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zhan)分類
登錄 |    
香港禮賓府
0 票數:0 #地標建筑#
香港禮賓府是香港特區政府接待來賓的場所,特區政府的一些重要典禮亦于這里舉行。禮賓府位于香港島中環半山上亞厘畢道,前身是港英時期的香港總督府(簡稱港督府),現已成為香港特首的官邸。建于1851年,歷時4年竣工。1891年于東面擴建新翼,即是宴會廳。1941年至1945年日占期間,依然以禮賓府作為港日政府的總督府,于英治期間的28位港督有25位均在里面居住。2018年3月11日,香港特區政府宣布,特區行政長官官邸禮賓府定于3月18日向公眾開放。
  • 外文名: Government House
  • 建筑面積: 24000㎡
  • 景區級別: 香港法定古跡
  • 所在地址: 香港中環半(ban)山上亞厘畢道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百科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香港禮賓府的所屬企業/主題/所有人主體無關,詞條主體可以提供資料認證申請管理本詞條權限免費更新資料,也可以因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快速在線向網站提出反饋修改! 反饋
詳細介紹 PROFILE +

建筑設計

塔樓

中央高塔樓為日軍占(zhan)領香港期間(jian)加建(jian)(jian),塔樓矗立于主建(jian)(jian)筑物和新翼(yi)之間(jian)原有的石階上(shang),把兩座建(jian)(jian)筑物連接起來。

守衛室

兩間守衛室位于正(zheng)門(men)入口,1855年建成,是禮賓府內歷史悠久的建筑物,由1850年代(dai)負責興建一代(dai)總督府的時(shi)任測量總監(jian)急庇利設計。

宴會廳

宴會廳是香港特(te)別行(xing)政區政府設宴款待海內外貴(gui)賓、舉行(xing)勛銜頒授典禮(li)及社區參與活(huo)動的地方。

飯廳

飯廳是香(xiang)港特別行(xing)政區政府設宴款待海內外貴賓(bin)的地方。

會客廳

會客廳(ting)用作接待(dai)來賓和舉行會議,廳(ting)內的天(tian)花和墻身(shen)均飾以精巧(qiao)的灰(hui)塑(su)。

花園

香港禮(li)賓府的(de)花園和小庭園中(zhong)有(you)各種(zhong)不同的(de)花卉及樹(shu)木,當(dang)中(zhong)包括紅花杜(du)鵑茶、巴西野牡丹、錦繡杜(du)鵑、大紅花、錦葵、金雀花、蝴蝶蘭、瓜葉菊、金魚草、秋櫻、繡球等超(chao)過(guo)三十種(zhong)植物(wu),還有(you)已被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收錄于《古樹(shu)名(ming)木冊》上的(de)繡球樹(shu)。

建筑特色

香港禮賓府建(jian)筑(zhu)外型典(dian)雅(ya),既富新(xin)古(gu)典(dian)建(jian)筑(zhu)風(feng)格的華麗氣派,又略帶(dai)熱帶(dai)格調;既有西方新(xin)古(gu)典(dian)主義(yi)的華麗、典(dian)雅(ya),又有東(dong)方建(jian)筑(zhu)的簡潔、古(gu)樸。

一(yi)百多年來,香(xiang)港(gang)禮(li)賓府(fu)(fu)進行多次(ci)重大改建工(gong)程,如今的(de)香(xiang)港(gang)禮(li)賓府(fu)(fu)已非初的(de)面貌。前(qian)總督(du)府(fu)(fu)原屬(shu)英(ying)喬治亞時代建筑,富有濃厚的(de)殖民地色彩。日軍占(zhan)領香(xiang)港(gang)期間(jian),把(ba)前(qian)總督(du)府(fu)(fu)用作司(si)令部,并委派(pai)日本工(gong)程師藤村正一(yi)設計一(yi)座高塔樓(lou),在屋頂加上日式瓦片,淡化了(le)建筑物的(de)歐(ou)陸風味。

香港禮(li)賓府(fu)外墻全部(bu)以灰泥飾(shi)面(mian),富有表現(xian)主義和裝飾(shi)藝術風(feng)格(ge);中央塔(ta)樓和屋(wu)頂的設計,則受日本建(jian)筑(zhu)風(feng)格(ge)影響。香港禮(li)賓府(fu)糅合(he)了不同的建(jian)筑(zhu)風(feng)格(ge),別(bie)具(ju)特色和歷史意(yi)義。

