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zhan)分類
登錄 |    
何子淵
0 #教育家#
何子淵(1865—1941),字臨淑,諱東漢,廣東梅州興寧客家人,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1906年加入同盟會,任嘉應州主盟人,是廣東潮州黃岡起義領導人之一,曾秘密參與策劃廣州黃花崗起義。何子淵先后在當地創辦多所新式中小學,開風氣之先,宣傳革命思想,培養了大批人才。他曾在辛亥革命、中國現代教育、實業救國、國共合作等領域作出杰出貢獻。
  • 中文名: 何子淵
  • 別號名稱: 淵(yuan)公,東漢,臨淑
  • 出生日期: 1865年01月23日
  • 性別:
  • 國籍: 中(zhong)國
  • 民族: 漢族(zu)
  • 出生地: 廣(guang)東省興寧市(shi)石馬(ma)鎮星窩子順(shun)裕廬
  • 星座: 水瓶座
  • 生肖:
  • 畢業院校: 廩膳生(sheng)(sheng)員(yuan)(廩生(sheng)(sheng))
  • 去世日期: 1941年08月18日
  • 職業職位: 革命(ming)家(jia)(jia),教育家(jia)(jia),實業家(jia)(jia),社會(hui)活動家(jia)(jia)
  • 代表作品: 《中(zhong)華教育史》,《宋(song)元(yuan)明史概論(lun)》,《東漢(han)文(wen)存》(六(liu)卷)
  • 主要成就: 中國現代教育奠基(ji)人,辛亥革命元(yuan)老
詳細介紹 PROFILE +

人物簡介

1865年(清朝同治四年)1月(yue)23日,出生于廣東省興寧市石(shi)馬鎮星窩子順裕廬(lu)。

1881年(nian),參(can)加嘉應州院試,獲甲(jia)等第一名(ming),錄為廩生,隨即赴興寧縣(xian)衙履職。

1883年,因(yin)“少(shao)年老成,辦事公道(dao),文(wen)章道(dao)德(de)俱佳(jia)”升任督學,專職督導全(quan)縣的教育工作。

1884年3月,何子淵從廣州出發(fa),自費乘貨輪赴(fu)美游(you)歷、考察基(ji)礎教育兼(jian)茶葉貿易,同年歸(gui)國,矢志“教育革(ge)新、救國圖強”。

1885年(nian)6月(yue),他在家鄉創辦了(le)第一(yi)所西式(shi)六年(nian)制(zhi)“宇南洞小學(xue)”,自任(ren)校(xiao)長,并(bing)親自給學(xue)生(sheng)授課,開設國文、算術、歷(li)史、地理、圖畫、唱歌、體操、勞動(dong)等課程(cheng)。

1888年,創辦(ban)同仁(ren)學校。

1896年,何子淵深感國力(li)衰(shuai)微,吏治(zhi)腐敗,便跟反清組織“洪門(men)會”取(qu)得(de)聯(lian)系,并秘密加入洪門(men),被同門(men)中人(ren)尊為“淵公”。

1903年(nian)冬,何子淵與蕭惠長等人創辦興(xing)民學堂,第二年(nian)又與陳少岳等人創辦石馬兩(liang)等小(xiao)學堂,為(wei)后(hou)來成(cheng)立(li)的(de)同盟會(hui)及興(xing)民中學、興(xing)寧縣立(li)中學(興(xing)寧一(yi)中前身)培養了大批人才。孫(sun)中山在(zai)日本東京成(cheng)立(li)同盟會(hui)后(hou),僅興(xing)梅兩(liang)縣便有200多人入會(hui),這不(bu)能不(bu)歸功于何子淵他(ta)們早年(nian)的(de)教(jiao)育革新。

1904年,何子淵與蕭惠(hui)長、江柏堅(jian)、姚竹(zhu)英等人(ren)在這里籌劃潮州黃(huang)(huang)岡(gang)起(qi)義(yi),次(ci)年以修筑鐵路為名(ming)聚眾千余,約期“舉事”,但因(yin)消息(xi)泄露而(er)失敗,史稱第(di)一次(ci)黃(huang)(huang)岡(gang)起(qi)義(yi)。

1905年,孫(sun)中山在(zai)日本東(dong)京創立同盟會,何(he)子(zi)淵經學(xue)生(sheng)何(he)天炯介(jie)紹入會,任嘉應州(zhou)主(zhu)盟人。為推翻(fan)滿清腐(fu)敗政(zheng)權積極(ji)籌款,在(zai)學(xue)生(sheng)中宣揚革命,始終一節。

