(shi)(shi)間刪除(chu)或更正。 版權聲明>> 糾錯>> 申請刪除>>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關信息的知識(shi)產權歸網站(zhan)方所有(you)(包括但不(bu)限于文(wen)字(zi)、圖片、圖表、著作權、商(shang)標權、為用戶提供的商(shang)業信息等),非經(jing)許可不(bu)得抄襲或使(shi)用。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9305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688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5749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8242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