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6年(nian),何叔衡出生于(yu)湖南省寧鄉縣一個農(nong)民家庭(ting)。他從小一面(mian)務農(nong),一面(mian)斷斷續(xu)續(xu)讀(du)了8年(nian)私塾。
1902年(nian)何(he)叔(shu)衡(heng)考中秀才,縣政(zheng)府(fu)讓他去管錢(qian)糧,他卻(que)憤于衙(ya)門黑暗腐朽(xiu),甘愿回家(jia)種(zhong)田、教私塾。雖(sui)被有人譏(ji)笑為(wei)“窮秀才”,卻(que)也因其正直和(he)疾惡如(ru)仇(chou)而頗受鄉里(li)稱道(dao)。
1913年,何叔(shu)衡考(kao)入(ru)湖(hu)南省立第一師(shi)范講習班,與毛澤(ze)東(dong)、蔡和(he)森(sen)(sen)等(deng)同學(xue)志同道合(he),成(cheng)為最好(hao)的(de)朋友。在第一師(shi)范結(jie)業后,先(xian)后在長沙楚(chu)怡學(xue)校(xiao)和(he)第一師(shi)范附小任(ren)教,同時積極(ji)參加毛澤(ze)東(dong)、蔡和(he)森(sen)(sen)等(deng)組織的(de)革(ge)命活動。
五(wu)四(si)運動中,何叔衡與長沙的進步教師支持(chi)學生反帝愛國行動。
1920年3月,參加驅除(chu)皖(wan)系(xi)軍閥張敬堯(yao)的斗爭。
1920年夏,他與毛(mao)澤東等發起(qi)組織(zhi)湖南俄(e)羅(luo)斯研究會,先后(hou)介紹劉少奇、任弼時(shi)、蕭勁光等進步青年到上海外國語學校(xiao)學習俄(e)語及赴俄(e)留(liu)學。
1920年冬,何叔衡與毛(mao)澤東共(gong)同發起成立湖南的共(gong)產黨早(zao)期組織。
1921年7月,出席(xi)中國共(gong)產黨第一(yi)次全國代表(biao)大會,成為(wei)黨的創始人之(zhi)一(yi)。10月,參與組建中共(gong)湖南支部(bu),任支部(bu)委員(yuan)。
1922年任中共湘區執行委員會委員。在湖南大力發展(zhan)黨員和基層組織,開展(zhan)革命(ming)活動(dong)。
第一(yi)次國(guo)共合(he)作時期,按照黨的要求(qiu),他在湖南發(fa)展(zhan)國(guo)民黨組織,推(tui)動(dong)國(guo)民革(ge)命(ming)的發(fa)展(zhan),曾任國(guo)民黨湖南省(sheng)黨部執(zhi)行委員、監察委員等職。
1927年馬日事(shi)變后(hou),何叔衡前往上海,為(wei)黨創(chuang)辦地下印刷廠,堅持(chi)秘(mi)密斗爭。
1928年6月(yue)(yue),赴莫斯(si)(si)科(ke)出(chu)席中共六大。9月(yue)(yue)進入莫斯(si)(si)科(ke)中山大學,與徐(xu)特立(li)、吳玉章、董必(bi)武(wu)、林伯渠等編在特別班學習。
1930年7月,從蘇(su)聯學習回國后,在(zai)上(shang)海(hai)負(fu)責全國互濟會工作,組織(zhi)營救(jiu)被捕同志(zhi),將暴露(lu)身份(fen)的同志(zhi)轉往(wang)蘇(su)區。
1931年11月,何叔(shu)衡進(jin)入(ru)中央革命根據地,當(dang)選為(wei)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yuan)會委員(yuan),任(ren)臨時(shi)中央政府工農檢察(cha)人民委員(yuan)、內務人民委員(yuan)部代(dai)部長、臨時(shi)最高法庭主(zhu)席等職。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li)長征后,何(he)叔衡(heng)奉命(ming)留在(zai)中央革命(ming)根據地堅持游擊戰爭(zheng),經(jing)受(shou)了嚴(yan)峻的生死考(kao)驗。
1935年(nian)2月24日,從江西轉移福(fu)建途(tu)中,在長汀突圍戰斗時壯烈犧牲,實踐了“我(wo)要為蘇(su)維(wei)埃流(liu)盡最后一滴血”的(de)誓言(yan),時年(nian)59歲。
毛澤東(dong)高度評價(jia)他的革命精(jing)神和工作能力,說“叔翁辦事,可當(dang)大(da)局”。
“做事不(bu)辭牛負(fu)重(zhong),感情一堆烈火(huo)燃。”“鐵骨(gu)錚錚壯烈死(si),高風亮節萬年(nian)型(xing)。”(何叔衡知己、詩(shi)人(ren)蕭三評)
“我要(yao)為(wei)蘇維埃流(liu)盡最后(hou)一滴血”,一位共產黨員的(de)(de)(de)錚錚誓言,永(yong)遠被人(ren)們銘記。“臨危一劍不返顧,衣冠何(he)日葬梅(mei)花。”謝覺哉曾(ceng)賦(fu)詩表達殮葬何(he)叔(shu)衡的(de)(de)(de)愿望,然(ran)而只找到了何(he)叔(shu)衡的(de)(de)(de)眼(yan)鏡架(jia)、硯臺等遺物。他(ta)的(de)(de)(de)忠骨,早已融(rong)入他(ta)摯(zhi)愛的(de)(de)(de)土(tu)地。而這片(pian)土(tu)地,正以一片(pian)繁榮與生機,告慰著(zhu)他(ta)不朽的(de)(de)(de)英靈(ling)。
作(zuo)(zuo)為中(zhong)(zhong)國(guo)共(gong)產黨的創(chuang)始(shi)人之一,何叔衡當(dang)過(guo)(guo)秀才,辦過(guo)(guo)學校(xiao),編過(guo)(guo)報(bao)紙(zhi),參與中(zhong)(zhong)央工(gong)農政(zheng)府的領導工(gong)作(zuo)(zuo)。
一個舊式秀才能夠實現不(bu)斷的思想轉變(bian),關鍵(jian)又(you)在于何(he)叔衡愿意與(yu)激進青年為伍,投(tou)身于變(bian)革的實踐。人(ren)(ren)們在歷史上可(ke)以看(kan)到他(ta)在幾個方面創下了年紀最大的紀錄———師范學(xue)生、新民學(xue)會(hui)會(hui)員、“一大”代表(biao)……其(qi)實這恰恰說明他(ta)總身處于年輕(qing)人(ren)(ren)的行列(lie)中,有一顆不(bu)老心(xin)。因此,人(ren)(ren)們稱(cheng)贊他(ta)是老年人(ren)(ren)的模范、中年人(ren)(ren)的模范,同時(shi)也是青年人(ren)(ren)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