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海關鐘樓舊址位于廣東省汕頭市外馬路2號。兩層樓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面積1351平方米。是汕頭辟為通商口岸的重要標志之一。汕頭海關前身為潮海關,建于1860年1月,地址初在媽嶼島,1863年遷入汕頭埠內,設于現老媽宮對面巷內,該地后稱新關街。1888年海關用18000元光洋向澄海縣政府征購海灘地100多畝,填土建筑辦公樓,(鐘樓)1919年建成,1921年遷進辦公。鐘樓大時鐘報時,成為汕頭市一段時期的標準時間。為向汕頭埠居民報時,與它相對在中山公園內九曲橋頭的炮山安置土炮,每當中12時海關鐘鳴,公園便放午炮,故有“鐘樓鳴,午炮響”之說。現舊址為海關繼續使用。
汕(shan)頭(tou)海關鐘樓(lou)(lou)舊址(zhi)位于廣東省汕(shan)頭(tou)市外馬路2號(hao),高兩(liang)層,為汕(shan)頭(tou)最早鋼筋(jin)砼結構(gou)建筑之一(yi),有1351平方米。建于1919年,至今(jin)己近百(bai)年。1921年汕(shan)頭(tou)海關進駐辦公(gong),見證了(le)汕(shan)頭(tou)外貿(mao)百(bai)年滄(cang)桑和(he)汕(shan)頭(tou)繁華的歷史沉墊。鐘樓(lou)(lou)大時鐘與中山公(gong)園內九曲橋(qiao)頭(tou)炮(pao)山上的土(tu)炮(pao),為汕(shan)頭(tou)一(yi)景,有“鐘樓(lou)(lou)鳴,午炮(pao)響”之說。
潮(chao)(chao)海關時代(dai),鐘(zhong)樓是(shi)汕頭埠的地標性.建(jian)筑。臨港而(er)建(jian),前無一物(wu)遮擋(dang),船只從媽嶼(yu)方向而(er)來,即可一望(wang)而(er)見潮(chao)(chao)海關鐘(zhong)樓。緊挨著鐘(zhong)樓的,東(dong)面是(shi)海關避風塘(tang),西面是(shi)驗貨廠,后面則是(shi)潮(chao)(chao)海關大院。
以海(hai)關鐘樓為典(dian)型代表的潮海(hai)關舊址(zhi)系(xi)列(lie)建(jian)筑(zhu)群(qun),體現了獨特(te)而(er)高雅的建(jian)筑(zhu)風格和精湛的建(jian)造工藝(yi)。
它們(men)見(jian)證(zheng)了汕頭(tou)口(kou)岸(an)萬商云集的輝煌歷(li)程和百載商埠的滄桑巨變(bian),是汕頭(tou)港對外貿易發展的一(yi)個縮影和一(yi)筆珍貴的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