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煙葉(xie),是澠池(chi)縣經濟作物之(zhi)一(yi),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所產(chan)和煙葉(xie)有(you)兩種,曬煙和烤煙。
2、曬(shai)煙,傳入的(de)時(shi)間(jian)是(shi)明末(mo)清初,當時(shi)種植(zhi)面(mian)積(ji)不(bu)大,但較(jiao)普遍。尤其(qi)是(shi)段村鄉(xiang)東莊溝(gou)的(de)曬(shai)煙,以(yi)香氣足、勁頭大、口頭順、生津利痰而聞名,一人吸食(shi),滿屋飄香,和其(qi)它煙葉相比迥然(ran)不(bu)同,因而在清代多次(ci)進貢皇上,素有“貢煙(yan)”之稱。
3、烤煙,1900年傳入我國,澠(min)池縣在1973年先在篤忠鄉藕池村試(shi)種,在試(shi)種成功的基礎上,逐年在發(fa)展壯大,到1984年,進入大發展、大普及的一年,全縣種(zhong)植面積達(da)5.89萬畝,總產(chan)1527萬斤,平均單產259斤。1985年(nian),種植(zhi)面積又擴大到7.5萬畝。1988年,煙葉生產取得突破(po)性進(jin)展,全縣總產17594萬(wan)斤,比(bi)1987年增長57.3%。據了(le)解,澠池縣2022年煙葉種植面(mian)積約4.1萬畝,計劃收(shou)購(gou)8.15萬擔。目(mu)前(qian),全縣烤(kao)煙生產呈現“煙農熱情高、栽后管理(li)優、煙株(zhu)長勢好(hao)”的良好(hao)態勢。
澠池發展煙葉生產,從氣候、土壤、烤(kao)煙燃料、交(jiao)通運輸都有得天獨厚的(de)條件,加之適宜種(zhong)煙面積有54萬畝(占總(zong)耕(geng)地的86%),便于輪作倒茬,休養地方,減少病蟲(chong)害(hai),為提(ti)高煙(yan)葉品(pin)質提(ti)供了有(you)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