功能價值

作為(wei)歷史(shi)的見證者,香(xiang)(xiang)(xiang)港(gang)禮賓府(fu)目睹了香(xiang)(xiang)(xiang)港(gang)的巨(ju)大變(bian)化(hua)。香(xiang)(xiang)(xiang)港(gang)回歸后(hou),禮賓府(fu)已(yi)成為(wei)“一(yi)國(guo)兩(liang)制”在香(xiang)(xiang)(xiang)港(gang)成功落實的一(yi)個政治(zhi)和社會文化(hua)標志。

這(zhe)座(zuo)百年建筑見證了香港回歸前后的(de)滄桑歲月,作為政治權力的(de)某種象征,充滿歷(li)史(shi)感和神秘感。

參觀信息

從港鐵香港站B2出口,沿(yan)民耀街步行至(zhi)中(zhong)環怡和大廈(sha),搭乘12號巴士,于香港動植(zhi)物(wu)公園站下(xia)車。

于(yu)港(gang)鐵金(jin)鐘站C1出口的金(jin)鐘太古(gu)廣場外搭(da)乘23或40號巴士,于(yu)紅(hong)棉道(dao)(dao)香(xiang)港(gang)公園下(xia)車(che)。下(xia)車(che)后(hou)經(jing)過(guo)香(xiang)港(gang)壁(bi)球中心及圣(sheng)約翰大廈,再橫過(guo)花園道(dao)(dao)至美國領事館,香(xiang)港(gang)禮賓(bin)府(fu)就在隔壁(bi)。

從港鐵(tie)中環(huan)站(zhan)K出口出來,穿過匯(hui)豐總(zong)行大廈后,再橫過皇后大道中至(zhi)花園(yuan)道,沿花園(yuan)道步行前往。

建設沿革

1851年(nian)10月,香港總督府的建筑工(gong)程展開。

1855年10月(yue),總督府竣(jun)工,第四任港督寶寧爵士是首(shou)位入(ru)住總督府的港督。

1889年至(zhi)1891年,總(zong)督(du)府(fu)在主樓東面加建新(xin)翼(包括宴會廳(ting)),以增(zeng)加空間(jian)作社交(jiao)活(huo)動。

1941至1945年日占期間,總督府曾(ceng)進行大規模改建(jian),包(bao)括加建(jian)中央塔樓連接兩(liang)座(zuo)原有建(jian)筑,以及把屋頂(ding)改為日式(shi)瓦頂(ding)。宴會廳(ting)亦稍作改動,但規模大致不變。

1945年9月16日,駐港(gang)日軍在(zai)總(zong)督府簽署投降(jiang)書。

1946年,總督府(fu)的(de)日(ri)式裝修被拆除,但日(ri)式塔樓仍然保留至今。

1947至1957年期(qi)間(jian),主樓門廊(lang)入口加置兩(liang)只石獅子。

1971至1982年期間(jian),花園辟建腰形泳(yong)池。

1982至1986年期間(jian),北外廊主(zhu)樓石(shi)梯(ti)前加設噴水池。

1987至1992年期間,斜(xie)坡平臺加建小涼亭(ting),主花園樓梯水景改為大型花槽。

1997至2005年(nian)期間,外廊增添雅致盆景。

1999年,香港總督(du)府(fu)易名為禮賓府(fu)。

2005至2012年(nian)期間,后花園增建戶外魚池。

2012至(zhi)2017年(nian)期間,后花園增設三(san)箱(xiang)堆肥系統。

2017年(nian),禮賓府其中一個網(wang)球(qiu)場(chang)改建(jian)為小庭園。

相關內容推薦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為注冊用戶(hu)提(ti)供(gong)信(xin)息存儲空間(jian)服務,非“MAIGOO編輯(ji)上(shang)傳提(ti)供(gong)”的文(wen)章/文(wen)字均是(shi)注冊用戶(hu)自主發布(bu)上(shang)傳,不代(dai)表本(ben)站觀(guan)點,更不表示本(ben)站支持購(gou)買和交易,本(ben)站對網(wang)頁中內(nei)容的合法性(xing)、準確性(xing)、真實性(xing)、適用性(xing)、安全性(xing)等概不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suo)有(you),如有(you)侵權、虛假(jia)信(xin)息、錯誤信(xin)息或任何(he)問題(ti),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di)一時間(jian)刪除或更正(zheng)。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交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1642928個品牌入駐 更新517447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71330個加盟需求 已有1300531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