1905-1907年,何子淵先后兩次與(yu)許雪秋(qiu)、謝逸橋(qiao)、蕭惠長(chang)等同(tong)盟會骨干成員匯合(he)潮(chao)梅會黨余既成、陳涌波等策動潮(chao)州黃岡(gang)起(qi)義(yi),與(yu)丘逢甲一起(qi)營救張(zhang)花(hua)谷、蕭惠長(chang)等遇險黨人(ren)。

1906年,與蕭惠長等人創辦興寧簡易師范科,是中國(guo)第一批示范性高中興寧一中、粵(yue)東名(ming)校興民(min)中學和(he)石馬中心小學的(de)創始人,梅(mei)州(zhou)文化教(jiao)育界先驅(qu)、興寧新學的(de)開拓者。

1909年,何(he)(he)子淵(yuan)又與蕭(xiao)惠長、張花谷、江(jiang)柏(bo)堅等10余人商(shang)定向外僑(qiao)借槍(qiang),準備在(zai)梅縣揭旗起義。后(hou)(hou)因泄密而(er)失(shi)敗,撤退時(shi)何(he)(he)子淵(yuan)冒險殿后(hou)(hou)掩護,險遭不測。不久之后(hou)(hou),何(he)(he)子淵(yuan)他們又與同盟會早期領(ling)導人何(he)(he)天炯(jiong)、何(he)(he)天翰等致(zhi)力籌款,購買槍(qiang)支(zhi)彈藥,參與震驚中外的廣州黃花崗起義和惠州起義。

1910年,廣州(zhou)黃花崗(gang)起義(yi)前(qian)夕(xi),何(he)天炯深情寫下(xia)《憶(yi)子淵(yuan)族叔》,將終日為會黨(dang)(dang)同志奔波操勞(lao),鞠(ju)躬盡瘁,心(xin)系黨(dang)(dang)國的何(he)子淵(yuan)喻為前(qian)承炎黃、后啟堯舜、奠定華夏萬世基業的中華帝師赤松子。

1911年(nian),何(he)子(zi)淵(yuan)與同盟會領導人(ren)何(he)天炯、黃(huang)興等人(ren)致力(li)籌款(kuan),購買槍支彈藥(yao),招募(mu)敢死隊員籌劃廣州(zhou)黃(huang)花崗(gang)(gang)起義(yi)(yi),并委派石馬刁田村陳(chen)(chen)文友等洪門兄弟運送槍支彈藥(yao),擬在惠城發(fa)動起義(yi)(yi),接應(ying)黃(huang)花崗(gang)(gang)起義(yi)(yi)事敗,陳(chen)(chen)文友等人(ren)不幸被捕犧牲,葬于黃(huang)花崗(gang)(gang),子(zi)淵(yuan)長子(zi)何(he)尚炬失蹤遇難。

1911年10月10日,湖(hu)北武(wu)昌起(qi)(qi)義爆(bao)發的(de)當晚,消息靈通(tong)的(de)何貫(guan)中(zhong)第一時間得知起(qi)(qi)義發生的(de)情況,立即將(jiang)同寢(qin)室的(de)李(li)濟(ji)深等(deng)同學(xue)組織起(qi)(qi)來(lai),得到(dao)把哨同學(xue)的(de)協(xie)助,潛(qian)出軍校將(jiang)清軍南(nan)(nan)下的(de)唯一大動脈漕河鐵(tie)橋炸(zha)毀。漕河鐵(tie)橋被炸(zha),清軍南(nan)(nan)下鎮壓起(qi)(qi)義運動的(de)行程被耽擱,這(zhe)不僅極(ji)大地支援了湖(hu)北武(wu)昌起(qi)(qi)義軍接下來(lai)的(de)軍事行動,其更(geng)大的(de)意義在于,這(zhe)為革命黨人在全(quan)國(guo)范圍(wei)內舉事贏得了充(chong)裕的(de)時間,為辛亥革命勝利做出了杰出貢獻。

1912年初,何子淵被興(xing)寧縣剛(gang)成立(li)的議會政府(fu)推舉為代議長(chang),同年底議會正式選舉時被公(gong)推為議長(chang)。他先后提出振興(xing)山林(lin)、開辦(ban)實業(ye)、禁鴉片、禁賭博等(deng)方案,并得以(yi)實施。

