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分布
流蘇樹多分布于中國、朝鮮和日本,在中國產于甘肅、陜西、山西、河北、河南以南至云南、四川、廣東、福建、臺灣等地。比較有代表的流蘇樹:山東淄川區峨莊鄉土泉村-齊魯千年流蘇樹王;江蘇連云港龍洞庵古流蘇樹,距今已有800多年;北京密云蘇家峪古流蘇樹,距今已(yi)有580多年;青島市城陽區夏莊街道古流蘇樹,距今(jin)已有280多年。形態特征
流蘇樹屬落葉灌木或喬木,高可達20米。小枝灰褐色或黑灰色,圓柱形,開展,無毛,幼枝淡黃色或褐色,疏被或密被短柔毛。
葉片革質或薄革質,長圓形、橢圓形或圓形,有時卵形或倒卵形至倒卵狀披針形,長3-12厘米,寬2-6.5厘米,先端圓鈍,有時凹入或銳尖,基部圓或寬楔形至楔形,稀淺心形,全緣或有小鋸齒,葉緣稍反卷,幼時上面沿脈被長柔毛,下面密被或疏被長柔毛,葉緣具睫毛,老時上面沿脈被柔毛,下面沿脈密被長柔毛,稀被疏柔毛,其余部分疏被長柔毛或近無毛,中脈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側脈3-5對,兩面微凸起或上面微凹入,細脈在兩面常明顯微凸起;葉柄長0.5-2厘米,密被黃色卷曲柔毛。
聚傘狀圓錐花序,長3-12厘米,頂生于枝端,近無毛;苞片線形,長2-10毫米,疏被或密被柔毛,花長1.2-2.5厘米,單性而雌雄異株或為兩性花;花梗長0.5-2厘米,纖細,無毛;花萼長1-3毫米,4深裂,裂片尖三角形或披針形,長0.5-2.5毫米;花冠白色,4深裂,裂片線狀倒披針形,長1.5-2.5厘米,寬0.5-3.5毫米,花冠管短,長1.5-4毫米;雄蕊藏于管內或稍伸出,花絲長在0.5毫米之下,花藥長卵形,長1.5-2毫米,藥隔突出;子房卵形,長1.5-2毫米,柱頭球形,稍2裂。 [1]?
果橢圓形,被白粉,長1-1.5厘米,徑6-10毫米,呈藍黑色或黑色。花期3-6月,果期6-11月。
生活習性
流蘇樹喜光,不耐蔭蔽,耐寒、耐旱,忌積水,生長速度較慢,壽命長,耐瘠薄,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在肥沃、通透性好的沙壤土中生長最好,有一定的耐鹽堿能力,在pH8.7、含鹽量0.2%的輕度鹽堿土中能正常生長,未見任何不良反應。栽培方法
流蘇樹的繁殖可采取播種、扦插和嫁接等方法,播種繁殖和扦插繁殖簡便易行,且一次可獲得大量種苗,故最為常用。
播種: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流蘇樹果實呈藍紫色,此時選擇長勢壯、樹形好、無病蟲害的母株進行采種。挑選飽滿、大小一致的種子用清水浸泡2天,撈出后置通風陰涼處陰干。3天后,用濕沙進行貯藏,沙種比為3:1,覆蓋麻袋進行保濕。種子貯藏期間,每隔半月進行噴水翻拌一次。噴水量以沙濕潤為好,水量過大易導致種子腐爛。翌年3月中旬,40%左右的種子露白即可進行整床播種。育苗圃地應選擇排水良好、深厚肥沃的地塊,一般采用高壟播種,壟距625px,壟高375px。用經腐熟發酵的牛、馬糞肥做基肥,用量為每畝3000kg,播種溝深度為50px,行距為500px。
扦插:扦插繁殖一般多在7月-8月進行,選取當年生半木質化枝條,將其剪成長300px-375px的插穗,插穗上口平,下口呈馬蹄形。基質選用沙壤土,使用前用五氯硝基苯進行消毒,消毒后進行一次大水漫灌,待基質呈大半墑狀態時,可進行扦插,扦插前插穗沾ABT生根劑,株行距為250px×500px,扦插后每7天澆一次透水,每天早晚進行一次噴霧,9點至下午18點要進行遮陰,入冬前在圃地內滿施一次牛馬糞,澆足澆透封凍水,用塑料薄膜搭設拱棚,以利于其安全越冬。第二年加強水肥管理,第三年春天可進行移栽。
主要價值
觀賞價值:流蘇樹適應性強,壽命長,成年樹植株高大優美、枝葉繁茂,花期如雪壓樹,且花形纖細,秀麗可愛,氣味芳香,是優良的園林觀賞樹種,不論點綴、群植、列植均具很好的觀賞效果。既可于草坪中數株叢植;也宜于路旁、林緣、水畔、建筑物周圍散植。流蘇樹生長緩慢,尺度宜人,培養成單干苗,作小路的行道樹,效果也不錯;適合以常綠樹作背景襯托,效果更好。盆景愛好者還可以進行盆栽,制作盆景。
經濟價值:流蘇樹的花、嫩葉曬干可代茶作飲料,味香;果實含油豐富,可榨芳香油,供工業用;木材堅重細致,可制作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