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43年3月—1945年3月,在日本北海道大學學習。
1945年4月—1948年3月,在日本京都大學農學部學習,畢業后獲得學士學位。
1948年3月—1952年8月,在日本京都大學農學部畜產學科動物營養專業學習,畢業后獲得動物營養學博士學位。
1952年10月—1957年7月,回到中國參加社會主義建設,擔任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畜牧系飼料組長。
1980年1月—2010年1月,擔任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學委會主任。
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農業學部)。
2010年1月,在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工作。
2022年3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7歲。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1948年—1952年,在日本,解決了耕牛由于缺乏鈷而引起的惡性貧血癥。
1954年—1955 年,主持推廣收獲后玉米秸稈青貯技術,解決了部分農區冬春耕牛青黃不接時的飼草問題,證實了“用稻殼喂豬不僅無飼用價值,而且成本高,喂得越多,長得越慢”的問題。
1958年,主持中國國產飼料資源普查及開發利用項目,首次統一了飼料樣品采集《暫行飼料分析方法》及有關執行方案,翌年在中國出版了第一部《國產飼料營養成分表》。
1966年—1976年,利用算盤、巴羅表等傳統手段,整理、勘校、篩選印發了《國產飼料營養成分表》,供中國同行參考。
1976年,在烏蘭縣宗務隆公社籌建集體豬場,推廣科學養豬,在該公社建成了豬、肥、糧良性循環的示范豬場。
1979年,通過“六五”期間農業部重點攻關項目開展全國大協作,及時地補充、更新并出版了《中國飼料成分及營養價值表》。
1983年,主持并啟動了中國飼料數據庫情報網中心的全國性協作網建設。
1986年—1990年,實現了飼料營養研究成果信息的現代化管理。
20世紀末,提出了“中國飼料分類法及編碼系統”;在中國國內首次設計建成了系統研究“應激源”的第四代“畜禽代謝人工氣候艙”;對農牧結合問題提出了要從“有啥喂啥”到“種啥喂啥”向“喂啥種啥”過渡的循環經濟觀。
學術論著
1994年《動物營養研究進展》
1996年《中國農業大百科全書——畜牧卷》
1996年《動物營養學》
1997年《動物營養參數與飼養標準》
2000年1月《中國飼料學》
獲獎記錄
科研獲獎
1985年,《中國飼料成分及營養價值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4年,飼料衛生標準及檢測方法,獲得國家技術監督局科技進步二等獎 。
1995年,中小型動物人工氣候試驗室的研制及功能檢驗,獲得農業部成果鑒定。
1996年,豬雞飼料營養參數及飼料配方新技術的研究,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1999年,三新飼料配方系統,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
2001年,《中國飼料學》,獲得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
榮譽表彰
1998年,獲得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杰出貢獻獎。
1997年,獲得中國工程院院士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