1914年,何子淵(yuan)等(deng)人(ren)奉孫中山(shan)之令組織討袁(yuan)軍(jun),事敗。蕭惠長(chang)、張花谷被迫出走南洋,子淵(yuan)則繼續(xu)留守(shou)興寧與袁(yuan)氏爪(zhua)牙龍濟光周旋。

1920年,何子淵出(chu)任孫(sun)中山粵軍(jun)總(zong)司令部參議“參與諮議軍(jun)事”,為(wei)(wei)粵軍(jun)參謀(mou)長鄧仲元獻計獻策(ce),為(wei)(wei)推動粵軍(jun)北伐立(li)下了汗馬功勞(lao)。同年秋,經何子淵等人多方斡旋,援閩粵軍(jun)獨(du)立(li)營營長何貫中奉孫(sun)大(da)(da)元帥之命與鄧仲元參謀(mou)長從(cong)福(fu)建率師回粵,不幸(xing)在(zai)惠州平叛桂系軍(jun)閥莫榮新之時壯(zhuang)烈(lie)犧牲,年僅(jin)32歲(sui)。后(hou)孫(sun)中山非常(chang)大(da)(da)總(zong)統追授何貫中為(wei)(wei)上校團長,遷葬廣州粵軍(jun)第一(yi)師陵園(yuan)。原粵軍(jun)總(zong)司令部秘書兼稽勛(xun)局(ju)文牘(du)主任羅(luo)師揚親為(wei)(wei)何貫中作傳并題寫碑文。

1921年,何子(zi)淵到(dao)廣(guang)州(zhou)公干,見(jian)到(dao)已擔任非常大總(zong)統(tong)的(de)孫(sun)中(zhong)山,孫(sun)大總(zong)統(tong)特授(shou)意何子(zi)淵將貫中(zhong)烈(lie)士遺骸遷(qian)葬廣(guang)州(zhou)東(dong)門外二望岡陸軍忠烈(lie)祠對面(mian)浸水山安葬,并追授(shou)何貫中(zhong)為上(shang)校(xiao)團(tuan)長,羅(luo)師(shi)揚(yang)特為何貫中(zhong)烈(lie)士作傳并題寫碑文。

1925年春,為平息(xi)陳炯明殘部的竄擾,東(dong)征軍光復興寧時,他與縣(xian)長羅(luo)師揚才能帶(dai)糧、帶(dai)物、帶(dai)錢慰(wei)問(wen)東(dong)征軍全體將(jiang)士(shi),并(bing)在(zai)短期內籌募到兩萬大(da)洋軍餉及(ji)大(da)批物資(zi)。

興(xing)寧人民為(wei)了(le)紀念、表彰何子(zi)淵的功績,1928年(nian),由(you)張英、羅(luo)幼山(shan)等人牽頭,群眾(zhong)自(zi)發集(ji)資,在縣城小筆門、沙前宮附近,即(ji)現在“和山(shan)巖”前面,興(xing)建了(le)一座鋼筋水(shui)泥結(jie)構的橋(qiao)梁,并勒(le)石命名為(wei)“東漢橋(qiao)”。

1930年(nian)代初(chu),何子淵自籌(chou)資金(jin),在興(xing)城至石(shi)馬的(de)必(bi)經之路,即八仙亭前面轉彎,靠“角羅(luo)徑”的(de)小河上修建(jian)了(le)一座三(san)合(he)土、磚石(shi)混合(he)結構的(de)橋梁,當地人(ren)亦將它命名(ming)為東漢橋,并勒石(shi)紀念。

1931年“九(jiu)·一八(ba)”事變爆發,何子(zi)淵將(jiang)三兒(er)子(zi)尚文、四(si)兒(er)子(zi)尚周、女婿梁世驥(ji)等子(zi)女、親屬送上抗日(ri)戰(zhan)場。

1939年冬,中華(hua)民國陸軍總(zong)司令張發奎上將(jiang)親為何子(zi)淵(yuan)贈“五(wu)代同堂(tang)”花梨原木大(da)匾,懸于光裕廬(lu)中堂(tang)。同年冬,新興版畫運動(dong)先(xian)驅羅映球代表(biao)一中師生特為即將(jiang)退休的革命導師子(zi)淵(yuan)先(xian)生贈畫《木棉報(bao)春(chun)》。

1940年,何子淵(yuan)因與(yu)興(xing)寧縣長溫(wen)(wen)克威交厚,遂力促溫(wen)(wen)縣長多方籌(chou)款,從速修繕被日(ri)寇炸毀的興(xing)民中(zhong)學南院北樓、大成殿、尊(zun)經閣等多處(chu)古建(jian)筑。

1941年(nian)8月18日,何子淵退休鄉居,溘(ke)然長逝,享年(nian)七十七歲。國民政(zheng)府特增(zeng)發8.6兩(liang)白銀撫(fu)恤金,溫克威縣長親自主(zhu)持葬禮(li)。

主要作品

何子(zi)淵著有《宋元明史概論(lun)》《中華教育史》,與其他(ta)書(shu)稿(gao)一起整(zheng)理成《東漢文存》(六卷)傳世(shi),1950年代“土改”時遭焚毀散佚。

人物評價

在近(jin)代民族復興(xing)的和(he)平(ping)變革(ge)時(shi)期,同樣涌現出何(he)子淵(yuan)等(deng)大批民族英雄和(he)英雄團體(ti)。(中共中央(yang)總書記、中央(yang)軍(jun)委主席習近(jin)平(ping)評)

歷史學(xue)家趙(zhao)立人(ren)認為“變革、革新(xin)、與時俱進(jin)、永(yong)不言敗”的(de)何(he)子淵(yuan)精(jing)神正是“淵(yuan)公文化”的(de)精(jing)髓所在,亦是中華民族(zu)生生不息的(de)力量源泉。

何子淵不僅(jin)為(wei)中華的(de)(de)崛起貢獻了(le)自己的(de)(de)一生,還貢獻了(le)自己的(de)(de)兄弟子婿,他的(de)(de)家(jia)(jia)族(zu)不愧為(wei)革(ge)命(ming)世(shi)家(jia)(jia)。盡(jin)管在他去世(shi)之后,這個家(jia)(jia)族(zu)曾受到(dao)急風冷雨(yu)的(de)(de)吹(chui)打,然而(er)歷(li)史終究是人民寫的(de)(de),在霾消雨(yu)霽、彩徹云衢的(de)(de)今天,何子淵及(ji)其(qi)家(jia)(jia)族(zu)諸(zhu)賢的(de)(de)令名(ming),將永為(wei)我(wo)們(men)懷念。

何(he)子淵先生既是(shi)一位飽讀詩書的教育家(jia),又是(shi)一位滿(man)腔熱情、立場堅(jian)定的民主革命者。何(he)子淵先生品(pin)節高(gao)尚,勇(yong)于奉公,對于子弟也常以(yi)民族大(da)義相(xiang)啟(qi)發。(廣州孫中山大(da)元帥(shuai)府紀念(nian)館館長李(li)穗(sui)梅)

子(zi)淵先生勛(xun)勞卓著(zhu),的(de)大無畏革命精(jing)(jing)神和(he)(he)滿腔熱(re)情(qing)的(de)愛國(guo)情(qing)懷,就是要學習和(he)(he)弘揚(yang)子(zi)淵先生這個(ge)革命大家庭,在關健時刻對國(guo)家、民族的(de)無私奉獻精(jing)(jing)神,這也是我們(men)建設(she)和(he)(he)諧社會不可缺少的(de)寶貴精(jing)(jing)神財富。(中(zhong)(zhong)國(guo)國(guo)民黨革命委員(yuan)會中(zhong)(zhong)央委員(yuan)、民革廣東省委秘書長潘莎(sha)莎(sha))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 歲月靜好 】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何子淵】的所屬企業/所有人/主體無關,網站不完全保證內容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場,各項數據信息存在更新不及時的情況,僅供參考,請以官方發布為準。如果頁面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可點擊“反饋”在線向網站提出修改,網站將核實后進行更正。 反饋
相關內容推薦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zhan)為注冊用(yong)戶(hu)提供信(xin)息存儲(chu)空間(jian)服(fu)務,非(fei)“MAIGOO編輯上傳提供”的文章/文字(zi)均是注冊用(yong)戶(hu)自主發(fa)布(bu)上傳,不(bu)代表本(ben)站(zhan)觀點,更不(bu)表示(shi)本(ben)站(zhan)支持購買(mai)和(he)交易,本(ben)站(zhan)對網頁中內容的合法性(xing)(xing)、準(zhun)確性(xing)(xing)、真實性(xing)(xing)、適用(yong)性(xing)(xing)、安全性(xing)(xing)等概不(bu)負責。版權歸(gui)原作者所有(you),如有(you)侵權、虛假信(xin)息、錯(cuo)誤信(xin)息或任(ren)何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jiang)在第一(yi)時間(jian)刪除(chu)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ti)交說明(ming):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233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244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0770個代理需求 已有1356567條品牌點贊